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席
摘 要: 本文通過對學講教學法的學習和應用,以及對學講教學法基本環(huán)節(jié)的闡述,分析了怎樣以教師為主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小組教學法,交流展示不能變成優(yōu)生秀。
關鍵詞: 學講教學法 主體 主導 小組教學 交流展示
當前我校學講教學法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中,筆者通過學習,了解了一些學講教學法的精神和實質,下面結合實際情況談談體會。
筆者從事英語教學十幾年,運用了不少英語教學法,例如傳統(tǒng)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和問題教學法等,最近又學習了學講教學法。筆者認為該用教學法就用什么教學法,不能拘泥于教學法,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法。無論運用什么教學法,其最終目的都是獲得好的成績,抓住提高成績是硬道理,成績是最主要的,不能讓這個那個方法繞花了眼,結果用了這方法那理論,都是花架子,越教學生學習成績越差,應該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
學單詞時就該用傳統(tǒng)型教學法,該硬記單詞就要硬記單詞,該找方法記單詞就該找方法記單詞,比如說記單詞classroom,進行分段記憶,把它分成class和room,這樣再連起來比較好記,反復讀幾遍寫幾遍,就記住單詞了。該記句型要記句型。比如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先記住它是什么意思,花費某人一段時間去做某事,再分成一段一段記憶,It takes sb花費某人some time一些時間to do sth去做某事,這樣一個一個句型句子記憶,慢慢英語成績水平就提高。等到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應該用所儲存的知識大膽地說、大膽地寫,這就是任務型教學法或問題教學法。讓學生學進去然后講出來,這種教學法結合了傳統(tǒng)型教學法和任務型教學法的優(yōu)點,應該劃分為學講教學法。學講教學法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自主先學,小組討論,交流展示,質疑拓展,檢測反饋,小結反思。這六個環(huán)節(jié)并不是說節(jié)節(jié)課都要嚴格按照這六個步驟上課,而是根據(jù)教學需要有選擇地應用其中幾個環(huán)節(jié),當然還可以選用這六個環(huán)節(jié)之外的方法和步驟,要靈活多變,反對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否則就是讀死書,不知變通。
學講教學法首先就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進行全程自主學習,這種方法強調落實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地位。筆者對這句話深表贊同。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許多老師可能會說這句話,但這句話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操作卻不知道。因此一些老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滿堂灌”、填鴨式教學,即把所有知識點一股腦地教給學生??陀^地說,“滿堂灌”是有優(yōu)點的,就是學生知道了所有知識是什么,了解的知識比較全面,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但問題來了,那就是學生到底掌握了多少,可能一部分成績較好、較聰明的學生掌握了,而大部分學生卻疲于做筆記和記憶,沒有記住老師所教授的所有知識。也就是老師教多了,學生練習少了,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學生多讀多寫多記憶。例如教學譯林出版社8下第一單元時,因為學生不會讀單詞,一教師就領讀單詞,past老師讀一遍,past,past,past學生就讀三遍,拼寫讀單詞三遍,詞性詞義一遍。教師為主導這句話不是白說的,教師就像電影導演一樣,導演學生這節(jié)課該怎么學怎么讀。
在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這猶如拍電影一樣,演員怎么演都要聽從導演的指揮,學生好比風箏,教師就是那放風箏的人。不能總是讓學生一節(jié)課都讀、念、背,這的確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但好像是早讀課或朗讀課,而不是教師在上課。不能老師一節(jié)課光在那講,也不能一節(jié)課學生光在那練,要講練結合,精講多練。教師該講的知識還是要講,否則學生不知道教師究竟能講什么知識,對老師的尊敬和崇拜會大打折扣。例如學習譯林出版社8下第一單元第6頁時倆小狗的對話,有句型:You used to share food with me.You used to be so kind to me.有的學生可能買了輔導用書,看了used to do sth的用法,但印象不是太深,這時教師應進行系統(tǒng)講解。Used to do sth是過去常常做某事,現(xiàn)在不做了,He used to get up very early.他過去起床很早,現(xiàn)在起床不早了。還有be used to doing sth的用法,習慣于做某事。He is used to getting up very early.他習慣于起床很早。還有一個句型:be used to do sth(被用于做某事),Wood is used to make desks.(木頭被用于做課桌)。這樣教師在黑板上一二三列出來,一目了然,讓學生翻譯句子,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再讓學生讀句型讀例句加深印象,再做筆記,學生不會讀老師就領讀,領讀:“1.Used to do sth是過去常常做某事,現(xiàn)在不做了,He used to get up very early.他過去起床很早,現(xiàn)在起床不早了。2.be used to doing sth的用法,習慣于做某事。He is used to getting up very early.他習慣于起床很早。3.be used to do sth被用于做某事。Wood is used to make desks.木頭被用于做課桌。”學生再自己讀幾遍,互相考一考,甲學生說:“他過去起床很早?!币覍W生說:“He used to get up very early.”這樣教學效果就很好。
教師系統(tǒng)講解這些知識點可以讓學生查閱,然后讓學生講解,這樣效果會更好。
其次學講教學法鼓勵小組討論。班上首先要分好小組,6個人一組,全班分成八九組,每組推選一個成績好的學生任組長。一個人學習畢竟孤陋寡聞,多幾個人討論可以增長見識知識和才智,即使自己一個人能解決的問題也可以問問其他人怎么做這個題目,這樣可以集思廣益,對問題有更好的認識和了解。如題所示:Though he is _________at home,he doesnot feel _________ for he has many things to do.
