很多年后,我依然能清晰地記得那個晚上,雖然那晚的星光、燈火與飯菜與任何一個尋常的晚上并沒有不同。父親和平常也沒有兩樣,他還是慣于下班后與我們在餐桌上聊天,神色飛揚,思維清晰,說到高興處全家人隨著他“嘿嘿哈哈”地大笑一氣;有時我和弟弟言行表現(xiàn)不佳會被痛斥一頓,弄得我們膽戰(zhàn)心驚飯也吃不好,媽媽也常抱怨“別把你警察‘審訊犯人’的職業(yè)病帶回家”。當(dāng)然,不論快與不快,對于如今已長大嫁人的我而言,那一桌子熱氣騰騰的故事、樸素的道理和特殊的精神分享,都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歷久彌新,珍貴異常。
那天晚上,大概是說起了生肖的話題。我屬牛,剛出生時被喚作“妞妞”。父親聊天的興致很高:“說到牛,我有三個兒時親身經(jīng)歷的故事,讓我明白了三個人生道理。”
舐犢情深
過去的生產(chǎn)隊里,都養(yǎng)牛。有一天,父親聽說隊里的母牛下了小牛犢,就和其他小伙伴一起跑去看。到了牛棚,看到那剛生產(chǎn)的母牛已經(jīng)疲憊不堪,跪在地上,小牛犢則連眼睛都還沒睜開,身上還有生產(chǎn)時帶出來的一層“保護膜”。這時,母牛開始輕輕地舔小牛,用溫柔的舌頭撫去小牛身上的“保護膜”,一下又一下……父親驚呆了,他說,我腦海里馬上想到成語“舐犢情深”,學(xué)到這個成語的時候很容易就掌握了它的比喻義,然而如今看到真實的生活場景,才知道母愛作為一種動物的本能和天性是多么的平常又多么的偉大和震撼。
寧可憋死牛,也要爬坡
還有一次,父親跟著生產(chǎn)隊的大人一起出去趕牛拉糧食。整個牛車都被裝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走在平坦的大道上猶能聽到大黃牛沉重的喘息聲。走著走著,父親開了小差:前面有一段很陡峭的上坡路,平時人走都費勁,今天這牛如此負重,行嗎?
眼瞅著上坡路到了,這牛也仿佛知道自己要面臨的困難,喘氣更沉重了,眼睛也瞪得滾圓,格外提起了精神。一步難比一步,但是那牛始終不松勁兒。后來,父親看著那拉牛的繩子都快繃斷了,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兒,父親描述那心情就是“牛難受,人更難受,但還是牛難受”。這時村里出來兩個年輕人,看到這情景慌忙跑來一起幫襯,一番折騰才算是上了坡,那牛的頭頂已經(jīng)冒了熱氣,更不要說渾身的汗珠子都可以滾太陽了。
父親說,那時真是明白了老百姓為什么說“倔?!?、“犟?!薄ⅰ芭F狻?,還經(jīng)常說一句“寧可憋死牛,也要爬坡”。原來這牛身上就是有一股子拗勁,自己憋個半死也不要馱的糧食滾下山,更重要的是它心里很清楚,絕對不能松了這口氣。父親還說:“老百姓,也是活這么一口氣!”
認命地眼淚
每到年底生產(chǎn)隊都要屠宰老邁的牛。父親說,老了,干不動活兒了,就會被殺掉。父親在一旁看著即將被宰殺的牛,驚訝地發(fā)現(xiàn),老黃牛并不是對即將發(fā)生的事一無所知,相反,它似乎分外清楚自己將要面對的是什么。然而,它并不像豬一樣呼天搶地拼了命似的東突西奔,而是和往常一樣,默默臥在一旁,任憑眼里豆大的淚珠汩汩流出,等待著“磨刀霍霍”,等待著死亡的降臨。還記得父親說:“棲棲惶惶,像是認了命?!蹦茄蹨I,似乎是認命后的一種悲憫,也是對人類的寬恕。
父親關(guān)于牛的故事講完了,父親的感嘆并沒有完,我還記得父親談了很多對牛的感情:牛不偷懶、牛通人性、牛是農(nóng)民的好朋友、牛是生產(chǎn)隊的重要勞動力或許,父親也沒有想到,他隨口就來的獨家記憶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烙印,更成為女兒心中“父親”這一精神圖騰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女兒決定把這些故事講下去,把父親的“牛圖騰”祖祖輩輩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