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Han
天才設(shè)計師查爾斯·詹姆斯與他的模特,1948 年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英國攝影家塞西爾 · 比頓作品鑒賞
塞西爾·比頓Cecil Beaton(1904-1980),著名攝影師、服裝設(shè)計師,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英國攝影家。他為人們記錄下了許多美麗的瞬間。從倫敦到紐約,從巴黎到中國,從光芒萬丈的舞臺到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只要有美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他一生中拍攝了大量名人肖像,包括我們熟知的奧黛麗·赫本、瑪麗蓮·夢露、可可·香奈兒、伊麗莎白女皇、畢加索、盧西安·弗洛伊德、赫胥黎等。他曾憑借《琪琪》(1958)獲得第31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shè)計獎,憑借彩色片《窈窕淑女》(1964)獲得第37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shè)計獎。
1904年,塞西爾·比頓出生于英國倫敦的一個平凡的中產(chǎn)家庭。從幼年時期起,他就對周圍的美尤其是女性所散發(fā)出來的美十分敏感。據(jù)說,這種對美的感知源自于姨媽婕西·蘇亞雷斯,她是玻利維亞外交使節(jié)的夫人,她每次出現(xiàn)在比頓面前時都艷麗動人。這給比頓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此外,比頓也對參加晚宴用的華麗禮服十分感興趣。他喜歡它們的剪裁、顏色和質(zhì)地,這些細節(jié)讓他激動不已。
11歲時,比頓在學會了一些基本攝影技術(shù)后,開始研究攝影。他為家人和朋友拍攝照片。在比頓的工作室里,他的妹妹南希和芭芭拉被玻璃紙、羽毛和金屬亮片裝扮起來。作為模特,南希和芭芭拉并沒有得到很多優(yōu)待,她們被要求在鏡頭下保持一個姿勢達幾個小時,為得就是能拍出好效果。通過光影的巧妙配置,比頓讓其鏡頭前的人物呈現(xiàn)出一種潔凈優(yōu)雅的風格和一種靜態(tài)的、但又富有張力的美麗。在他的鏡頭下,妹妹高雅、優(yōu)美,就像用精致的陶瓷而做,充滿著感情和詩意。
1925年,大學畢業(yè)后,比頓成立了自己的攝影工作室。1927年,年僅23歲的他就在邦德街美術(shù)館舉辦了人生的第一次個展。他不斷地打磨自己的藝術(shù)直覺,提升著對時尚的感知,并能一眼識別出時尚宴會中禮服的作者來。因此,比頓順理成章地進入了時尚界。1928年,比頓來到美國并進入著名的時尚雜志《Vogue》工作。他頻繁穿梭于倫敦,巴黎和紐約這三大時尚之都,用其大半生時間為歐美大陸上的社會名流、明星等捕捉到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刻。
我的女友是影星,比頓和葛麗泰·嘉寶及她們
塞西爾·比頓在時裝界的名氣地位與《Vogue》雜志的鼎力支持分不開的。他們之間構(gòu)成了一種互相扶持的合作關(guān)系,共同成就了彼此的成功與輝煌。其實很多攝影師的成長道路都是這樣的。
在塞西爾·比頓最為有名的攝影作品中,除了瑪麗蓮·夢露和奧黛麗·赫本外,就屬好萊塢“神秘女王”葛麗泰·嘉寶了。比頓之所以能拍攝到更多葛麗泰·嘉寶的照片,是因為他和嘉寶的私交頗深。1946年春的某天,嘉寶問比頓能不能幫她拍一張護照上用的照片。比頓同意了,并且拍了好多張。當年7月,《Vogue》雜志刊登了其中的13張。事后,葛麗泰·嘉寶說刊登的這些照片并沒有得到她的允許。不過,比頓卻利用這次機會,對嘉寶展開了熱烈而又不懈的追求,他想要得到嘉寶的愛,更希望能和她結(jié)婚。果然,或許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或許是此時的比頓已經(jīng)成了時尚攝影界的高手,嘉寶最終接受了這段不愿公開的戀情。
