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俠
摘 ? ?要: 合作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主要通過小組成員間的團結協(xié)作,共同探討解決問題,它為每個學生提供了參與、討論和認知的平臺。因此,只有科學地構建合作小組,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規(guī),設計合理的探究問題和教學活動,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才能使合作學習真正做到有實效,學生的個性才能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小學數(shù)學 ? ?合作學習 ? ?有效性
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是新世紀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新課程標準》將數(shù)學的本質(zhì)定位于“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因此,課堂教學應更關注作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之一的合作與交流,使其真正發(fā)揮作用,真正實現(xiàn)富有生機與活力的高效課堂。那么,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呢?下面我結合課堂教學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科學構建合作小組,確保小組學習的有效開展
學習小組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學習過程的成功與否,因此,科學合理的分組及做好組內(nèi)的分工,是達到高效學習的前提。
在組建學習小組時,通常根據(jù)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水平、能力差異和學生的需求進行分組,一般采用4人一組,按數(shù)學綜合成績平均分組,并確定學號,成績第一的學生為組長(1號)、第二的同學為副組長(2號),兩名組員(3號、4號),1號組長和4號組員結對,2號副組長和3號組員結對,目的是使每個學生都有同等參與的機會,都能夠體驗到自身的價值,促使組內(nèi)成員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小組長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任務分工,制定小組名稱及組號。教師要定期對小組長進行專項培訓,教會他們?nèi)绾谓M織組內(nèi)成員進行合作學習,如何分工、怎樣展示與交流、如何質(zhì)疑等合作學習的方法,再由組長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的合作學習能力。
二、設計恰當?shù)膯栴},激發(fā)學生合作探究的欲望
合作交流的問題,既要有挑戰(zhàn)性,需要小組群策群力解決,又要具有開放性,解法多種多樣,答案不唯一,同時還要有綜合性,綜合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只有這樣的問題,才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并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在這種欲望的驅(qū)動下學生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合作欲望。
三、精心預設教學活動,讓合作學習成為學生的需求
要使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產(chǎn)生實質(zhì)性的效果,就必須引發(fā)學生對合作學習的需要,將學生“逼”入合作的境地,使他們感覺有小組合作的必要。
在教學一年級“10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意識,教學中我特意設計用小棒表示數(shù)的環(huán)節(jié):課前,我要求每個學生準備好20根小棒,并放在課桌上。先讓學生用小棒表示18。孩子們很輕松地表示出來:用1捆小棒再擺出8個一根小棒;接著我提出新的要求。
課堂回放: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用小棒表示出45(因為每個學生都只有20根小棒,學生中一陣騷動,這時我再觀察學生,期待有一些學生能合作完成任務,終于有兩組同學這樣做了。這時有的學生沉不住氣了)。
生:老師,我的小棒不夠?。◣讉€學生附和他的意見)
師:真的哦,老師忘記了。那怎么辦呢?
生:(邊站起來邊搶著說)能擺,我的小棒也不夠,我們?nèi)齻€人把小棒合起來了,擺了4個1捆的,5個1根的,合起來就是45了。
師:小朋友覺得他的方法怎么樣?
生:挺好的,這樣就是100也能擺。
師:還有誰也是這樣做的?好,遇到困難的時候,懂得合作解決,真不錯!無論學習上還是生活中,遇到難題時,如果我們自己無法解決,可別忘了可愛的同學和親人朋友。好的,再擺一個:67。此時,學生紛紛尋找合作伙伴,迅速完成操作……學生的合作不是老師刻意的要求,而完全是學生出于內(nèi)心需求自覺的、主動的活動。
四、建立科學的“動態(tài)評價標準”,使小組合作從有序走向高效
良好的評價機制,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合作興趣,而且能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合作學習更有效地開展下去。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導向,既要全面,又要有激勵性;要把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結合起來,集體評價與小組成員的評價相結合。
下面是我結合我所任班級學生的實際,就如何提高“小組展示交流”的有效性,制定的評價標準。
組織秩序:1.小組分工明確,展示有序,組內(nèi)成員配合默契。2.本組交流時,聲音不宜過大,以本組組員聽清為準。3.認真傾聽,積極思考,主動質(zhì)疑。優(yōu)秀 ? ?良好 ? ?一般
課堂展示:1.要有個人的見解,要勇于展示自我,以在同學間表現(xiàn)自己為榮,不怕出錯。2.起立迅速,目視前方?;卮饐栴}不彎腰、不低頭、不亂看,答完自行坐下.上講臺動作迅速,講解時不擋住同學視線,用手做必要提示,大方自然,大部分時間面向同學。3.展示時要注意其他同學反應,有補充異議的及時提出。4.必須用普通話。咬字清晰,語速適中,發(fā)音干脆響亮,做到“不含混、不吞吐、不拉音。2 ? ?1 ? ?不加分
質(zhì)疑答疑:1.能圍繞其他小組的觀點和方法積極提出質(zhì)疑。2.質(zhì)疑的問題有價值,并且有一定的深度。3.課堂質(zhì)疑要有相應過渡語:我有問題、我有疑問等,不必大喊,以大家聽到為宜。4.當被提問同學5秒后仍未開始回答,本組要主動替他完成這個問題。本組5秒后仍未作答,其他組可搶答加分。2 ? ?1 ? ?不加分
規(guī)范書寫:1.練習本上書寫、上黑板書寫,要工整,力求快捷,注意直腰挺胸。2.上黑板書寫字的大小為5cm見方左右,注意字間距與行距、一行字的平直。1
展示效果:1.答案正確。2.能夠?qū)⒆约旱乃伎歼^程展示出來,給其他同學帶來啟示。3.展示形式靈活,有利于對知識的理解。4.思維清晰、表達準確、語言流暢、有條理。5.小組成員人人參與,主動積極。3 ? ?2 ? ?1
評價包括“組織秩序”、“課堂展示”、“質(zhì)疑答疑”、“展示效果”、“規(guī)范書寫”六個方面內(nèi)容,每一方面都有詳細的標準要求和“優(yōu)秀、良好、一般”三個等級相應的分值。
因為活動準則明確具體,實施的效果較好。原來存在的合作學習時秩序散亂、學生展示時照本宣科、交流膚淺等突出問題都不同程度得到解決,整個展示交流活動已經(jīng)走向“有序”和“有效”。
總之,作為新課程所倡導的“小組合作學習”,在培養(yǎng)學生間的合作交流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當然,合作學習強調(diào)學生自主探究,但不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擔負的是更大的管理和調(diào)控職責。以“學生中的首席”積極參與學生的討論,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調(diào)整課堂進度,將思考引向深入,適時、適度地把握教學節(jié)奏,以期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使合作學習真正有效地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中國人事出版社.
[2]楊九.新課程小學數(shù)學課堂診斷—數(shù)學與合作學習.教育科學出版社.
[3]李嘉駿.實施素質(zhì)教育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
[4]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