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松娥
【摘 要】《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識字方面明確指出:“在1—2年級,要求認識常用1600—1800個漢字,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睘槁鋵嵭抡n標要求,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低年級識字教學實踐,積極探索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激發(fā)孩子的識字興趣,引導孩子總結識字方法,提高孩子的識字能力。
【關鍵詞】識字 ? ? 興趣 ? ? ?閱讀 ? 方法 ? ? 生活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更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落實新課標要求,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有效地提高孩子們的識字質量呢?筆者認為,首先要充分考慮孩子的特點,激發(fā)孩子的識字興趣,然后遵循漢字教學規(guī)律,教給孩子識字方法,進而培養(yǎng)孩子的識字能力,促使學生熱愛學習,自主識字。
一、形式多樣,激發(fā)興趣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彼?,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通過多種形式激發(fā)孩子的識字興趣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一)看圖識字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在識字教學中,要根據(jù)孩子思維的特點,引導孩子想象,幫助他們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培養(yǎng)孩子的識字能力。低年級語文課本圖文并茂,色彩鮮艷,我們要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如在一年級上冊《識字一》第2課中,要求認識“人、口、耳、目、日、月、火”等12個字。這些字都是象形文字,只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就能發(fā)現(xiàn)漢字的秘密。在教學象形字“日”“月”時,先將太陽、月亮的圖展示給孩子們看,然后出示“日”字、“月”字讓他們觀察。孩子們在直觀形象的識字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到成功的幸福,就能有效地開啟識字的大門。
(二)口訣識字
口訣朗朗上口,富有節(jié)奏,能快速幫助孩子記住漢字。一年級上冊《識字二》第2課中,要求認識“明、鮮、塵、尖”等12個會意字。會意字大多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象形字組合而成,因此,在學習了《識字一》的象形字后,再教《識字二》的會意字就容易多了。如教“明”字時,出示太陽、月亮的圖,然后出示“日”字、“月”字,引導孩子觀察回憶,發(fā)現(xiàn)“日”和“月”都很明亮,將兩字合并不就是“明”嗎?順勢出示口訣“日月明”。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很容易就能探索出規(guī)律,隨后便可自主學習“魚羊鮮、小土塵、小大尖……”
對于一些結構比較復雜的字,口訣同樣適用。如學習“照”,兒時老師教的口訣依然記憶猶新:“一個日本人,買了一把刀,殺了一口人,留下四滴血?!?/p>
(三)猜謎識字
猜謎語是學生最喜歡的游戲,根據(jù)生字的結構或意思編成謎語,能滿足兒童的好奇心,激發(fā)起他們學習和識記漢字的濃厚興趣。如教“告、回、喜”字時,我就引導學生用猜字謎的方式來記:“一口咬掉牛尾巴、大口套小口、一口吃掉十個豆”。猜謎的過程是引導孩子識字的過程,更是對孩子進行思維訓練的過程,它豐富了孩子的詞匯,發(fā)展了孩子的語言,對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是非常有益處的。孩子們還常常帶著字謎回去考家長,讓家長們也享受著親子學習的快樂。
(四)表演識字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肢體動作演示也是一種深受孩子喜愛的學習方法。在所學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動詞。學動詞時可以啟發(fā)孩子想一想動作,再做一做動作。如,學習“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可以擋住陽光看到很遠的地方。孩子們樂呵呵地模仿,活像一個個孫悟空。再比如教“拿、采”字,手合起來就是“拿”,手在樹梢就是“采”。
低年級學生興趣不夠穩(wěn)定,一種興趣容易為另一種興趣所取代,所以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不斷變換教學的方法。教學實踐表明,當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時,他就會覺得學習內容豐富多彩,處于愉快的心境中,對學習充滿熱情,并推動他們不斷學習新知識,這時的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成為一種樂趣。所以,教師要適時選擇各種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使識字教學步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理想境地。
二、總結方法,授之以漁
在識字教學中,要把好字音、字形、字義這三大關,重在使孩子掌握漢字規(guī)律,教給孩子識字的方法,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識字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漢字的特點和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盡量讓孩子用自己的知識去歸納如何識字,幫助孩子總結一些有效的識字方法。
(一)加一加
