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事業(yè)單位職業(yè)年金辦法》所稱職業(yè)年金,是指機關事業(yè)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yè)單位基本養(yǎng)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yǎng)老保險制度。
職業(yè)年金所需費用由單位和工作人員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納職業(yè)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單位和個人繳費基數與機關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yǎng)老保險繳費基數一致。根據經濟社會發(fā)展狀況,國家適時調整單位和個人職業(yè)年金繳費的比例。
職業(yè)年金基金由下列各項組成:單位繳費、個人繳費、職業(yè)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國家規(guī)定的其他收入。
對財政全額供款的單位,單位繳費根據單位提供的信息采取記賬方式,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工作人員退休前,本人職業(yè)年金賬戶的累計儲存額由同級財政撥付資金記實;對非財政全額供款的單位,單位繳費實行實賬積累。實賬積累形成的職業(yè)年金基金,實行市場化投資運營,按實際收益計息。
單位繳費按照個人繳費基數的8%計入本人職業(yè)年金個人賬戶;個人繳費直接計入本人職業(yè)年金個人賬戶。職業(yè)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按規(guī)定計入職業(yè)年金個人賬戶。工作人員變動工作單位時,職業(yè)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以隨同轉移。辦法已于去年10月1日起實施,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負責解釋。(摘自中國政府網)
醋泡食物 治病又健康
醋泡洋蔥 降血糖
洗凈一個洋蔥,剝去外皮切成薄片,放到微波爐里加熱大約2~3分鐘,再將洋蔥放到容器里,5大湯匙食用醋,然后放在冰箱里。第二天早晨即可食用。每天早餐用這種洋蔥佐食,可有效降低血糖,并使體重減輕。
醋泡花生米 降血壓
將花生米浸泡于食醋中,一日后食用,每日2次,每次10~15粒。長期堅持食用可降低血壓、軟化血管、減少膽固醇的堆積,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
醋泡香菇 降膽固醇
將潔凈的香菇放入盛器內,倒入醋放冰箱冷藏,一個月后即可食用。醋浸香菇能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改善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患者的癥狀。
醋泡黃豆 防動脈硬化
將炒熟的黃豆放入瓷瓶中,倒入食醋浸泡。黃豆與食醋的比例為1:2,嚴密封口后置于陰涼通風干燥處,7天后食用。每次15~20粒,每日3次,空腹嚼服。有助于預防高血壓與降血脂、降膽固醇,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摘自《養(yǎng)生之道》)
明礬修復木家具裂痕
冬季干燥,家里的地板或木質家具容易出現裂縫。若裂紋不大,可以自行修復。將舊報紙剪碎,加入適量明礬,用清水或米湯煮成糊狀,用小刀將其嵌入裂縫中,并抹平,干后會非常牢固,再涂以同種顏色的油漆,家具就能恢復本來面目。(摘自《文萃報》)
空氣凈化器擺放講究多
市面上空氣凈化器有很多種類和款型,根據出風口和進風口的不同,擺放位置不一樣。對于一般家庭而言,較低的地方沉積的病毒或顆粒較多,機器放得低過濾效果能達到最好,周圍留出30厘米的空間,家有煙民的可以將機器擺放在桌面或臺面上。空氣凈化器離墻面要保持一定距離,這樣可以便于其保持較好的空氣流通性。另外,不要在空氣凈化器旁邊放置花瓶等易碎品以及盛有液體的物品。
有條件的家庭可在客廳、臥室、書房分別放置,如果家中只有一臺空氣凈化器,最好放置在臥室。在使用凈化器時最好配合使用加濕設備,或者放置一些水。
此外,在使用空氣凈化器的同時仍然要開窗通風。每天根據污染指數、風向、溫度等綜合判斷開窗的時間和次數。同時,要盡量減少室內污染源的產生,家中不要放置煙灰缸,對在室內吸煙的人說“不”。(摘自《百科知識》)
用醋清除掛鉤黏著劑
黏貼式掛鉤雖然便利,拆除時卻大費周折。此時,只要將蘸醋的棉花鋪在掛鉤四周,使醋水滲入掛鉤與墻壁的縫隙中,幾分鐘之后,便可用扁頭螺絲刀輕易拆除掛鉤。殘留的黏著劑也可用醋擦拭干凈。(摘自《文萃報》)
豆?jié){蒸飯很不錯
豆?jié){可以代替水來蒸米飯,蒸出來的米飯帶有大豆的香味,米飯的黏度也會增加。吃米飯的同時也攝入了優(yōu)質蛋白質。此外,食用豆?jié){蒸米飯還能延緩血糖上升速度,對糖尿病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摘自《保健養(yǎng)生》)
白菜幫榨汁解便秘
白菜是非常好的平民蔬菜,白菜幫子卻不太招人喜歡。但如果把白菜幫和菠蘿一起榨成果蔬汁,很可口美味。
菠蘿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蛋白酶,對預防便秘和消化不良很有好處。將兩者按1:2的比例準備,分別洗凈切成小塊,放入攪拌機中攪打成汁即可。打好的菠蘿白菜汁可以直接飲用,如果菠蘿比較酸,可以調入少許蜂蜜。
注意,菠蘿要事先用鹽水浸泡一會,或用熱水焯一下去澀味。菠蘿和白菜所含水分豐富,榨汁時可以不用加水,如果想出汁多一些,也可根據喜好加涼開水打汁。(摘自《生命時報》)
捶背提升免疫力
坐的時間一長,就會腿腳發(fā)麻,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專家指出,這種腿麻腳麻多由久坐、久站、外蹲等不良姿勢引起。腿部血液流通不暢,周圍神經受到壓迫,影響神經的正常傳導,不能把受到的刺激準確、及時地傳給大腦,提醒我們變換姿勢,所以就會腿腳發(fā)麻。另外,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也會壓迫脛神經或腓神經,引起神經麻痹癥狀,使腿和腳產生麻木感。
此時,應立刻改變姿勢,可以小范圍內快速走動幾分鐘;如果感到左腿發(fā)麻,就高舉右手10秒,然后放下,反復3次,右腿發(fā)麻的話就舉左手,麻木感可以得到緩解;變換走路姿勢,如走“內八字”,使不同的肌肉均衡受力,減輕發(fā)麻的感覺;對發(fā)麻部位進行搓、熱敷,也能消除麻木。(摘自《健康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