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豐
《仲夏》是一出伴隨歌劇的話劇,在愛丁堡夏至日的周末雨夜,同為35歲的女律師海倫娜和落魄男鮑勃在酒吧邂逅。兩個看似不可能在一起的人卻命運般地共同度過了四個黑夜和四個白晝,經歷了種種時而荒唐時而驚險的奇遇。孤獨、寂寞、激情、瘋狂、糾結、迷失…一這出伴隨歌曲的話劇訴說了一個貌似不可能卻又充滿心理真實的故事。原版《仲夏》曾在2009年首演于愛丁堡邊緣藝術節(jié),成為當年的熱門劇目,備受觀眾和媒體好評。
此番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復演,很是期待,因為該劇處處透露著“小資”的氣息。舞臺本就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試想一下,聽著雨滴的聲音你好像就來到了異國他鄉(xiāng)的酒吧,雖然全戲只靠兩個人支撐,不過女主角張璐與男主角許圣楠的表演功力了得,在幾種角色中轉換得游刃有余。對于這樣介紹看上去很“小資”的劇目,一開始總會有點擔心,是不是在舞臺上呈現(xiàn)真的那么美好,會不會在表現(xiàn)形式上偏向虛無縹緲,但賞過該劇后發(fā)現(xiàn),這些擔心是多余的,舞臺上的任何道具都可以用來延伸劇隋,場景一會兒在私家車上一會兒在酒吧中,隨意家常的對話,顯示的是西方浪漫文化以及30幾歲中年男女中對感情的困惑。
7月到明,本就是仲夏季節(jié),在一個四處彌漫著燥熱和濕漉漉氣息的季節(jié)中,我們城市里的人多么也想像主人公那樣,在慵懶的周末可以去酒吧喝一杯,或在咖啡館發(fā)呆四處看看書籍,面對感情的不確定性,都市人都渴望得到卻又害怕面對種種問題,這種患得患失的情景是否似曾相識呢??傊m然說不上什么具體的情節(jié),但在看完《仲夏》之后,那近兩小時的演出會讓你仿佛置身于另一個世界,離我們看似很相近卻又實則很愜意,有種難以言喻的微妙感,會讓人感到周末,很美好。
舞臺鏈接
話劇《臺北午夜零時》
演出日期:2015.8.28-8.30
演出地點:東方藝術中心四十年前,從不同地方到臺北一家私人鐵工廠當學徒的三個年輕人,當學徒就如同做苦工。故事以此展開,描寫了幾個人近四十年的人生。多年后大家意外地再度重逢,也喚起大家的回憶……
話劇《12個人》
演出日期:2015.8.12-9.6
演出地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一名18歲的男孩,被控在午夜殺害了自己的父親,法庭上的證據(jù)極具說服力,只要12位“陪審員”一致通過有罪,就可以將這男孩送上電椅,當大家一切認為沒有異議的時候,形勢發(fā)生了意想不到的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