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珍?曹雨
摘 要:語法知識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基礎(chǔ),是語言運用的前提,尤其是對初中生而言,語法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因此作為未來教師的我們要重視語法教學。本文以初中英語語法的重要性為基點,簡要分析了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幾點教學策略,以期提高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策略
一、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地位
語言學家威德遜曾說:“沒有詞匯,你將無法表達;而沒有語法,像是一只無骨頭的雞?!睂W習者來說,英語語言表達就是以詞匯為血肉,語法規(guī)則就像骨架,支撐著英語語言的表達。因此說詞匯是語言表達的原材料,而語法規(guī)則則是構(gòu)建語言的框架。對教師來說,語法教學是外語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初中階段的學生正是在接受語法基礎(chǔ)知識的過程中,慢慢的理解規(guī)則,并逐步學會運用規(guī)則,進而促進學生語法能力的提高。英語語法的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難點,貫穿于英語學習的整個過程。教師要通過科學的語法教學策略改善學生的語法習得。目前的初中生在學習英語時,因漢語語法的負遷移,造成了“中國式英語”,這不僅阻礙了學生對英語語法的學習,而且降低了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語法學習策略,提高學生學習語法的積極性。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語法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理所當然地要有它應(yīng)有的地位,語法教學好不好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外語教學(教育部 2003)。近期,我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質(zhì)量雖然有了明顯的提升,學生習得英語的方法也得到了改進,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著以下不足:首先,教師的語法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較為傳統(tǒng)和單一,如,以單純的教授語法知識和語法規(guī)則為語法學習的最終目標,而不是以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語法規(guī)則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為根本目標;其次,語法測試的形式單一,以終結(jié)性評價為主要的測評方式,忽視了語法能力在學生聽、說方面的運用,如,期中和期末考試的考查形式大多數(shù)是以單選題、搭配題、完形填空題、閱讀理解題和作文題的形式出現(xiàn),這種形式注重考查學生對語法知識的理解,而不注重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第三,教師照搬教材,不會靈活處理教材中語法知識的用法。如,教師只知道教教材而不是從教材知識間的邏輯聯(lián)系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向?qū)W生傳授語法知識。
三、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策略
1.采用多樣化的語法教學形式進行語法教學
多樣性的語法教學使語法教學擺脫講解規(guī)則、舉例說明、練習印證的刻板教學模式,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多樣性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不同類型的項目采用不同的方法,另一個是同一項目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去教。首先,教師可運用戲劇進行語法教學。因為初中生對戲劇的趣味性故事情節(jié)感興趣,教師可通過設(shè)計符合本節(jié)課的語法知識點的情節(jié)讓學生對語法點產(chǎn)生學習的內(nèi)在動機,這可有效地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教師可運用英文歌曲進行語法教學。悅耳的歌曲可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很容易地記住語法結(jié)構(gòu)、語法點,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寬學生的視野。最后,教師可運用經(jīng)典影片進行語法教學。學生通過觀看英文影片,學會了一些重要的語法表達。
2.靈活運用教材,使教材為教學服務(wù)
教材處理就是“教什么”“選什么教”“教什么最好”。所以教材處理的藝術(shù)就是科學地、動態(tài)地、機智地組織教學內(nèi)容的藝術(shù),就是提煉與組合的教學藝術(shù)。教材是根據(jù)新課標而編制的內(nèi)容,因此編排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真正實施語法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jù)知識間邏輯順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不同班級的不同學生,根據(jù)教學目標來進行教材處理,如,教師可適當調(diào)整教材順序,整合教材,合理取舍、拓展編排教材。首先教師可以在不同單元間進行順序的調(diào)整。如,近日夏雨連綿,教師可把過去進行時板塊時,可用句型“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it was raining yesterday?”講解過去進行時的用法,讓學生感受此語法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其次,教師可在單元的內(nèi)部調(diào)整教材的順序。如,針對Amber room 單元的講解,教師可先用視頻敘述琥珀屋的歷史淵源,再講解琥珀屋的閱讀部分,其教學效果勢必事半功倍。最后,教師可賦予教材新的生命力。如教師講解方位詞時,可把學生所在的圖書館作為一個情境,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學會運用方位詞。
3 .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評價語法學習
教學評價是依據(jù)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jié)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決策服務(wù)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xiàn)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觀察來評價學生的語法學習效果。如,英語教師可在課堂觀察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課堂參與度以及語法能力的運用情況。其次,教師可建立學生的英語語法學習的檔案。檔案應(yīng)包括學生學習行為方面的記錄、課堂參與小組活動、個人表演以及教師、家長、其他同學對該同學學習情況的評語或?qū)W生對自己近期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學習效果的自我評價等。最后,教師可在課堂上進行匿名評價。如,學生被教師叫到黑板上,大部分學生還是處于一種害怕心理,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做對題的正確率。如果學生做對題,則如釋重負,反之,則可能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因此,教師要對某類學生,適時采用匿名評價的方式,以此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興趣。
四、結(jié)語
外語教學所追求的目標是初中學生在用外語交際時,不必或基本上不依靠語法規(guī)則來表達自己的思想,理解別人說的話語。語法規(guī)則是系統(tǒng)而又抽象的,因此教師要采取多種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學會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語法規(guī)則,以期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Brown,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Nunan, 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胡春洞:《英語教學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李曉:“活化語法教學的策略”,《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年第2期.
[5]李筱菊:《語言測試科學與藝術(shù)》,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6]王篤勒:《語法教學策略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