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專遞
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3848267743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848267743
本期話題:
每一代人都會有自己的偶像。20世紀70年代,學生心目中的偶像可能是董存瑞、黃繼光等革命先烈;20世紀80年代初,學生心目中的偶像可能是愛因斯坦、愛迪生等科技巨匠。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當今這個多元化的社會里,中學生“追星”已成為一種普遍的潮流,而學生所追的偶像絕大多數都是影星歌星,只有極少數人的偶像為藝術家、作家或科學家等。你對這個現象怎么看?
@瘋狂少年: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中學生追星是因為他們需要偶像。中學生正處于自我發(fā)現和自我確立的時期,他們需要一個 模式來參照,要不然他們就很難完成自我確立的任務。
@亂世佳狼:中學生們追的星,男的英俊瀟灑、風流倜儻,女的羞花閉月、 沉魚落雁,這些難免讓處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羨慕、崇拜甚至瘋狂。
小編:看來追星“無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吧。
@稻禾:對于學生的正常生活,大人沒必要大驚小怪,追星也是很正常的愛好和體驗。
@帥帥:在中學生中,追星現象很普遍,勢頭也很火,以至于本來沒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學,為了不被看成“落伍”,也自覺不自覺地入了流。
@隨風而逝:你所崇拜的應該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而不是徒有其表,他的所作所為應該能震撼你的心靈。
@我是米露:不要濫花時間和錢在追星上,因為這個光環(huán)不是罩在你的身上。追星也沒有什么可夸耀的,更不應該成為你生活的全部。
@雪劍:同學們所崇拜的偶像有同有異,不能因為偶像的不同,就對別的同學持排斥甚至敵對的態(tài)度。
小編:這些同學說得對,要健康追星,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向前走。
下期話題:
南京一所學校推行“上網做作業(yè)”,瞬間在街頭巷尾引爆了一顆重磅炸彈,一時間,有人鼓掌有人潑涼水。反對派表達了對孩子上網做作業(yè)的擔心。比如有網友就認為:“中小學生不適合用電腦,控制力太差。”還有網友提出:“寫字課怎么辦?學生怎么能‘無紙化?”更有網友指出:“留守兒童怎么辦呢?大多數留守兒童都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看,一般沒有條件上網?!睂Υ?,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