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我們見過太少世面,只愛看同一張臉,那么莫名其妙,那么討人歡喜,鬧起來又太討厭,相愛那年活該匆匆,因為我們不瞳頑固的諾言……”
據(jù)說,王菲為電影《匆匆那年》配唱的這首同名主題曲,現(xiàn)在風(fēng)靡校園。遍地“90后”唱著“70后”的旋律,去看“80后”在電影院里吐槽自己的青澀時光,這景象也是醉了。
歲末年初,要么許愿,要么還愿,還有各種真情假意的相聚。就如《匆匆那年》,就是吐個槽,也貼了“聚會電影”的簽。踩點(diǎn)上了!從《那些年,我們—起追的女孩》開始,我們在電影院里,—遍遍地看年輕時 的各種哭和笑,各種愛和不愛,各種離去和歸來,各種傷害和補(bǔ)償,各種誓言和背叛,本以為差異巨大,看多了才發(fā)現(xiàn),都是同樣的—檔子事,只是換了個不同的人來演。
所有的故事,也都可以概括成—句話:青春就是—場病,不害自己就害別人!
少年不易,青春任性。我們都活在小小的空間里,攢了滿滿的荷爾蒙無處揮灑,大家都是沒什么差異的臉,走在同一條傳送帶上,結(jié)果都是走到盡頭,重新又被變成一團(tuán)泥,再次被捏造。
那時,都覺得少年時代的夢想,大過天,但人生如此艱難,又很少能夠?qū)崿F(xiàn)。偶爾瘋狂一次,在光天化日下跟暗戀許久的人告白,為了—個陌生人奔赴一座陌生的城市,放棄大學(xué)追逐—個遙不可及的理想,或是跟同樣寂寞的朋友吵醒異國的夜晚,都會被路人狠狠地白一眼,啐—句“有病”!
我們承認(rèn),我們有“病”,但是,不想治,它最終也會不藥而愈。
想試試夸張的笑、暢快的揮霍、勇往直前的淋漓,在這個該許愿的時候,都可以為自己許個愿,就算最后無法抵達(dá),至少,任性一把,也可以“病”得很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