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明白
心理咨詢師 韋學亮
親愛的不明白,開始剖析琳琳的行動低能前,先來回答幾個甜膩膩的問題吧:你喜歡吃奶油蛋糕嗎?如果是,那你更喜歡的是奶油還是下面的蛋糕?你通常先吃哪個部分?
我知道,你也許會對這個問題一臉茫然,因為吃蛋糕這事兒與你心里的困惑完全不挨邊。但實際上,吃蛋糕的習慣,與個人對待生活和工作的態(tài)度極其相似。試想,一個無法抗拒奶油誘惑的人,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把奶油消滅掉。那么,作為陪襯的蛋糕就難免被剩下,甚至被拋棄。同理,一個人總是第一時間去做容易完成或喜歡的工作,那么剩下的棘手和不感興趣的部分,就可能會被無限期地擱置。
這種意欲延遲執(zhí)行一項任務或做出某一決定的行為傾向被稱作拖延。拖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據(jù)統(tǒng)計,80%-95%的人有拖延的行為表現(xiàn)。比如,明知要遲到了,卻還要在床上多賴一分鐘;已經過了截稿日期,仍舊不愿動筆寫報告;明天就要進考場了,今天遲遲不愿復習……
拖延是一個復雜現(xiàn)象,涉及到認知、情緒和行為成分等多個方面。有人拖延是因為缺少責任感和自律精神。責任感和自律是效率的基礎,缺少責任感和自律就會貪圖一時安逸,被暫時的快樂麻痹,不愿接受“先吃苦,后享受”的行為次序。有人拖延則是因為自尊水平較低。他們認為失敗是評價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準,為保護自身脆弱的自尊,他們就會通過拖延進行自我設阻。當真的失敗時,可以給自己一個好看好聽的外部理由。有人拖延則與追求完美有關。他們需要把各種準備條件都做到最完美,才會開始行動。拖延在某種程度上是幫助他們做出完美決定的重要手段。此外,任務難度較高、任務令人厭惡等都是導致拖延的重要因素。
具體到琳琳,她不停地喊著要學游泳,卻始終不見行動,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琳琳根本就不喜歡游泳,所以她總是能給自己找到各種的理由。而工作中,琳琳始終拖沓,可能是缺少自律和責任感。我不妨大膽猜測,領導對網站質量并沒有嚴格的要求。因此,雖然不會使用圖片編輯軟件,用其他簡單的方法也能對付過去。又或者,每次都恰好有樂于助人的同事愿意施以援手?;诖耍樟招袆恿Σ蛔阋簿筒蛔銥槠媪?。
拖延行為并不都是消極和有害的,有些人喜歡在重壓下,通過主動拖延來做出深思熟慮的決定。不過,對那些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缺乏計劃等被動拖延則要進行規(guī)避。而基于自尊水平低產生的拖延,就需要調整自身的認知,破除“什么都不做也比冒險失敗好”的想法,重新設置快樂與痛苦的次序:大膽面對問題,承認面臨的痛苦,然后解決問題并享受更多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