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意淑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與模式均獲得了較大的改進。但是,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仍存在一系列問題。其中,忽視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主要原因之一。而表達能力對于人們而言至關重要,它是人們得以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的基礎,當前形勢下表達能力已成為學生必備的重要技能之一。初中語文教學是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關鍵,因此,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已成為當下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改進課堂教學的模式
要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先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改進課堂教學的模式。要做到這一點,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在符合學生現(xiàn)階段發(fā)展需求的基礎上,不斷對教學模式與內(nèi)容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并在教學內(nèi)容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同時,教師還應根據(jù)教學的內(nèi)容給予學生實際表達能力的訓練,并為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言的機會。例如,在進行《畫山繡水》教學時,首先,在導入新課之前,教師可以提出“你們?nèi)ミ^哪些風景明秀之地?”的問題,讓學生們談談自己曾經(jīng)去過的風景秀麗的地方。這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口頭表達的機會,從而有利于其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其次,在導入新課后,教師應采取播放課文錄音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朗讀,并讓學生對課文中關于“父子巖”的來歷進行復述。最后,在本課程教學后,初中語文教師應根據(jù)本課的主題來舉辦一場小型的演講賽。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也為學生的發(fā)言提供了機會,從而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
二、加強學生的表達思維訓練
由于思維邏輯能力是人們表達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還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對學生的表達思維進行強化訓練。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以問題教學的方式來指導學生進行表達思維方面的訓練。同時,教師還可以以文章寫作以及即興演講的方式來幫助或引導學生對培養(yǎng)思維邏輯中應注意的事項進行理解和領會。仍以《畫山繡水》為例,初中語文教學在讓學生對課本進行朗讀時,可以提出“在本文中,作者為什么要把桂林山水和民間傳說結(jié)合起來寫?”這樣一個問題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并讓學生進行討論后派代表進行回答。這樣做,既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有利于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促進了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在講到“父子巖”“寡婦橋”以及“望夫石”等民間傳說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關于民間傳說的即興演講。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表達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也為學生提供了口頭語言表達的機會,從而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
三、鼓勵學生進行表達交流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還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積極主動地鼓勵學生進行表達交流。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應做好正確的示范,以此來使學生樹立規(guī)范表達的觀念。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時間活動來激發(fā)學生對表達的興趣,以此來不斷提高其表達能力。此外,老師還應采取鼓勵的態(tài)度來消除學生對表達的心理障礙。例如,在進行《社戲》教學時,教師在導入新課時,應讓學生對“關于魯迅”進行討論,并讓其在課堂上進行講述。若學生出現(xiàn)表述錯誤時,不能以冷漠或是批評的口吻來打斷其表述,要等學生講述完畢之后,再以溫和的、委婉的語氣糾正學生的錯誤,并鼓勵學生繼續(xù)進行發(fā)言。這樣做,不僅可以有效地消除學生對表達交流的心理障礙,而且可以提高其表達交流的積極性,從而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當本課教學結(jié)束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課后的問題進行思考,并采取分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相互進行交流。討論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以“一人發(fā)言,其他同學補充”的方式來讓學生進行發(fā)言。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而且也有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泰州市姜堰區(qū)港口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