漢字中合體字占漢字總數(shù)的90%以上,特別是低年級的漢字大部分是由常用部件組合而成。讓孩子學習用常用的部件加一加記憶生字,將大大提高孩子的識字效率。如學習帶有“女”字旁的字,讓孩子想一想家中有誰是女的。孩子們會爭先恐后地回答:“媽媽、姑姑、姨姨、姥姥、奶奶、姐姐、妹妹……”再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她們都是女的,所以都有女字旁。再諸如“江、河、湖、海……”此類字都有“氵”,都和水有關;“打、拍、找、提……”都有“ 扌”,都和手的動作有關。這樣,孩子們就能在學習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發(fā)現(xiàn)中提升,并享受著進步的快樂。
(二)減一減
在掌握了“加一加”的識字辦法之后,引導孩子逆向思維,用“減一減”的辦法識記生字也很有效。如“爸爸、媽媽”是我們最親近的人,許多孩子在入學前已經(jīng)認識了“爸爸、媽媽”,教材中也在第一課安排了識記“爸爸、媽媽”的任務,而“馬、巴”分別在第、第10課才出現(xiàn),這時引導孩子聯(lián)系“爸爸、媽媽”來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識記,就輕而易舉,并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換一換
漢字中形聲字占漢字總數(shù)的80%,在小學階段孩子接觸了大量的形聲字。教學形聲字時,要巧妙利用它兼有表音和表意功能的構字特點,教給孩子識字方法。如教“包”字表音的“炮、跑”字時,我引導學生先看拼音,聲母、韻母都相同,只是聲調不相同;再看字形,每個字里都有“包”字,進而指出“包”在里面起表音的作用,然后通過對偏旁的分析,揭示偏旁表意的作用,“有火能點炮、有足就能跑”。領會了形聲字的特點之后,就可以引導孩子換部首識記“抱、飽、泡、鮑、胞、苞、刨、雹……”等帶有聲旁“包”的字,通過分析,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偏旁表意、基本字表音的形聲字概念。配上口訣就記得更牢了,諸如“有手能擁抱、有飯能吃飽、有水能吹泡……”通過“換一換”的方法,結合朗朗上口的口訣,孩子們學得快、記得牢,有效地提高了識字的效率,為孩子的自主識字鋪平了道路。
(四)想一想
中國漢字韻味深遠,細細研究,每一個字都是一幅畫、一首詩,特別是象形字和會意字。 如教“掰”字時,先讓孩子想一想,接著教師演示:兩只手拿著一塊餅,一使勁就把餅分開了。再啟發(fā)孩子想出記憶的辦法。孩子們通過觀察、想象,將漢字轉化成畫面,在記住了畫面的同時,也輕輕松松地記住了字形,讀準了字音,了解了字義。要讓識字方法從學生中來,再回到學生中去。
(五)比一比
在生字中有許多字形相近、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在教學時,不要單一地教授,而是把相近或相似的字一并出現(xiàn),在比較中識字,在聯(lián)系中區(qū)別。這樣,不僅教會了孩子們識字,又滲透了漢字的構字特點。如:學習“目”字,可與“日”字相比較:“日”,太陽只有一個,所以“日”里只有一橫;“目”,眼睛有兩只,所以,“目”里有兩橫。如;學習“她”字,可與“他”“地”相聯(lián)系比較,在學生觀察比較后,讓他們總結出:這三個字的右邊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又如“澡、躁、燥、噪、操”,教給孩子口訣“洗澡要用水,急躁直跺腳,干燥要用火,做操要用手”。這樣,學生通過比較它們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義,便不會混淆了。
此外,讓學生編一編兒歌、動手寫一寫、給生字組組詞等等都是識字的好辦法。 總之,識字教學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教會學生多少個漢字,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培養(yǎng)孩子們的識字能力。只有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具有“觸類旁通、點石成金”的本領,才能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和識字效率。
三、課內課外,溫故知新
根據(jù)低年級孩子“記得快也忘得快”的識記特點,要使一個漢字在學生的頭腦中扎下根,就必須通過反復練習、及時反饋來強化記憶。在教學中,我們要強化大語文觀念,不斷開拓識字教學的新領域,采用多種形式來幫助學生溫故知新。
(一)閱讀識字
喜歡讀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和孩子共讀一本書、每天誦讀一首兒歌、自主閱讀拼音讀物等都是拓展識字的好方法。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醒學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沒有剛學過的生字,有沒有新的生字,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記住它,把自己識記的生字收集起來展示給老師、同學看。這種看似無意、實為有意的做法,非常有效。一方面通過知識遷移,學生在無意中復習鞏固了學過的生字,在新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會使用這些生字;另一方面,通過學以致用,孩子們學會運用學過的方法認識新的生字,不斷鞏固識字方法。
(二)生活識字
社會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識字大課堂。要鼓勵孩子們運用課堂上掌握的識字方法,到生活中自主識字。如車站的站牌、街上的廣告牌、電影院里的節(jié)目單、超市的商品名稱、飯店的菜單、電視的字幕……讓孩子自主制作分類識字小報,如同部首字小報、換部首字小報、同音字小報、反義詞小報、形近字小報……將這些小報張貼在教室供孩子們互相學習。孩子通過課內的交流識字和課外的自主學習,學習漢字,認識事物,接觸社會,豐富閱歷。這是興趣盎然的再學習,更是“溫故而知新”的自主學習。
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孩子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充分調動孩子的識字興趣,教給孩子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拓寬識字途徑,鼓勵學生主動識字、自主識字,多渠道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取得識字教學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