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軍
新課程改革給高中物理教育帶來了春風,經(jīng)過多年實踐、探討和反思,大家逐漸對一些教學中比較重要的問題有了新看法和認識,取得了一些成績,達成了一些共識,同時存在一些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下面我對高中物理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1.扎實的學科功底是搞好課程改革的必要條件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的教學不能只是教師講、學生聽,而應該開展多種方式的教學活動,特別是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要求教師不僅注意設計好教學活動,還要儲備好扎實的學科知識。因為新教學方式下,課堂氛圍寬松了、學生思維靈活了,提出的問題就會更多。如果教師物理學科功底不夠扎實,可能駕馭不了新課堂。應該說課程改革給老師們的專業(yè)發(fā)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改下我們??吹教骄渴浇虒W開展得好的,真正為大家所稱道、贊賞的,通常是那些學科功底扎實、對物理學科有深刻理解的老師。
現(xiàn)在盡管中學物理教師的學歷達標率較高,還有許多物理教師具有碩士、博士學位,但是很多教師將絕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解題、壓題上,沒有時間仔細思考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沒有時間看一些與提高物理素養(yǎng)有關的專業(yè)書。正像趙凱華先生在一次談話中所說的:“現(xiàn)在中學物理教師將過多精力放在解題上,像某某老師這樣看‘閑書’的人不多了?!壁w先生這里說的“閑書”,指的是那些能提高老師物理水平的有關書籍,如愛因斯坦、英費爾德著,周肇威先生譯的《物理學的進化》。這些書對深刻理解物理學概念、原理等非常有用,對搞好中學物理教學非常有幫助。
2.打開一些“窗口”,滲透物理學的技術應用,使物理教學更具開放性
打開“窗口”是現(xiàn)有高中物理體系中,選擇一些基于物理學原理的跟生產(chǎn)和生活緊密關聯(lián)的高新技術內(nèi)容,滲透到相關教學過程中的策略。
許多走出校門的人提到物理學大都感覺很遙遠,他們或者只是想到斜面、小木塊、振動的單擺等具體物理模型,或者是想到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定律,如牛頓三個定律、萬有引力定律、電磁感應定律等。這種現(xiàn)象與應試教育大環(huán)境,以及現(xiàn)行物理教學缺少科學內(nèi)涵、技術應用、人文精神的融合有密切關系。如果我們適當滲透物理學技術應用,使生活走向物理,讓物理走向社會,上述現(xiàn)象會大有改觀。
在“電阻定律”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巨磁電阻”效應,了解其在電腦、播放器等數(shù)碼電子產(chǎn)品中的應用?!叭瓷洹苯虒W中,引導學生探討光導纖維的特點,讓學生了解互聯(lián)網(wǎng)所以能廣泛應用,光導纖維功不可沒?!坝钪婧叫小苯虒W中,滲透衛(wèi)星在通訊、氣象等領域中的應用。教學中引入這些案例,并不占用多少時間,卻能引發(fā)學生思考科學與生活及社會的聯(lián)系,當學生上網(wǎng)、欣賞音樂、觀看電視直播或者天氣預報的衛(wèi)星云圖時,會體驗到物理學就在身邊。
當代許多高新技術的基本原理與高中物理內(nèi)容是有聯(lián)系的,在適當?shù)牡胤介_一些“窗口”,引導學生向窗外世界望一望,不僅能促使高中物理教學與時俱進,而且能開闊學生視野,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學生科學素質(zhì)培養(yǎng)。
3.搞好“三本”建設和課后記
“三本”指習題糾錯本、好題征集本、教育理論記錄本。其中,習題糾錯本用于記錄學生平時練習、考試中易錯題,通過整理,找出錯誤原因,以便指導學生;好題征集本用于記錄教師閱資料過程中遇到的比較靈活、比較巧妙、又能考查學生綜合能力的好題,供學生訓練;教育理論記錄本用于記錄報紙雜志上介紹的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好的教學方法。通過綜合,用于實踐指導自己的教學。
一堂課下來,總有成功之處和不足地方。通過學生的反饋(包括課堂反饋和課后反饋)及與其他教師之間的討論,再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好課后記,對自身提高和成長無疑是一條捷徑。很多教師這一做法是值得提倡和學習的。課后記一般附于教案之后,內(nèi)容是靈活的,一般包括自己課堂教學過程中精彩成功、不足甚至失敗的地方,總結(jié)一堂課后與其他教師好的方法相比較存在的不足之處。經(jīng)過反思處理,用于指導以后的教學和探索矯正途徑是大有益處的。
4.關于習題課的教學
4.1注意習題課的目的性
習題課教學中,選取習題要有的放矢,具有針對性和明確的目標;備課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所要實現(xiàn)的目標。為此,所選習題要精煉、準確、新穎,同時具有啟發(fā)性,舉一反三,切忌搞“題海戰(zhàn)術”。即便對于同一張試卷中的問題,也應該“分門別類”、“引經(jīng)據(jù)典”,突出相關習題的內(nèi)涵。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思路和基本程序,教給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解決某些問題的一些特殊方法,發(fā)展學生能力和智力品質(zhì),學會排難糾錯和綜合運用知識。
4.2分析問題要注意學生的學習過程
高中物理習題教學不僅要注重教師的“教”,更要關注學生的“學”,注重學生的思維過程。講解物理習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想象、作圖、模擬或?qū)嶒灥韧緩椒治鲱}目的物理過程,啟發(fā)學生分析、理清解題思路,能結(jié)合自己的物理知識體系,尋找解答習題的正確方法;另外,判斷學生的解答是否正確,不能看答案是否正確,也不能把解答過程是否符合“標準答案”作為判斷的唯一標準。不能為完成教學任務、節(jié)省時間,教師單純套用公式,直接給學生講授正確答案,而忽略中間的物理過程和思維過程的分析。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5.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演示實驗降低物理實驗的理解難度
物理是以實驗科學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教學又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實驗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逐步了解科學的發(fā)展過程,培養(yǎng)學生學會合作、與人共事的能力,鞏固已學過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掌握研究性學習方法。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實驗應是物理實驗教學的特點,利用有趣的實驗課不僅可以讓學生記住某些相關結(jié)論、實驗步驟,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透徹理解且完全掌握產(chǎn)生實驗結(jié)論的過程。但在物理課堂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中,由于受到常規(guī)實驗儀器、實驗材料等條件的限制,實驗效果不盡如人意。運用仿真物理實驗室采用模擬型實驗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實驗的輔助,模擬一些重要的在目前條件下難以完成的實驗,彌補常規(guī)實驗的不足,強化實驗的演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