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越來越多的電子產(chǎn)品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用電視機可以看到有趣的動畫片,用手機可以玩好玩的游戲,還可以打開電腦和同學聊聊天。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電子產(chǎn)品都離不開一樣東西,那就是電……呃,對了,其實我想說的是電路,準確說是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是什么東東?回答這個問題,我得先講講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
1942年,美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作為今天個人電腦的老前輩,它可是一個龐然大物,占地150平方米,重達30噸,就像一座小山似的。它身體里有17469只電子管、7200只電阻、10000只電容,還有50萬條線,開機運行一小時要耗電150千瓦!雖然它有無與倫比的計算能力,但是占地面積大、無法移動、耗電量驚人這些缺點讓科學家們也很頭疼,每個月光是電費都比科學家們的工資多得多!如果能把它縮小該多好,一下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很多科學家都思考過如何把一大堆電子元件放在一小塊載體上,晶體管的發(fā)明讓這種想法變成了可能。因為晶體管體積很小,而且可以完美地取代電子管,那么用晶體管制造的電子儀器肯定也能變小,但是還不夠。
說起晶體管,還有一件有趣的事。發(fā)明了晶體管的肖克利先生創(chuàng)建了一個自己的實驗室,準備大顯身手,有八位年輕的科學家加盟了他的實驗室。可惜肖克利先生是個天才的科學家,卻對管理毫無經(jīng)驗,整整一年都沒有研制出任何像樣的產(chǎn)品。那八位年輕人覺得跟著肖克利好像沒什么前途,還不如自己出來干呢!于是集體向肖克利提交了辭職信,氣得肖克利大罵他們是“八個叛徒”。不過之后,這八位年輕人真的做得非常出色,創(chuàng)建了Intel、AMD、LDT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他們有了巨大的成就之后,肖克利先生也在之后改了口,稱他們?yōu)椤鞍藗€天才的叛徒”。其中一個“叛徒”諾依斯還和我做了同樣的工作呢!
有一天,我在工作的時候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能不能把電路上那一大堆東西分開呢?把他們變成一個個小小的元件,然后連接起來,再形成一個完整的電路。我畫了一些設計圖,并拿給同事們看,雖然很多人表示懷疑,但是他們也看到了可能性。1958年的秋天,在德州儀器公司的實驗室里,我成功地制造出了一個小小的電路,我把它叫做集成電路。當時我并沒有意識到這玩意兒會帶來什么,只是覺得用它制造電子儀器的話,體積會小很多。在今天,集成電路存在于人們的手機、電腦、電視機之中,它真的改變了世界。
那么回到一開始的問題,集成電路究竟是什么?我用房子來打比方吧!
在鄉(xiāng)村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房子:一套房子有兩三間平房,可以看做臥室。門口的小院子可以看做客廳,還有做飯的屋子,就是廚房。當然,在不遠處還有一個小房子,那是廁所。現(xiàn)在我們都住在樓房里,每一套房子里都有臥室、廚房、廁所,功能和大房子是一樣的,面積卻比鄉(xiāng)村房屋小很多,這就是集成。集成電路就是把很多微型化的元件裝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實現(xiàn)所需的電路功能。俗稱:“集成塊”,比如左上圖中長方形的黑塊。
今天的集成電路越來越復雜,之前提到的“八個叛徒”之一的摩爾曾經(jīng)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定律:集成電路上可以容納的晶體管數(shù)目,每隔18個月就會增加一倍,性能也會提高一倍。你可以理解為,每隔18個月,你就能買到性能更好的電子產(chǎn)品。這個定律我們可以簡單地在電腦上得到印證,你用前年買電腦的相同價格,在今年肯定能買到更好的電腦。因為不斷有更小的晶體管、導線等元件被研發(fā)出來,開發(fā)出性能更高的電腦。
今天的科學家對集成電路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不過他們也會做一些無聊的事,比如在電路芯片上“作畫”——把構成集成電路的極微小的元件排列成一幅畫……有一家芯片分析公司把一些計算機芯片放到顯微鏡下觀察時,就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一些工程師留下了上圖中所展示的“藝術品”。
你看,我們科學家也不全是古板的宅男嘛,其中也有充滿創(chuàng)意和藝術天分的!這也說明集成電路還可以更好,芯片上既然能騰出作畫的地方,肯定還能插上幾個晶體管。
集成電路這個小身材的家伙已經(jīng)改變了世界,它還能不能變得更???能不能實現(xiàn)更復雜的功能?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交給你們了。
搞笑諾貝爾獎
一組科學家獲得了生物學獎,他們向世界展示了熊貓糞便中的細菌可以幫助消解90%以上的廚房垃圾。
授予了一組墨西哥科學家,他們主要是研究如何從龍舌蘭酒中提煉出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