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煜蕾
照弗洛伊德老爺子的話說,夢境是潛意識的表達,你在清醒時表達不出來的情緒,在你睡著了以后夢境會幫你表達。我們每天都做很多夢,如果你將鬧鐘設定為半夜2點后每一個小時響一次,那么基本上你每次醒來時都會記得一個不同的夢。但是有時我們會做一些反復的夢,比如總是在夢里爬樓梯、被追殺,總是在夢里趕火車、考試等等。這些反復出現(xiàn)的夢,比起偶爾做的夢,對于理解我們自己來說更加重要,因為這說明反復出現(xiàn)在夢里的情緒是夢者生活中經(jīng)常遭遇的(通常都是消極的),而且與這種情緒有關(guān)的壓力并沒有得到完全地處理,這才會在夢中反復地出現(xiàn)。
阿慕說到自己有這樣一個夢:“晚上,天空沒有月亮,有點涼,周圍黑漆漆的一片,而且周圍都是山。我自己一個人走在一條山路上,一開始沒什么事,結(jié)果走著走著,突然發(fā)現(xiàn)兩邊都是墳墓,我就跑起來,但是好像永遠沒有盡頭,跑著跑著就覺得頭暈忽忽的,然后就頭痛醒了。從小學一直到現(xiàn)在高中,時不時都會夢到一次,每次都是一樣的景色,一樣是我一個人走著,然后就頭痛醒了。一直很疑惑這個夢到底表示了什么。”
夢里反映的這種情緒對阿慕的人生來說非常重要。盡管阿慕并沒有描述出自己在夢里的情緒,但是從整個夢境的發(fā)展我們可以猜出,這個夢里最突出的一種情緒就是恐懼。那么是對什么恐懼呢?在夢里是墳墓。而我們知道墳墓常常象征著死亡,因此是對死亡的恐懼。你可能會說,誰不怕死啊。沒錯,每個人都怕死,但不是每個人會經(jīng)常性地害怕死亡,經(jīng)常性地因為思考死亡相關(guān)的事情而感到焦慮。對于阿慕而言,死亡,是與孤獨捆在一起的,也許,孤獨就意味著走向死亡,意味著永恒的無助。所以在阿慕的夢里,她孤零零地一個人走著,沒有人陪伴,而且這條路永遠沒有盡頭。在阿慕的生活中,一定也有類似的苦惱,感到孤獨和無助。阿慕在生活中并不一定是個沒有朋友的孩子,但是即便有朋友,內(nèi)心中卻總是有那么一種強烈的對于孤獨和死亡的焦慮,正所謂“狂歡背后的寂寞”。
這種“死亡焦慮”是一種非常深層的焦慮,它可能來源于阿慕生命中的最早幾年的體驗,也許阿慕小時候孤單時沒有得到媽媽及時的擁抱,或者傷心時沒有得到媽媽溫暖的安慰。這些讓阿慕在生命最早的幾年里給自己的人生涂上了一種孤獨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