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燕 呂春華
對擬行剖宮產的初產婦心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分析
謝燕呂春華★
隨著醫(yī)療監(jiān)測手段的不斷完善、孕婦及家屬對新生兒的過度期盼以及社會因素的影響,剖宮產率逐年升高。妊娠、分娩雖然是一個自然的生物學過程,但同時也是一個心理、情感、情緒復雜的多變期[1]。近年來全國范圍的剖宮產率居高不下,在剖宮產的指征中社會因素呈逐年上升趨勢,2002年后持續(xù)高居首位,本院調查2005~2012年的剖宮產因素結果與以往研究報道[2,3]一致,均說明社會因素剖宮產是目前剖宮產指征的首要原因。孕婦隨著預產期的臨近,特別是在分娩期,欣喜的心理逐漸被焦慮心理所代替[4]。目前關于社會因素對剖宮產前產婦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研究不多,本院自2013年1月至12月因社會因素要求剖宮產的初產婦105例,通過健康教育,溝通交流了解孕婦的真正原因并行一系列心理疏導措施,對促進自然分娩,減少產后出血,降低新生兒窒息和提高患者滿意度作臨床分析。
1.1一般資料 在分娩前和分娩期因社會因素要求剖宮產的初產婦21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5例,兩組孕婦年齡為20~28周歲,文化程度為高中以上,均被告知此次觀察并同意配合,同時排除各種妊娠合并的高危因素。其孕周均為37~40周,兩組孕婦年齡、孕周大小、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產婦臨產后,責任護士對對照組產婦的護理模式按一般方式進行;觀察組產婦的護理模式,是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助產士一對一的心理疏導及使用分娩支持工具。(1)臨產前:由專職助產士采用一對一產前健康教育,給予充分講解分娩基礎知識,使產婦充分認識到剖宮產的利弊和自然分娩的優(yōu)越性,使其提高對自然分娩的認知水平,做到思想放松,增強信心及在分娩過程中積極配合醫(yī)務人員能最大限度的縮短產程,同時教會其應對不同產程階段的拉瑪澤呼吸減痛方法,促其能積極應對不同的產程階段。(2)產程中:在產程的不同階段,合理指導產婦練習放松技巧及呼吸運動,達到緩解疼痛、順利分娩的目標,有效降低剖宮產率[5];使用導樂球和舒適分娩椅,讓產婦充分發(fā)揮體位優(yōu)勢促進產程進展,產婦在使用分娩椅時陪伴者可以陪坐,相互依靠或幫助產婦按摩腰骶部及背部,達到減輕疼痛,增加舒適性,尤其是丈夫陪伴是更能減輕產婦心中的恐懼和不安的心理。分娩對母子安全的威脅、疼痛和各種不適是引起產婦恐懼和焦慮的主要原因。初產婦大多缺乏分娩知識,對宮縮疼痛必然產生恐懼心理,依據(jù)平日工作中所積累的產婦心里特征及需求情況而采取一些安撫措施,例如向產婦介紹自己的名字,稱呼產婦的名字;向產婦介紹產房設施,并表達親切和友好的情感,使其感到安全增加信心;輕撫產婦額頭或輕握產婦的手等肢體動作,談一些嬰兒可愛的生活場景,分散其對產程中疼痛的注意力,產程期間向產婦介紹責任助產士和醫(yī)生的技術情況,使產婦有信任感和安全感從而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3)產后:胎兒分娩結束時,待處理后盡快讓產婦撫摸嬰兒,使其盡早享受做母親的喜悅心情,而消除緊張和焦慮的情緒。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8.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組間比較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及新生兒窒息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及新生兒窒息情況比較(n)
2.2兩組產婦產后出血量、自我舒適度和患者滿意度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量、自我舒適度和患者滿意度比較
心理疏導可減輕產婦緊張焦慮,減輕分娩疼痛,從而促進自然分娩。本資料結果顯示經一系列心理疏導后改變了分娩方式,觀察組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研究[6]發(fā)現(xiàn),由于大多數(shù)初產婦對分娩的生理知識了解較少,常在接近分娩或分娩期產生焦慮等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懼怕疼痛或擔心難產。焦慮性的心理障礙會影響到內臟神經功能,進而導致子宮收縮乏力產程延長[7],或產后出血等并發(fā)癥。
個體化的產前健康教育心理疏導模式,有利于提高孕產婦對自然分娩的認知水平,提高自然分娩女。產科護理工作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之上引入心理疏導,可使產婦對分娩的過程有正確的認識,有穩(wěn)定的情緒來配合助產士,從而也可增加助產士指導的依從性,使產婦愉快的配合分娩,降低因懼怕疼痛而要求剖宮產的因素。
降低剖宮產率已不是單純的醫(yī)學問題,而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對因社會因素剖產的初產婦行心理疏導是有效的,可降低剖宮產率和難產率。同時也降低了圍生兒的病死率,提高分娩質量,減輕產婦的痛苦。
分娩是一個自然的的生理過程,但是多數(shù)孕婦因缺乏妊娠、分娩的知識而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和焦慮心理,因此對自然分娩缺乏信心,這亦是現(xiàn)今社會剖宮產率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8]。重視產婦的生理、心理、情感支持因素,可有效降低產婦的焦慮程度[9]。對分娩的信心程度是自然分娩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8]。通過產前健康教育使孕婦對分娩過程有正確的認識,讓其獲得安全的分娩信息。在分娩時讓其丈夫陪伴,可以鼓勵其協(xié)助妻子應對分娩不適。從而增強產婦對自然分娩的信心,促進自然分娩。
1 孟志紅,劉純艷.孕早期孕婦妊娠壓力及焦慮現(xiàn)狀的研究.護理研究,2011,52(5B):1259~1260.
2 張香玲.5122例剖宮產指征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11,26(36):5699~5700.
3 張旭梅,靳晴.剖宮產率與剖宮產指征變化的相關因素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11,26(36):5701~5703.
4 王芳.初產孕婦心里壓力分析與疏導.中國婦幼保健,2007,22(22):3056~3058.
5 熊永芳.拉瑪澤分娩法實施情況調查與分析.護理學雜志,2009,24(14):21.
6 Shroll AM,Tabor A,Kjaergaard H.Physical and sexual lifetime violence:prevalence and influence on fear of childbirth before,during and after delivery.J Psychosom Obster Gynaecol,2011,32(1):19~26.
7 田耕,鐘惠敏,許梅艷.第二產程延長的病因探討及母兒的影響.實用醫(yī)學雜志,2008,24(11):1970~1971.
8 高玲玲,張美芬.分娩教育對初產婦心理以及分娩方式的影響.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5,12(2):209~210.
9 呂春華,任娟,張桂云,等.個體化互動式助產模式對分娩質量的影響.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3,24(5):37~39.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