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靜
西藏是我恒久的夢想,自幼便縈繞在我心中。那深藍靜謐的天空,那神秘古老的布達拉宮,那矗立于云間的天山,還有那凜然不可侵犯的圣湖,都常常在我的夢中出現。西藏是如此令人神往,她是圣地,是神的國度,是如此的神秘莫測,引人不斷追尋;她是源泉,是偉大的母親,是內外世界的起點。西藏的高山大湖,是人類精神的絕佳棲息之地,累世詠頌不絕的六字真言如同傳音入密,將我們的靈魂連接到另一個世界,一個神秘的童話世界,超現實的魔幻世界——原始卻永恒的世界。
讀罷馬麗華的長篇紀實散文《走過西藏》,我深深地被女詩人那顆對人類命運予以終極關心和深切同情的心靈所感動。書中對藏傳佛學、靈魂學,對輪回以及來生的探索和追問都極富哲學底蘊。對于西藏的歷史現實、社會文化、風俗人情以及它們的發(fā)展變遷,馬麗華都做出了自己不拘一格的見解,既富于詩人的情感,又不乏哲學家的理性。她在西藏十八年,獨自攀登過高原,面臨過生命的抉擇,她有許多撩人心弦的或美麗或坎坷或沉重的故事。她憑著驚人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一路走來,并且以一支飽蘸激情的筆將自己游歷時的見聞忠實地記錄下來。她告訴我們那里有雪峰、江河,有最藍的天、最白的云、最純潔的太陽;她還向我們訴說心靈最孤獨時的深刻感受。
西藏,一個不敢輕易觸碰卻又深藏在心,令人念念不忘的名字,她已經成為我心中圣潔的代名詞。去西藏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但當我真正到達并走過藏地的時候,我才發(fā)現真正的意義絕不是到達目的地這么簡單,在路上的感悟與體驗更加重要。只有在路途之中我才真正學會了欣賞、體驗和感悟,才有時間靜下心來面對自己面對人生。
西藏仿佛遠在天邊,又仿佛近在眼前,正所謂咫尺天涯、天涯咫尺。我有幸踏上了這片高原,這片神奇的土地,千里遠涉固然很累,但我的心靈一次次被她震撼,魂魄一次次的融入她的神奇之中。什么是西藏,原本我一直在思考,但當我走近她時才愕然頓悟。
西藏,一個永遠無法用單個詞語準確定義的地方,正如馬麗華在《走過西藏》的文集中所表達的那樣:西藏,對于未來者,她是令人神往的凈土;對于離去者,她是曾經魂牽夢繞的家園;對于久居者,她是一種生活方式;對于過往者,她是珍藏一生的記憶。
人生是一場注定孤獨的旅行,我們需要做出一次壯麗輝煌的選擇。在這個世界上,糧食、水、空氣、陽光構成了我們的生命??墒牵斶@一切我們都已經擁有的時候,我們卻依然困惑,因為我們感覺到自己的生命依然缺少色彩。我們一直在尋覓,尋覓缺失的那一部分。我想,那就是信仰——那是一個目標,高懸在我們的生命天空之上;那是一種誘惑與神秘,引誘著我們的生命向著天空生長;那是一種渴望,植根于我們的內心之中;那是一種行動,被渴望驅使的壯麗行動。因此,我渴望著在生命的旅途上進行選擇,渴望著將自己的豪情注滿天空,渴望做出驚人的一舉,然后在遙遠的天邊傾聽生命的回響。
我沒有成為西藏的子民,更沒能成為神的子民。我無法將自己的靈魂與神相融合,我只能受她的安排,在一片喧囂聲里結束自己的一生,又怎能在天葬臺上等待著與鷹同在然后得到升華!我等待神山的雪水沖刷盡塵埃,等待一只鷹的翱翔!我不能奢望成為天地間的一縷魂或是一絲清風,也不敢奢望自然的恩惠。我敬畏這完美的民族,他們是真正的鷹的后代,而我呢?我只是朝圣的一員,我想我只能——走過西藏——如此而已……扎西德勒!
我之所以想到寫此文,那是因為《走過西藏》這本散文,使我精神的雙足站在那座高原上審視人生、審視生命、審視自己,使我的生命在高原的盡頭接近了太陽,將身體和靈魂在潔凈的風中沐浴了一次。西藏,你這曾經的家園讓多少人魂牽夢繞,我怎么也忘不了西藏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道絢麗的風光……
西藏之行,讓我領略了布達拉宮的雄偉、納木錯的神圣、藏北草原的遼闊、雅魯藏布江的瑰麗、林芝的清新與秀美,還有行程中遇到的人和事以及在路上的心情,它們構成了我內心珍存永久的西藏?!拔鞑夭辉诶_而是在我的在心中、在路上?!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