1972年,塞西爾·比頓在《The Happy Years》一書中詳細披露了他和嘉寶的愛情故事,讓人們?nèi)轿坏乜吹浆F(xiàn)實生活中的葛麗泰·嘉寶:在圣誕期間購物、在中央公園散步、在好萊塢的家中修剪花草等等生活片段……結(jié)果,葛麗泰·嘉寶知道后,異常震怒。隨后,他們的戀情徹底結(jié)束。
瑪麗蓮·夢露,美國女演員。1960年,夢露憑借《熱情似火》獲得金球獎音樂及喜劇類最佳女演員。1999 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排名第6 名。
從伊麗莎白女王的“皇家御用攝影師”到戰(zhàn)地記者
女王也需要漂亮的照片。在歐洲和美國打拼十幾年后,塞西爾·比頓人物攝影的聲譽成為敲開英國的白金漢宮的金磚。
奧黛麗·赫本,英國電影和舞臺劇女演員。1992 年被授予美國“總統(tǒng)自由勛章”,1993 年獲奧斯卡人道主義獎 。1999 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三位。2002 年5 月,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 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以表彰赫本為聯(lián)合國所做的貢獻。
1939年,比頓被召集到白金漢宮為伊麗莎白女王拍照。比頓十分珍惜這次機會,對他而言,這是普通中產(chǎn)階級躋入上流社會所能達到的最高頂峰。比頓的愛德華時代的典雅風格非常適合皇室的拍攝,他拍攝的皇室成員高貴、典雅、時尚,既保持了皇室的威嚴又拉近了與民眾的距離。首次為皇室拍照就獲得了很大成功,從此比頓在皇家攝影師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子。繼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之后,比頓又記錄下伊麗莎白公主于1942年穿著擲彈兵近衛(wèi)團榮譽上校制服的颯爽英姿以及她在1953年加冕儀式上的榮耀。
能拍女王的人怎么能拍不好戰(zhàn)爭?或許,有人基于這種思想而看中了比頓。1940年,二戰(zhàn)爆發(fā)后的第二年,比頓被任命為英國情報部的攝影師,由克拉克爵士選中去拍攝戰(zhàn)爭紀實照片。比頓接受了委任,他從倫敦出發(fā)并輾轉(zhuǎn)了大半個地球。這是一個光榮而又苦難的任務(wù),從聚光燈到硝煙戰(zhàn)火,就連比頓自己都覺得很有戲劇性。1942-1944年,他從地中海輾轉(zhuǎn)到了中東、印度,以及中國。他用自己獨特的視角拍攝了很多戰(zhàn)爭圖片,記錄下了許多政治家、軍事家等在那個特殊時期與環(huán)境下的特殊形象。其中,一張拍攝于1940年的丘吉爾的照片,準確地捕捉到了首相側(cè)身望著鏡頭所流露出來的剛毅強硬的表情,這種不屈的表情給戰(zhàn)爭中的英國百姓帶來了極大的鼓舞。此外,還有一張記錄了一名被流彈擊中的小女孩。比頓在醫(yī)院拍下了她那雙驚恐地凝視著前方的大眼睛,他把這種悲痛通過鏡頭傳達給了全世界。后來,這張照片作為封面圖片發(fā)表在1940年9月的《生活》雜志上。
直到今天,在提起二戰(zhàn)期間的紀實攝影師時,塞西爾·比頓依舊是不能忽略的一位。其實,塞西爾·比頓之所以能在他的那么多優(yōu)秀的同行之中脫穎而出,被后人稱之為上個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僅僅憑借他在影視娛樂界做出的成績還是不夠的。還有一點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二戰(zhàn)時作為一名前線戰(zhàn)地記者為人類的和平和進步做出的重要奉獻。
