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巧林
1
起初,我不相信,泥人也能在正兒八經(jīng)的藝術(shù)館里展出。在我的印象中,泥人是鄉(xiāng)村孩子胡亂捏成的玩意兒,登不得大雅之堂??刹皇菃幔课乙材筮^泥人,是念小學一年級時跟奶奶一起捏的。我記得清清楚楚,奶奶為了逗我開心,特意從院里挖了半簸箕赤褐色的泥土,往上面潑水,再將其搗碎,揉成一團團疙瘩,手把手地教我捏出一個個憨態(tài)可掬的小泥人。小泥人軟綿綿的,碰不得,得放在太陽底下曬一兩天,才能變得堅硬。
話雖這么說,那天我還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參觀了那個泥人作品展。
走近藝術(shù)館,大門口一側(cè)的墻上赫然張貼著一幅介紹“泥人張”作品的巨幅廣告。步入館內(nèi),柔和的燈光靜靜籠罩著籃球場大小的展廳,里面擺放著一個個長方形玻璃展柜,展柜里陳列著一尊尊泥人作品。
那些泥人雖然僅有一尺來高,但個個活靈活現(xiàn),神形兼?zhèn)?,繪上油彩的泥人更是鮮艷多姿、奪人眼球。它們的藝術(shù)形象亦是豐富多彩,有反映民俗民風的,有扮演《紅樓夢》、《三國志》等文學作品中人物的,也有生動再現(xiàn)當代人生活情景的……這些確實不是我想象中粗糙拙笨的泥人,而是了不起的民間藝術(shù)品!
我不時駐足欣賞,突然在一具泥人前差一點兒喊出聲來:“呵,這泥人太像我奶奶了!”
一位鄉(xiāng)村老嫗,微微駝背,有些寬大的土布衣衫仿佛輕輕拂動著一道道波紋般的皺褶,消瘦而蒼老的臉上流露出慈祥的神情……再三留神看,展柜玻璃上像蒙著淡淡的霧氣,往事一幕幕浮現(xiàn)在我腦中。
奶奶的老屋很安靜,于是,屋檐下燕窩里“嘰嘰喳喳”的雛燕聲顯得特別清脆響亮。老屋旁有個籬笆院,半人高的籬笆門將其隔成里院和前院兩部分。里院是奶奶用來晾曬衣物、堆放雜物的地方。地上鋪著碎磚亂石,這讓奶奶在雨天走路時用不著穿雨靴,但也給她帶來了一些麻煩。譬如,奶奶做針線活時,當那細針從她頻頻顫抖的手指間掉落,她便只能大喊:“旺兒,快來幫我找針!”前院是奶奶的花圃,種滿了鮮花,有牽?;ā⒃录净?、菊花、蘭花等等。
我依稀記得,奶奶的花圃長得熱熱鬧鬧的季節(jié),某個中午,爸爸終于把憋在心中已久的話說給奶奶聽:“媽,我們也要搬去城里了?!?/p>
奶奶一聽,晴朗的臉上頓時掠過一片陰云。
這也難怪,爺爺過世得早,奶奶辛辛苦苦把爸爸、叔叔和姑姑三個孩子哺育成人,何等不易!結(jié)果,叔叔和姑姑相繼去外地念書、工作,現(xiàn)在連唯一守在奶奶身邊的爸爸也要帶著妻兒去城里工作,奶奶能不傷心么?
爸爸握著奶奶的手:“媽,您保重,我們會經(jīng)?;貋砜茨?。”
奶奶眼中閃著淚花,擠出一絲笑容:“你們?nèi)グ桑巴疽o!”
