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軍 朱利華 閆俊先
摘 要:該文主要研究了谷子在不同播種量下的群體出苗能力,了解谷子在最佳播種量下的群體出苗密度,以達到不間苗或少間苗的目的,提高勞動生產(chǎn)效率。結果表明,谷子播種量以0.35kg/667m2為宜。
關鍵詞:谷子;播種量;出苗密度
中圖分類號 S5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8-40-02
Research on Seedling Density of Millet in Different Sowing Amount
Gao Zhijun et al.
(Erds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Sciences,Dongsheng 01700,China)
Abstract:The paper studied the seedling ability of millet in different sowing amount and the seedling density at the best sowing amount,attaining the purpose of no seedling or less seedling to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Key words:Millet;Sowing amount;Seedling density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谷子品種為赤谷10號。
1.2 試驗方法 設4個播種量處理,播量分別為0.25kg/667m2、0.35kg/667m2、0.50kg/667m2、0.65kg/667m2,分別用BL1、BL2、BL3、BL4表示,研究不同播種量下的谷子出苗情況及產(chǎn)量。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10m2,共12個小區(qū)。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播種量下的出苗密度和出苗率比較
2.1.1 出苗密度 由表1可以看出,赤谷10號播量在0.25kg/667m2、0.35kg/667m2、0.50kg/667m2和0.65kg/667m2時,其出苗密度分別為2.81萬株/667m2、4.52萬株/667m2、8.10萬株/667m2和12.00萬株/667m2。雖然播量在0.5kg/667m2、0.65kg/667m2時的出苗密度較高,但是如在生產(chǎn)中大面積應用,不僅可能浪費掉大量的優(yōu)良種子,且還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來間苗和定苗,播量在0.25kg/667m2時出苗密度又偏低,而當播量在0.35kg/667m2時,出苗密度4.52萬株/667m2,這與糜子在實際生產(chǎn)應用中的最佳適合密度相接近,可以一定程度上免去間苗、定苗的作業(yè)過程,省時、省力又省錢。
2.1.2 出苗率 當播種量為0.25kg/667m2、0.35kg/667m2、0.50kg/667m2、0.65kg/667m2時,赤谷10號的出苗率分別為41.14%、46.66%、53.17%和45.28%。當667m2播量太少時,即0.25kg/667m2和0.35kg/667m2時,可能是由于谷子的頂土能力降低,導致出苗率較低,而當播種量提高到0.50kg/667m2時,出苗率相對較高,當播種量增加到0.65kg/667m2時,出苗率又有所降低,可能是由于播種的種子基數(shù)多,在播種到出苗這段時間里,種子之間會相互競爭養(yǎng)分和水分,最終導致出苗率相對降低。出苗率由高到低的排序是:BL3>BL2>BL4>BL1。
2.2 不同播種量下的產(chǎn)量比較 在谷子的(下轉(zhuǎn)60頁)(上接40頁)收獲期對其各處理割除每一試驗小區(qū)兩端各1行,剩余部分全部收獲,自然風干后,稱重,脫粒后曬干揚凈的小區(qū)子粒產(chǎn)量稱重。折算成單產(chǎn)。由表2可以看出,谷子在播量為0.25kg/667m2、0.35kg/667m2、0.50kg/667m2和0.65kg/667m2時,667m2產(chǎn)量分別為386.46kg、434.91kg、360.91kg和340.02kg,產(chǎn)量高低排序為BL2>BL1>BL3>BL4??梢?,當播種量在0.35kg/667m2時,產(chǎn)量達最高,為適宜播種量。
3 討論與結論
(1)本試驗得出的谷子最佳播種量為0.35kg/667m2,其出苗密度比實際生產(chǎn)中的密度稍高,另外播量0.25kg/667m2時,其出苗密度比實際生產(chǎn)中的密度稍低,所以谷子的最佳播種量應為0.25~0.35kg/667m2。當播量為0.30kg/667m2時,其出苗密度與實際生產(chǎn)中的密度是否更加吻合,產(chǎn)量是否更高,是否為最佳播種量,還有待進一步的試驗證實。
(2)該試驗得出的谷子最佳播種量為0.25~0.35kg/667m2,僅是在小面積試驗中確定的適宜播種量,且僅做了1a的試驗,是否能大面積在生產(chǎn)中應用,尚需作進一步的分析驗證。另外,試驗是在水地且紅泥地上得出的結論,是否也適用于旱地,還有待作進一步的試驗論證。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