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美菊
【教學篇目】
《生命是美麗的》《在山的那邊》《還有一個蘋果》、歌曲《我相信》
【教學年級】
七年級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了解信念的內涵,感受信念所產生的偉大力量。
2.明確青少年樹立信念、堅守信念的重要性。
3.通過對文本的解讀,使學生從小樹立信念,并向目標努力。
【教學重點】
帶領學生品讀語言文字,感受信念的力量。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孩子們,你們剛剛告別了稚氣,走進青春——這人生最美麗的花季,我認為非常有必要鄭重地為大家介紹一樣很抽象但又存在于很多人心中的東西,就是——(板書:信念)。什么是信念呢?信念就是自己認為正確并堅信不移的觀點。信念是詩仙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壯志(幻燈片1);是盲女海倫·凱勒“面對光明,陰影就在我們身后”的豁達(幻燈片2);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少年時期即發(fā)出的宏愿“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幻燈片3);是當代詩人汪國真“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的豪情(幻燈片4)。人類歷史的蒼穹繁星閃爍,有人能夠成為其中璀璨的一顆,無一不是緣于他們內心的信念和對信念的堅守(幻燈片5)。信念能夠成就偉大,也能夠托舉平凡,所以我們要趁青春年少,樹立正確的信念,讓信念點亮我們的生命(幻燈片6出示課題)。
二、深入研讀文本,感受信念的力量
1.學習課文《生命是美麗的》,感知生命因信念而美麗。
(幻燈片7出示問題:默讀課文《生命是美麗的》,關注文中男孩的生活和身體狀況。他是怎樣懂得“生命是美麗的”這個道理的?)
師:讀了課文,大家一定關注到了文中男孩的生活和身體狀況。
生:“他家離學校有二十多里路,他如果要準時到校的話,早晨5點鐘就得起床,還要摸黑走上十幾里山路。夏天還可以對付,可眼下是深冬——寒風刺骨。”從這段文字,我感受到男孩上學很不容易。
師:你的理解很到位,你能再讀一次嗎?你認為這段話哪些詞語應該重讀,更能體現(xiàn)男孩上學的艱難?
(指導重讀數(shù)字和重點詞語。生再讀,效果較好。)
生:“家徒四壁”這個詞語說明男孩家極度貧窮。
生:“他父母告訴我,說他小時候常患病,身體弱,有尿床的壞毛病。”
師:你們的回答很全面。從男孩的生活和身體狀況來看,你們認為他的生命美麗嗎?
生:不美。
師:是啊,這樣一個看起來卑微甚至不幸的生命是怎樣懂得生命是美麗的呢?老師為他、為孩子們做了些什么呢?
生:“這個冬天,每天早晨等上課鈴響過后,我和另一位老師輪換著去查他的被褥。如果是濕的,我們就悄悄地拿到自己的寢室里烘干?!?/p>
生:老師在寒風刺骨的寒冬里來回走四五十里路,兩次對那個不幸的男孩進行家訪,這充分體現(xiàn)了他對學生的關愛。
師:對,大家說出了老師給了孩子們生活方面的關愛,還有其他方面的嗎?
生:“村子里的孩子壓根兒就沒見過魚。我和學校領導商量,買幾條回來做活體解剖,校領導露出一臉難色。我只好借了輛自行車利用星期天騎了三十多里路到一個小鎮(zhèn)上,自掏腰包買了幾條回來。”孩子們上了一節(jié)難忘的自然課,高興得像過節(jié)一樣。
生:“我知道山村孩子的渴求,他們需要知識,更需要做人的道理。課外活動時,我嘗試著給他們讀一些膾炙人口的詩篇?!?/p>
師:對,老師還給了孩子們精神方面的引領。文中抄錄了兩首詩,我們來看詩中寫了什么。
(幻燈片8出示:風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郊……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生讀詩。)
生:我認為詩的大意是:想要走出困境,想要光明,要靠自己創(chuàng)造。
師:沒錯,來看下一首,你們能從中體會到什么?
(幻燈片9出示:沒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變成污濁的池塘……)
生:這首詩告訴我們:沒有理想是可怕的。寫出了樹立理想的重要性。
師:文中還提到顧城的《一代人》,我非常喜歡這首詩,也在這里和大家分享。
(幻燈片10出示:顧城《一代人》)請大家齊讀并說說自己的理解。
生:詩人在黑暗中向往光明。
師:這首詩雖短小,意蘊卻非常深刻。我這樣理解:黑暗也就是困境、挫折,它恰恰給了人積蓄力量的機會,讓人去追尋光明。文中的老師就是用中外詩人關于理想、信念的詩濡養(yǎng)、熏陶著孩子們的心靈,細心的你發(fā)現(xiàn)孩子們有哪些變化了嗎?