這時,屋檐下燕窩里的雛燕也撲棱棱飛向遼闊的晴空。
……
“旺兒,快來這里看!”媽媽喊我。
我這才回過神,原來我之所以覺得展柜玻璃上出現(xiàn)淡淡的霧氣,是因為我的眼眶濕潤了。
末了,我掐指一算,我們已經(jīng)有好些日子沒去鄉(xiāng)下老家看望奶奶了。
2
參觀完泥人作品展,我們有說有笑地走在回家路上。
剛走進小區(qū),只見噴泉旁邊的文體廣場上,幾十位穿紅戴綠的老人正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翩翩起舞,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們停下腳步,微微失神。這時,鄰居王阿姨拎著一個袋子從我們身邊經(jīng)過。媽媽問王阿姨買了什么好吃的,王阿姨說是重陽糕,送給她媽媽的。
這下,爸爸媽媽犯起嘀咕來。
“是呵,快到重陽節(jié)了。” 媽媽說。
“媽媽不在身邊,咋辦?”爸爸說。
“你寄點兒錢給媽媽吧。”媽媽說。
……
當天,爸爸就去郵局給奶奶匯了款。
爸爸回家時,媽媽已經(jīng)把熱騰騰的飯菜端上了桌。
“爸爸,我想奶奶了。”我沒有多大食欲,撅著嘴巴對爸爸說。
“我和你媽也是,可工作這么忙,哪有時間去鄉(xiāng)下?”爸爸嘆氣。
“何不把奶奶接到城里來?”我靈機一動,提議道。
“奶奶性子倔,說在鄉(xiāng)下生活習慣了?!卑职钟质且宦暉o奈的嘆息。
我無言,爸爸媽媽也不說話,飯桌上一片沉默。
無奈,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走到電話機旁——離開老家前,爸爸特意替奶奶安裝了一部電話機,遺憾的是,奶奶開始不會使用,后來舍不得用,這部電話機沒起到什么作用。
“奶奶——”我撥通電話,對準話筒大喊。
“喂——”電話那頭,傳來奶奶的聲音。
“旺兒——”奶奶回話。
“奶奶您好嗎?”我問。
“挺好的?!蹦棠逃只卦?。
“您一個人過得習慣嗎?”我又問。
“這是什么話?二虎子在我身邊,白菊也在,還有……”奶奶樂滋滋地報出一大串親人的名字。
我覺得不對勁兒,爸爸媽媽也覺得奶奶的話有點兒玄乎。
我擱下電話后,爸爸緊接著分別跟叔叔和姑姑通了電話。
他先問叔叔:“二虎子,你在媽媽身邊嗎?”
叔叔愣了愣后回話:“我在城里,沒有回老家?!?/p>
他再問姑姑:“白菊,你在媽媽身邊嗎?”
姑姑愣了愣后回話:“我在城里,沒有回老家?!?/p>
“啪——”爸爸手中的電話筒掉落,“不好了,媽媽她……”
3
周末,我們一家三口心急火燎地趕往鄉(xiāng)下老家。
時值金秋,陽光從瓦藍的天空中射下來,涼爽的秋風里摻著果實的芬芳。我舉目四望——呵,記憶里的鄉(xiāng)村被一條條平坦便捷的道路和一幢幢洋氣十足的村舍改寫得面目全非。唯獨奶奶的老屋,我一眼就認出來。
當然,奶奶的老屋也變了,變得破舊、慘淡,尤其是讓我魂牽夢縈的花圃,如今竟如此荒涼——鮮花被瘋長的野草和蛛網(wǎng)掩蓋,一把刃口缺損的鐵鋤擺在枯枝敗葉間,泥地縫里偶爾傳來幾聲驚乍的蟲鳴聲……
“媽,我回來了——”爸爸推開半掩著的籬笆門,對屋內(nèi)喊。
“是大剛嗎?”奶奶一邊應答,一邊拄著拐杖走出來。
奶奶又老了許多,原先花白的頭發(fā)現(xiàn)在幾乎全白,原先微曲的腰板現(xiàn)在離地面更近,原先飽含慈愛的眼睛現(xiàn)在變得混濁而迷茫……我一陣心酸,甚至,不忍心多看一眼!令我疑惑不解的是,奶奶明明不再侍弄花圃,為何她的一雙手涂滿了濕潤潤的泥巴?隨奶奶走進里院,看到散落在地上粘糊糊的泥巴,我不禁猜想:難道,奶奶還在捏泥人?
