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景文
天天,坊間語就是日子,過日子。像每天的日頭一樣,朝云又晚霞,晨起又夕落,沒個間斷。也像時間的鐘表,從零點歸行到零點。
天天是人的軌跡,人活多大,都是天天過來。天天安,才能一生安;天天做,才得一世功。中國漢字“天”,亙古造字就是正面人形,《說文》謂“大象人形”。中國文化“天人合一”的始出即在這里。它既是說人與四季天時的自然應(yīng)合,也是講人的每一天,早中晚夜,需合時日。
世界、天地、家國、萬千事,都在天天中。誰也不能越過天天。
天津女作家尹學(xué)蕓給她女兒起的名就叫“天天”,她說剛開始喊沒什么感覺,一旦看著女兒長大,天天“天天”地叫起來,就有了親近,有味兒,讓生活甜起來。
我一生受益積下的許多習(xí)慣,比如晚燙腳、晨六時起床、用冷水洗面、空腹喝白開水……每天關(guān)上半天耳朵,不讓流誹擾神;每天讀點書和高人會會面;身體力行每天做一件企圖偷懶不做的事,都是16歲出門離家后,天天積下的。
天天,一句舌點上牙膛,脫口即出的話,好講好說,但一個日月轉(zhuǎn)珠又一個日月轉(zhuǎn)珠,是最難為的。天天是常,天天是久,人生的上事、要事,都是要天天做的。天天吃飯、天天睡覺、天天鍛煉、天天學(xué)習(xí),沒有天天無以月年。其意雖貫涵昨、今、明,但主要是現(xiàn)在,是“一個今天,當(dāng)兩個明天”。上不到天天的事,大多屬可期可冀而又不可確知的。一個歷經(jīng)三朝的百歲老人,曾指著手中的拐杖告訴我:以日載道,天天在手,這是真金,沒有比這更值錢的。
民間有諺:天天趕集,還怕碰不上好犁;天天早起,壽高逾米(八十八)。毛澤東為紅領(lǐng)巾留下的傳世名句,就是“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大事不能天天做,小事,特別是一輩子能積小為大、積善為德、積心為安的事,包括有個好身體、好聲名、好功夫、好技藝,甚或有個好牙口,有個好視力,都是天天為下的。
從人到這個國家這個世界,都是一天天生,一天天長,一天天進步,一天天積累的。過去、未來,你、我,都在天天中。
其實,于百姓,于生活,于老于少,重要的是天天。一如:沒小,何以大;沒家,何以國;沒天,何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