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
教育本應該是快樂的。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yǎng)不出杰出的人才”,讓許多教育人士不得不直面現(xiàn)實教育中的種種弊病,進行靈魂深處的拷問。教育作為與人息息相關的領域之一,在其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隨著近些年減負的進行,學生的書包依然比較沉重。他們仍然要奔波于各種特長班、補習班之間,仍然要面對著堆積如山的教輔材料。于是,如何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打造快樂育人的學校文化
快樂教育需要文化引領。陳玉琨教授說過:改變一個學校要改變這個學校的精神,改變一個教師要改變他的價值追求,改變一個學生要改變他的人生目標。沒有精神的支持,再高明的管理手段也難以施展開來。所以,學校的管理應該從文化建設人手。
“為學生一生奠基,為民族未來負責”是山東省青島實驗初級中學從建校伊始就一直弘揚和踐行的理念,也是學校文化的基石。十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在教育教學中以學生的全面、和諧發(fā)展為本,對學生的一生負責。
現(xiàn)在的學校文化有其深遠的歷史淵源,但又有其獨特的內涵和鮮明的特點,集中體現(xiàn)為“厚德博學,廣雅和諧,務本求實,志存高遠”的學校精神,學校精神提煉了學校文化的精髓,反映了教師群體的特點,抓住了學校發(fā)展的靈魂。
學校文化建設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是學校在長期的教育實踐和與各種環(huán)境要素互動過程中積淀、傳承與創(chuàng)造的過程,是學校全體成員風貌和實踐智慧的集中體現(xiàn)。因此,校長要做好學校文化的引領者和建設者,帶領全體教職工共同構建涵蓋歷史積淀、凸顯辦學特色、昭示發(fā)展愿景的學校文化,為學校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不竭動力。
“厚德博學”是學校員工內在素質的具體體現(xiàn)。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適應素質教育需求的優(yōu)秀教師群體是學校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學校發(fā)展的基石:“廣雅和諧”是學校團隊精神的真實寫照。廣者,大也,雅者,正也。學校的教職工有著博大的胸懷,正直的品質,其廣雅的品質營造了和諧的氛圍;“務本求實”是學校教師做事做人的基本準則。學校的教職T在事業(yè)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在生活上淡泊名利、不逐虛榮。在教育教學平凡的崗位上辛勤耕耘、無私奉獻,以自己精湛的教學技能和完美的師德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和社會的肯定;“志存高遠”是學校師生超越自我的不竭動力。學校先后獲得了“青島市十面紅旗學?!?、“山東省規(guī)范化學?!?、“山東省教學示范學?!?、“全國奧林匹克示范學校”等一系列殊榮,學校的辦學特色和教育教學質量贏得了社會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和贊許。
一、凝練一支快樂教育實踐者隊伍
安學樂教是一所學校理想的工作狀態(tài)。要實施快樂教育,就應當讓教師快樂起來。要讓教師陜樂起來,首先要讓他們在學校有當家做主的感覺,在工作中體驗到成就感。那么,如何讓教師找到職業(yè)的幸福感?
一方面,在學校管理中注重培育共同愿景。“一個沒有共同愿景的學校,教師對它是無法產生依戀的,更不會把它作為自己人生或事業(yè)發(fā)展的歸宿。”學校引導教師參與制定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充分聽取廣大教師的建議,發(fā)揮學校教代會的作用,使教師體會到主人翁的地位和尊嚴,增強對學校的責任感和信任感。
另一方面,學校將教師的“再成長”作為管理的重點。學?!敖鹉舅鹜痢蔽宕髱熒砷L核心行動中的“金穗行動”和“沃土行動”是專門為教師成長量身定做的,前者重在培養(yǎng)名師,后者重在幫助新人職的教師更快地成長。迄今為止,已評出了三批學校名師,如省正高級教師林慧,省特級教師蘇美榮、孫梅,省優(yōu)秀教師徐鳳翥等。
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是學校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為此,學校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經費,為教師提供學習、考察的機會。近幾年,已經派出多名教師參加脫產進修,并送他們到美國、加拿大參加一年以上的“志愿者交流”活動。
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離不開教科研的支撐。學校先后在教育教學改革、教師評價、生命教育、閱讀教學等方面進行了省市級專項課題研究,教科研成果不斷刷新紀錄。學校還特意把退休的名師請回來,成立“學校督導室”,讓他們聽課、評課,幫帶年輕教師,為學校發(fā)展建言獻策。
管理是一個投桃報李的過程。這幾年,一大批年輕教師成長為教學骨干和中層管理者。“知民情,用民智,聚民心,順民意”,這是學校的科學管理之道。這種理念如同源頭活水,造就了學校民主、開放、透明、支持的管理文化,凝練了一支快樂教育實踐隊伍。
三、構建多維的快樂課程體系
快樂來自于豐富的課程以及快樂的課堂文化。要加強課堂的人文教育,重點是要打破傳統(tǒng)的課程教材管理格局,突破一綱、一本、一表的框架,建立適應社會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課程體系。課程創(chuàng)新是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核心,在全面推進課程創(chuàng)新過程中,學校在深化課程改革,彰顯辦學特色時,努力做到目標整體、結構多元、尊重選擇、差異發(fā)展,以豐富多元化的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快樂學習。
學校統(tǒng)籌課程資源,加強課程建設,使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校內和校外教育資源共同構成有機課程整體,積極構建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相結合、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相結合、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并鼓勵教師參與課程設計和決策,探索在課程標準基礎上的學科教材的增減、調整和合并,創(chuàng)設快樂課程,進行充滿活力的快樂課堂探索。