果然,當爸爸滿臉羞愧地問奶奶過得如何,奶奶指著擺放在屋里的一個個泥人,說:“我過得好著呢,你們看,二虎子來了,白菊來了,旺兒也在……”
“媽,這是泥人?!卑职职炎彀唾N近奶奶的耳朵。
“不,他們是二虎子和白菊,每天都陪著我說話嘮家?!蹦棠毯軋猿?。
老屋里鴉雀無聲,爾后,響起我們?nèi)齻€人的低泣聲。
“你們怎么啦?家里這么多人在,還不高興?”奶奶十分迷惑。
“媽——”爸爸扶著奶奶,深情地呼喚。
奶奶這才緩過神來,起身去取淘籮:“哦,你們餓了,我給你們做飯去!”
4
爸爸再也看不下去了,當天,又先后跟叔叔和姑姑通了電話,大意是奶奶獨自生活太久,神志恍惚,必須把她接到城里去住。叔叔、姑姑一聽,表示完全同意,并且初步商定,兄妹三人輪流照顧奶奶。
第二天,爸爸媽媽替奶奶洗刷衣被、打掃屋子。我也沒閑著,把里院地上的泥巴疙瘩清除掉,把屋里那些泥人一一收拾起來。
“快來看,媽媽床上竟藏著這么多錢!” 媽媽驚呼。
我和爸爸趕緊走過去,一看,媽媽正把皺巴巴的人民幣從棉被墊子里一張張取出來。
爸爸轉(zhuǎn)過身去,緊緊抱住奶奶,嗚咽著說:“媽媽,給您的錢咋不花呢?!”
5
奶奶終于被我們連騙帶哄接到城里。
一時間,奶奶猶如從荒野里尋回的國寶級珍稀動物大熊貓般備受呵護——爸爸忙著把他的書房騰出來,讓給奶奶??;媽媽特意替奶奶打開電視機,又端來一杯熱豆?jié){;姑姑去商場替奶奶買了新衣物,回來后,幫奶奶洗了個熱水澡;第二天,叔叔把奶奶送進一家大醫(yī)院,做全面體檢……
漸漸的,一絲絲神采悄悄爬上奶奶的臉,我們一家的生活之舟載著圓滿與溫馨重新起航——爸爸媽媽放心地去單位上班,我高高興興地去學校讀書,而奶奶呢,有客廳里的電視機和陽臺上的一盆盆花草陪伴著,有時,她還會站在窗前,眺望樓下那片文體廣場上載歌載舞的老人們。
時間一晃,又到重陽節(jié)了。那天下午,學校安排老師參加教研活動,學生提前一節(jié)課放學。我高興極了,這樣我正好可以早點兒回家陪奶奶,把媽媽寄放在小區(qū)門衛(wèi)處的重陽糕帶給奶奶。
當我拎著重陽糕興沖沖地推門進屋一看,奶奶又一次讓我大驚失色:奶奶佝僂著背,低垂著頭,一聲不響地坐在陽臺邊的靠背椅上,舉止、神態(tài)酷似鄉(xiāng)村老家籬笆院里的那個奶奶。
糟糕!我悄悄走近奶奶,凝神細看。
天吶,奶奶竟然正在捏弄一團綿軟濕潤的泥巴!
“奶奶——”我大喊,想把奶奶從迷茫的精神王國里拉出來。
奶奶聽到我的聲音,慢慢轉(zhuǎn)過臉來。她的臉上非但沒有病態(tài)的蒼白、孤寂的愁容,反倒在夕陽下泛起幾許紅潤之色。
“奶奶,您從哪里弄來這些泥巴的?”
“我叫你爸去店里買來的?!?/p>
“買這些泥巴做什么?”
“今天是重陽節(jié),我要捏一個幸??鞓返睦先?!”奶奶掛著孩子般的笑容,得意無比地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