A.alone;lonely B.lonely;alone C.alone;alone
有的學生不會做這題,交給小組討論,甲同學說alone強調客觀實際上孤獨,乙同學說老師講過了這兩個詞的區(qū)別,alone強調客觀實際上孤獨,lonely強調主觀上感到孤獨,雖然他一個人在家孤獨,但他并不感到孤獨,因此選什么,應該選A。這樣通過小組討論,提高了學生的解題水平。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對于遇到的問題,能夠自己獨立解決的盡量自己獨立思考,提高解題能力水平,實在解決不了的,再向小組求助。
小組教學法也是看情況采用,不能時時刻刻或每節(jié)課都用小組教學法。應該讓學生獨立學習或思考還要留時間讓他們獨立完成。小組教學法易于出現(xiàn)的問題,那就是把什么活動都交給小組討論,讀單詞也交給小組討論,做作業(yè)也交給小組討論,這樣容易使學生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
學講教學法的第三步是交流展示,這是教師提出任務經(jīng)過小組討論后,各個小組推選出代表進行答案展示和成果展示。例如我聽其他老師上公開課,那位老師上譯林出版社七下U4Reading的那個課例展示,教師先讓學生根據(jù)Exercise B1,B2閱讀Reading A A trip to the zoo.然后讓學生做題目B1,在學生根據(jù)課本做完B1后,繼續(xù)讓學生看書,不看課本的可以在黑板上畫出公園的大致輪廓圖。在這個任務發(fā)出后,學生在經(jīng)過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后,各小組推薦一個代表上黑板上,邊說邊畫出公園的大致輪廓圖,例如甲學生說:We are in front of the South Gate.Go straight on,and you’ll find the Panda House.Pandas are cute.Walk along the road,To the north of the Panda House,you’ll find the lions.Lions are dangerous.Turn left,and to the west of the lion’s Area,you’ll find the World of Birds.Birds make beautiful sounds.To the north of the World of Birds is the Monkey’s Forest.Monkeys are clever and funny.Then turn right,and to the east of the Monkeys’Forest,you’ll see the giraffes.They are quite tall.North-east of the giraffes there’s a bridge.Cross the bridge,and you’ll see the elephants.Their large ears are like open fans.學生脫稿邊說邊在黑板上畫圖,雖然偶爾停頓但基本上還不錯,一看就是優(yōu)生,那些后進生是根本不會用英語說出來并在黑板上畫出圖的。這樣那些后進生仍然沒有表現(xiàn)的機會。
交流展示的主要問題是容易變成優(yōu)生秀,即成績好的學生可以流利展示小組的討論成果,而后進生只有當觀眾,讓他們站起來也不會說或不敢說。要大力培養(yǎng)訓練中等生,讓他們大膽代表小組回答問題。在課堂上通過觀察各組的討論情況,可以看出英語成績比較好的、性格外向的學生會大膽發(fā)言,因為他們英語基礎比較好,思維活躍,所以在小組中比較搶眼,他們會把自己的觀點、看法說出來。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比較膽怯,不敢也不會發(fā)言,或者不說話,或者說我們不會,聽你的,等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對后進生仍然需要夯實基礎,對他們嚴格要求,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從最基本的單詞句型抓起,讓后進生記住單詞句型。大部分英語成績不好的學生都是因為記不住單詞句型,尤其是單詞記不住。英語單詞猶如漢語里的漢字一樣,單詞都記不住,猶如漢字不認識一樣,讀不懂題目,不會讀英語句子,怎么能提高成績。必須讓后進生記住單詞句型,這樣肚里有貨才能轉化為本領,從而逐漸流利地說出英語,像優(yōu)等生一樣,逐漸增強自信心。
學講教學法的第四步是質疑拓展,就是讓學生有什么問題提出來,讓大家討論研究,達到釋疑解惑的目的。
第五步是檢測反饋,光學習不做練習是沒有效果的,所謂的精講多練,精講精練仍然是法寶。讓學生做學習評價,通過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
第六步是小結反思,就是學生通過總結反思,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總之,應用學講教學法要活學活用,關鍵是“活”這個字,不可能六個環(huán)節(jié)全部采用,要有選擇地使用,不能死板,死用這六步,好像軍事用兵一樣,不能紙上談兵,生搬硬套、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否則將吃大虧。
參考文獻:
[1]劉濤,夏飛華.小組合作活動低效的原因及對策.中小學外語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1):30-34.
[2]周亞君.淺談任務型教學的本土化.中小學外語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2):12-14.
[3]俞炎焱.任務的主要二維與高中英語教案設計.中小學外語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19.
[4]學進去講出來教學方式行動計劃.徐州教育科研.徐州教科所,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