在課程改革中,學校在青島市所有初中學校中始終走在最前列。在上齊上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基礎上,學校的校本課程已成為學生快樂學習的園地。每周二下午是學生走班上選修課的時間。每學期學生可選的課程大概有20項,其中多數(shù)是學校教師上課,也有外聘教師上課。
選修課程之外,學校的社團活動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最近,“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正式拉開序幕,國家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每天有一小時的課外活動時間,每周要上三節(jié)體育課,學校堅持去做,大課間不僅有課間操,還有課間舞和武術操。而且學校的課間舞、武術操都是教師自己編創(chuàng)的,充滿了濃重的青春氣息。
傳播快樂的主陣地來自于精彩的課堂。在課堂教學上,學校也進行了許多探索。如化學組的“小試卷快反饋”,語文組的“授法以課內,得益于課外”,政治組的“以話題教學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物理組的“學案加教案,以教促學,注重知識體系的建立”等,這些教學思路的共同點,都是注重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快樂地學習。
在學校的“課堂生態(tài)”內,教師是快樂的,他們在有效教學的探索中積淀智慧,在富有個性的教學模式中發(fā)展特色;學生是快樂的,他們在積極主動的氛圍中激發(fā)潛能,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中張揚生命。在一份關于“快樂課堂”的問卷中,學生們以自己的視角表達著對快樂的理解:與同學切磋、互相探討問題的課堂是快樂的課堂,充實、幽默、質量高的課堂是快樂的課堂,氣氛活躍、觀點碰撞交流的課堂是快樂的課堂,全員參與、人人都能融人其中的課堂是快樂的課堂……他們記憶中的快樂課堂,包括物理課上的創(chuàng)新實驗、數(shù)學課上的破解難題、英語課上的小組交流、心理課上的參與合作等。
學校政治組的“案例教學法”、語文組的“探究式閱讀教學法”、英語組的“聽說讀寫循環(huán)式教學法”、化學組的“情景一探究教學法”、生物組的“五環(huán)節(jié)復習法”、美術組的“快樂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模式都將目標指向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即使是初三年級的課堂,依然堅持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因此,快樂課堂來源于輕負高效的課堂教學,依托于高效課堂。
四、營造豐厚的快樂育人氛圍
“快樂”是教育的內核。“玩在實驗初中”是青島市初中學生和家長給予學校的“口碑”,它不僅體現(xiàn)著學?!拜p負擔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品牌,也折射出了學校多姿多彩的課外活動模式。學校致力于為學生提供快樂的土壤,營造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多元空間。
一方面,加強德育體系建設,充分發(fā)揮團隊的組織優(yōu)勢和活動優(yōu)勢,根據(jù)學生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共青團和少先隊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在“微微塵”學校志愿者活動中,校內外都留下了學生們奉獻愛心、服務社會的身影;在班級輪流當班干、輪流當主持、輪流升旗、輪流值班的過程中,學生與人交往、合作、協(xié)調、領導的能力不斷提升。
另一方面,學校努力為每個學生搭建適合他們個性化發(fā)展的平臺,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開設學法指導課,定期組織開展“學生學習方法沙龍”。同時,學校也讓學生來教育學生,比如,以“校友成長故事”為題材,定期組織優(yōu)秀校友回校為學生做指導活動,激勵學生學習,不斷進步。而且,學校實施了讀書能力、實驗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丁程,探索創(chuàng)新人才培訓模式,編印了《實驗初中學生必做的100個實驗》校本教材,這100個實驗超越了現(xiàn)有的生物、物理、化學課本上的實驗,為學生打開了一扇創(chuàng)新探究實驗的窗戶。
學生社團在校園里茁壯成長,舞蹈隊、合唱團、書畫社、美術組等二十多個學生社團,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學生在欣賞和享受藝術之美的過程中,提升了人格素養(yǎng),培養(yǎng)了活動能力。學校的管樂團在青島市首屈一指,曾經多次獲得各種獎項,參加過奧地利維也納青年藝術節(jié)的演出交流活動,出訪過歐洲的四個國家。
校園陽光健身活動強健了學生的體魄,精心編排的武術操和韻律操豐富了大課間活動。田徑隊、籃球隊、乒乓球隊、游泳隊等多個訓練隊,更是培養(yǎng)了大批的優(yōu)秀體育人才。在學校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國際象棋中,學生們不僅“玩”得快樂,還“玩”出了精彩,不僅走出了國際象棋特級大師卜祥志,還培養(yǎng)出了王帥、胡藝、牟科、王桐森等很多國際象棋高手。國際象棋俱樂部曾經連續(xù)四屆獲得全國少年國際象棋比賽冠軍,并多次代表同家少年隊參加國際賽事。
學校教師深刻領會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念的真諦,構建社會實踐大平臺,學習實踐基地近到青島市各名人故居、文化園,遠到海洋大學、青島大學、棘洪灘南車動車集團、港務局集團等。
學校沒有滿足于已有的成績,沒有放慢前行的腳步。我們知道,奔向理想的道路還十分漫長,青島市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為學校的發(fā)展提供了機遇,也提出了挑戰(zhàn),我們對此有著清醒的思考和充分的準備。
斯賓塞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笨鞓肥墙洑v,更是學生成長的權利。讓花一樣的孩子,在實驗初中的校園積極、快樂的學習,快樂地成長,是學校發(fā)展的最終目標和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