生:“下課后,同學們都圍過來,要我把詩集借給他們傳抄。”說明孩子們更熱愛生活了。
生:孩子們上課不愛遲到了。
生:男孩懂得了“生命是美麗的”這個道理。
生:“我問他想不想走出大山。他說,想?!?/p>
師:老師對孩子的愛使孩子們感受到生命是美麗的,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愛的信念、夢想的信念。下面我們來學習下一篇,看看這篇課文講了什么信念。
2.學習課文《在山的那邊》,感知信念,心懷夢想。
(幻燈片11出示:放聲自由地朗讀課文《在山的那邊》。體會詩中“山”和“海”有怎樣的內涵。)
師:大家讀得很動情。誰愿意充滿感情地讀給大家聽?
(師生配樂分讀詩的一、二部分。)
師:體會到詩中“山”和“?!庇心男﹥群藛幔?/p>
生:“山”是指困難、挫折,一切艱難險阻?!昂!笔侵感闹械男拍?,理想境界,成功。
師:說得真好?!吧健焙汀昂!倍际窃娭械囊庀?,這首詩用的是象征手法。整首詩描寫的就是對理想境界追尋的過程。
(幻燈片12出示:誰能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過程?結合具體詩句動情地讀一讀,說一說。)
生:“于是,懷著一種隱秘的想望……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是作者第一次爬山的體驗,“哭著回來”“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都說明作者經歷了挫折、失望。
師:對,最初作者對困難估計不足,以為爬過一座山就會見到海。他的失望告訴我們——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生:“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從以上的詩句中我讀出成功經歷了一個戰(zhàn)勝失望的過程,也是個堅持不懈的過程。“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都說明經歷的失敗之多,因為堅持,最終才實現(xiàn)了理想。
師:你的體會非常深刻。是的,實現(xiàn)理想是一個屢敗屢戰(zhàn)的過程,是什么支撐“我”屢敗屢戰(zhàn)呢?
生(齊說):信念。
師:本文中是指一個什么樣的信念呢?
生:在山的那邊是海。
師:大家體會到信念的力量了嗎?信念能助人——
生:夢想成真。(師板書)
師:是的,有夢就有遠方。你相信嗎?堅守信念,往往還能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接下來我們學習文章《還有一個蘋果》。
3.學習課文《還有一個蘋果》,感知信念使人絕處逢生。
(幻燈片13出示;速讀課文《還有一個蘋果》,概括文中的小故事。)
生:文中講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沙漠風暴讓一位獨自穿行大漠的旅行者迷失了方向,他裝水和干糧的背包也被風暴卷走了,他憑借一個蘋果,三天后走出了荒漠。
師:你概括得全面而準確。
(幻燈片14出示:一個微不足道的蘋果怎么會有如此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
師: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你先想象一下在沙漠中他會遇到哪些困難和危險。
生:沙漠中晝夜溫差太大,會讓人難以忍受。
生:沙漠中有狼、熊等兇猛的野獸。沙塵暴還有可能再次“光顧”。
生:他沒有吃的、喝的,還要不停地跋涉,身體會受不了的。
師:這些困難和危險僅僅是一個蘋果能解決的嗎?
生:當然不能。蘋果給了他希望,信念是他走出沙漠的力量源泉。
師:可見,他寶貝似的攥在手中的,是活著走出沙漠的信念。信念的力量不可估價,信念能讓人——
生:死里逃生……
師:有一個詞語叫“絕處——逢生”。(師板書)
師:文中的議論性文字,分別在哪幾個段落?
生:7—10段。
師:誰愿意飽含感情地讀一讀,讓我們在感受文字之美的同時感受信念的力量。
(幻燈片15、16出示:課文8、9段內容。生朗讀。)
師:你的朗讀深深打動了我們。讓我們懷揣信念,齊讀最后一段。注意標點,讀出感情。
(幻燈片17出示:課文第10段。)
生(讀):我命在我,不在天。我命在我,不在天!
師:命運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青春的字典里更是寫滿了自信。大家看這些文字,熟悉嗎?
(幻燈片18出示:《我相信》歌詞。)
4.品讀歌詞《我相信》,升華主題。
生:熟悉,這是歌曲《我相信》的歌詞。
師:老師覺得它更像一首詩。大家推選兩名同學為大家激情朗讀,好嗎?
(生配樂朗讀。師生報以熱烈掌聲。)
師:大家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青春的自信和無與倫比的力量。
生:信念、青春蓬勃的生命力。
師:老師把這首專屬于青春的歌曲送給青春的你們,請會唱的大聲跟唱!
(幻燈片19播放歌曲,出示歌詞。)
(生熱情高漲跟唱。)
三、積淀感受。書寫信念
體驗思考及作業(yè)。
(幻燈片20出示:我相信,每一次艱難的跋涉都緣于一個夢想的起航;每一次生命的蛻變都緣于一個信念的支撐。你現(xiàn)在或者曾經有著一個怎樣的信念呢,讓我們寫進日記里吧!牢記你的信念并經常翻閱,它會給你增添前行的力量。)
作者簡介:吉林省撫松縣泉陽鎮(zhèn)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