他有著“口無遮攔”的怪脾氣
女王身穿著一件由御用服裝師諾曼·哈特奈爾設(shè)計的禮服,佩戴著祖母綠項鏈,神情莊重而威嚴,顯示了皇家的風采。伊麗莎白二世全稱“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及其他領(lǐng)土和屬地女王,英聯(lián)邦元首,國教(圣公會)的捍衛(wèi)者伊麗莎白二世”。 1952年2 月6 日登基,1953 年6 月2日加冕女王,迄今為止是英國皇室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每一位名人都有點怪脾氣,不然這不會讓你對他記憶猶新。塞西爾·比頓就有著“口無遮攔”的怪脾氣。這個習性在為他帶來了幸運的同時也帶來了麻煩。正如曾在《Harpers Bazaar》雜志工作過的攝影師Louise Dahl-Wolfe所說,“每個人都會愛上Cecil,他是個非常有趣的男人,他對每個人做出的刻薄評價總讓你忍不住發(fā)笑。”被他刻薄諷刺的人中就包括美國影視演員Elizabeth Taylor(伊麗莎白·泰勒)?!耙聋惿住ぬ├战Y(jié)合了美國和英國最差的部分……她的胸部碩大地垂著,就像一個農(nóng)婦在秘魯為她的小崽子哺乳。它們整個被看了個透……她的卷發(fā)像香腸一樣!”他甚至對英國皇室成員的品味也看不大起。盡管他是英國女王加冕、溫莎公爵大婚這些重大場合的皇室御用攝影師,甚至還獲準拍攝女王懷抱嬰兒的合影,但他卻大肆地攻擊女王妹妹毫無特色和吸引力。1970年,塞西爾·比頓口無遮攔的毛病終于為他闖了禍。他將自己和嘉寶間的私人片段隨日記發(fā)表在倫敦的報紙上。最終導致了嘉寶及圈內(nèi)的朋友們與他決裂……
不可復制的大師創(chuàng)作之路
查爾斯·詹姆斯, 1906 年出生于英國,由于他的服裝具有雕塑般的形式感,而被稱為“時裝雕塑家”。
塞西爾·比頓為許多社交名媛、貴族、皇族拍攝過肖像照,他對畫面的處理有著獨到之處。通過使用鏡子、涂抹色塊、撕裂的背景紙,甚至是玻璃紙、鋁箔和古典雕像作為拍攝裝飾。在畫面布局中,拍攝對象成了拍攝中道具的一部分,從而造就了奇特、精致、異國情調(diào)的視覺藝術(shù),這讓他拍攝的人物充滿靈動的詩意和感染力。其實,這種風格是受到同時代藝術(shù)家如達利、Leon Bakst的影響,他在風格元素上的靈活借用,使得其作品符合當時歐洲的審美情趣,并擁有著相當前衛(wèi)的視覺效果。當然,塞西爾·比頓在暗訪技術(shù)上也下了很多功夫,這讓拍攝對象在照片中看起來更年輕更有活力。
塞西爾·比頓作為上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他的才華不可避免地對后人起到了熏陶的作用,但后人卻不可能復制出他的模式。比頓所記錄或創(chuàng)造的美只屬于那個時代,它們只停留在了那個時刻,被歷史凝固成了經(jīng)典和永恒。
朱莉·安德魯斯,英國女演員、歌手、作家、舞蹈家及戲劇導演,聯(lián)合國婦女開發(fā)基金會的“親善大使”。2000 年至今,英國女王授予朱莉安德魯斯爵士頭銜。BBC 評選100 位最偉大的英國人,朱莉·安德魯斯排在第59位。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1874 年生于英格蘭牛津郡。1940 年至1945 年和1951 年至1955 年兩度出任英國首相,被認為是20 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lǐng)袖之一,領(lǐng)導英國人民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是“雅爾塔會議三巨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