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小黃瓜的生物學特性、寧化縣適種條件、高產(chǎn)栽培技術要點等方面進行詳細論述,為廣大菜農對小黃瓜的高產(chǎn)栽培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參考。
關鍵詞:小黃瓜;優(yōu)質;高產(chǎn);栽培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S642.2文獻標識碼: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5.11.055
小黃瓜又稱水果黃瓜、迷你黃瓜,以其營養(yǎng)價值高,口感脆嫩,適于鮮食而備受餐飲業(yè)和消費者的青睞。本文通過對小黃瓜優(yōu)質高產(chǎn)栽培技術要點的論述,以期為小黃瓜的高產(chǎn)打下堅實的基礎。
1小黃瓜生物學特性
1.1品種特征
小黃瓜植株蔓生,有卷須,葉互生,花朵呈黃色,果實表面呈深綠色,為一年生葫蘆科蔓生植物。果實一般長約13~18厘米,呈圓柱形,只有普通黃瓜的一半長,因此得名小黃瓜。小黃瓜不經(jīng)授粉就可以完成生長發(fā)育,適于溫室種植和家庭陽臺種植,生長期一般在60天左右。
1.2生長環(huán)境
小黃瓜是典型的喜溫作物,對于溫度變化十分敏感,不耐高溫和嚴寒。當溫度高于32℃或低于12℃時,小黃瓜就會停止生長。小黃瓜耐弱光性強,不耐強光。
2寧化縣小黃瓜適種條件
2.1氣候條件
寧化縣屬中亞熱帶山地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春季長達4個月,屬福建多雨低光照地區(qū),氣候十分適宜小黃瓜生長,為小黃瓜種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2.2土壤條件
寧化縣境內山地土壤松軟肥沃,土壤保水、保肥、透氣性好,能滿足小黃瓜生長期對水分和養(yǎng)料的需要,適合小黃瓜根系生長,為小黃瓜高產(chǎn)奠定了基礎。
3小黃瓜優(yōu)質高產(chǎn)栽培技術要點
3.1播種育苗
小黃瓜在育苗前,要先進行浸種處理,可以有效防止病害的發(fā)生。浸種時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藥物浸種1小時,也可用55℃溫水進行溫水浸種20分鐘,撈出洗凈后進行催芽處理。待種子50%~70%露白后,即可播種。育苗床的營養(yǎng)土要選擇新鮮的且近幾年沒種過瓜的園土,拌入1%復合肥及2%礱糠灰即可。營養(yǎng)土覆蓋1~1.5厘米厚,并覆蓋地膜,搭建小拱棚保溫。播種后要做好苗床管理,重點是做好溫度控制,出苗后,白天保持23℃~25℃,夜間16℃~18℃,要及時通風換氣。
3.2移栽定植
當幼苗生長20~25天,有4~5片真葉時,就可進行移栽定植。定植前要先進行整地與選地,選保水保肥性高的壤土。要先施基肥,一般每畝施腐熟農家肥5000公斤以上,并施一定的復合肥。然后做成畦寬1~1.2米的小高畦。土地準備好后,在移栽前5~7天,要進行低溫煉苗。在定植時要充分考慮通風透光性,不宜種植過密。一般株距在25厘米,行距連邊溝在內1.5米左右,每畝栽植2500株。
4田間管理
4.1中耕澆水
在小黃瓜定植3~4天后,要澆一次緩苗水,以促進苗的生長。同時進行中耕松土,控制莖葉生長,防止發(fā)生蹲苗現(xiàn)象。在頭一個瓜長出時,要澆一次透水,并再次進行中耕松土。此后要注意觀察土壤變化,根據(jù)天氣情況可結合施肥適當澆水。在盛果期,因高溫炎熱,水分蒸發(fā)快,瓜多需水量大,要每隔1~2天澆一次水,以保證生長的需要,防止畸形瓜的出現(xiàn)而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
4.2適時追肥
幼苗成活后,要先施提苗肥,以每畝施5~10公斤的尿素為宜;在植株抽蔓后,要施抽蔓肥,可每畝施尿素5公斤,復合肥10公斤混合使用;在盛果期,要施結果肥,這個時期對肥料的需求量最大,要每隔4~5天追一次復合肥,以滿足小黃瓜生長的需要,防止植株早衰現(xiàn)象。在整個結瓜期,要每周向葉面噴施一次0.3%的磷酸二氫鉀或其他葉面肥,以保證養(yǎng)分的需要。
4.3植株調整
在小黃瓜開花前,要先用細竹竿搭建“人”字架。待小黃瓜乳瓜上架后,要每長3~4片葉用細布條或稻草綁蔓一次,以利植株通風透光。在小黃瓜生長過程中,要及時摘除小黃瓜根部的老葉、病葉以及畸形瓜。小黃瓜抽側蔓能力很強,不利于瓜的膨大,要及時進行剪除。一般采用單蔓整枝,主蔓結瓜,在28~30片時要及時摘心,過早將影響瓜的產(chǎn)量,過遲不利于結回頭瓜。
4.4及時采收
及時采收不僅能保證小黃瓜的品質,也能提高小黃瓜的產(chǎn)量。一般在小黃瓜頂端由尖變圓,花開始凋謝時,瓜充分長大時進行采收。一般標準為瓜長13~18厘米,直徑2~3厘米,每隔1~2天采收一次,采收宜在每天早上和傍晚進行,應用剪刀剪斷瓜柄,輕拿輕放,以保證果品品質。
4.5病蟲害防治
小黃瓜的病蟲害防治主要采用物理防治和藥物防治相結合的辦法。物理防治主要是在種植小黃瓜的土壤表面鋪一層薄稻草,同時在摘瓜時,及時摘除根部的老葉,以防土傳病害的發(fā)生。小黃瓜的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白粉病與霜霉病??菸】捎枚嗑`800倍液和托布津800倍液輪換使用,并混合使用仙優(yōu)素,每隔5~6天噴霧1次。白粉病可用三唑酮100克對水60公斤噴霧。霜霉病可用72.2%普力克對水800倍液噴霧;小黃瓜蟲害主要有蚜蟲和潛葉蠅。蚜蟲發(fā)生時可用1500~2000倍呲蟲林藥液噴治。潛葉蠅發(fā)生時可用綠菜寶溶液噴治。
本文通過對小黃瓜優(yōu)質高產(chǎn)栽培技術要點的論述,讓讀者對小黃瓜高產(chǎn)栽培技術有了深入的掌握和了解,但在實際栽培過程中,還會有許多不可知的因素和狀況,這就需要種植戶在栽培過程中,進一步進行摸索和應對,以達到優(yōu)質高產(chǎn)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建永,朗德山.壽光小黃瓜大棚越冬高效栽培技術[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4,(04).
[2]鄒善林.臺灣小黃瓜高產(chǎn)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yè),2014,(09).
作者簡介:李似清,高中學歷,寧化縣安樂鄉(xiāng)農業(yè)與農村經(jīng)濟服務中心,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鄉(xiāng)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