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藝玫
查遍我國的二十四史,前后有二百三十多位皇帝,短命的多,長壽的少。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是清朝第六代君主,在位六十年,活了八十九歲,是歷代皇帝中壽命最長的。他經(jīng)歷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朝,享受了七代同堂的天倫之樂。
那么,為何乾隆皇帝能夠活到耄耋之年,為歷代皇帝長壽之首呢?這與他的養(yǎng)生態(tài)度、起居飲食、運動愛好是分不開的。乾隆皇帝是一個深諳養(yǎng)生之道的人。
養(yǎng)生之道:“十?!崩碚?/p>
乾隆尊為天子,富有天下,美酒盈倉,佳麗滿宮,但他卻視健康為人生之重。他總結(jié)了養(yǎng)生四訣:“吐納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逼渲小笆!奔矗糊X常叩,津常咽,耳常撣,鼻常揉,睛常轉(zhuǎn),面常搓,足常摩,腹常運,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就是:食勿言,臥勿語,飲勿醉,色勿迷。這“十常四勿”的生活態(tài)度便是符合保健養(yǎng)身的道理。
“十常”至今仍可作為日常健身的方法。所謂“扣齒”,是指空口上下齒有節(jié)率、略聞聲響的扣擊,經(jīng)??埤X,既能堅齒固齒,防止牙齒松動、脫落,又能活動面部肌群,促進面部血液循環(huán)。“咽津”是將口中唾液慢慢咽下。該動作是歷代養(yǎng)生學家都推崇的方法,稱其有“令人軀體光澤,津潤力壯,有顏色”的作用。“揉鼻”就是以雙手沿鼻子兩側(cè)揉擦。中醫(yī)認為肺葉為“嫩藏”,而其開竅于鼻,鼻是肺之門戶,為氣體出入的孔穴,如肺氣調(diào)和,則鼻竅通暢,嗅覺敏銳?!稗D(zhuǎn)睛”指的是順、逆時針旋轉(zhuǎn)眼球。中醫(yī)理論研究證實,人體十二條經(jīng)絡均與眼睛有密切聯(lián)系,因此經(jīng)常運動眼球,對改善視力、保持健康、紓解壓力有很好的功效?!按昝妗眲t是以雙手搓熱,再上下搓揉面部。中醫(yī)理論認為,“心主血脈,其華在面”,有“晨起擦面,非徒為光澤也,和氣血而生陽益胃也”的說法,故搓面有改善面部血液循環(huán)、延緩顏面衰老、推遲老年斑和面部皺紋產(chǎn)生的效果?!澳ψ恪本褪墙?jīng)常按摩足的底部。根據(jù)中醫(yī)理論,常摩足心,有滋陰降火、強腰健腎、益精補髓的功效?!斑\腹”其實就是順時針方向揉腹。腹部的自我按摩,可促進胃腸蠕動、疏通經(jīng)絡、活血化淤、防止便秘,以達健體強身的目的?!吧熘本褪撬闹?jīng)常進行伸展運動。四肢的經(jīng)常運動,能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代謝,特別是可以使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提肛”就是聚精會神地收提肛門。通過使肛門周圍的肌肉及軟組織一張一弛的運動,可以增強肛門括約肌等提肛肌肉群的功能,以防治因為該肌肉群松弛所引起的疾病,提高肛門、直腸的抗病能力。
起居飲食之道:規(guī)律且得宜
乾隆的起居飲食很有規(guī)律。他大約六時起床,洗漱后用早膳。上午處理政務,和大臣們議事,午后游覽休息。晚飯后看書習字,作文賦詩,然后就寢。他的膳食以新鮮蔬菜為主,少吃肉類,并且從不過飽。乾隆從不抽煙,但喜飲茶。他對飲用水十分講究,以西山泉水作為御用水。
乾隆的日常飲食中無不體現(xiàn)著恰到好處的進補,如他所用“松齡酒”、“龜齡集”之類,主要由補脾腎、益氣血為主的中草藥制成。又如他一年四季早膳前都要先吃一碗冰糖燉燕窩,在早晚兩正膳中,也常有燕窩菜。燕窩有養(yǎng)陰、潤躁、益氣、補中、養(yǎng)顏等五大功效,長久食用,對健康大有裨益。
乾隆喜歡吃新鮮的山珍,每次他到避暑山莊去,食用的藥膳單都是以鹿肉為主,如鹿筋拆肉、烘鹿肉、鹿肉丸子燉豆腐、鹿尾燒鹿肉等等。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鹿肉性溫和,有補脾益氣、溫腎壯陽的功效,其補益腎氣之功為所有肉類之首。
乾隆還喜歡吃各種藥粥和點心,這些粥與點心對于老年的脾胃很有益處。他還親自配制了甜點“八珍糕”的配方,即把黨參、茯苓、白術、薏米、芡實、扁豆、蓮子、山藥,研成細末,和白米粉、白糖蒸糕,每天吃四到六塊。在晚年時,乾隆經(jīng)常食用“八珍糕”,的確起到了健胃補氣、固腎養(yǎng)脾、寧心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鞍苏涓狻敝械闹饕煞周蜍咴凇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中被列為上品,說它“久服,安魂養(yǎng)神,不饑延年”,是古代醫(yī)家常用的益壽藥?,F(xiàn)代研究證明,茯苓主要含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等,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蓮子也在《圣農(nóng)本草經(jīng)》有所記述,其性平味甘、澀,入心、肺、腎經(jīng),能“補中養(yǎng)神,益氣力,除百疾,久服,輕身耐老,不饑延年”,即有益心補腎、健脾止瀉、固精安神的作用。芡實則主治“濕痹,腰背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人耳目聰明,久服輕身不饑,耐老?!?/p>
運動之道:騎射旅游強體健身
乾隆自幼習騎射,曾在避暑山莊幾次皇家射箭比賽中大顯身手。當上皇帝后,更以騎射為樂。每年夏天乾隆接見武官后,就在宮門外比試射箭,賽三次,每次射三箭。弘歷九箭一般中六七箭。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十月,他在大西門射九箭,箭箭中的。直到他八十歲高齡時還去行圍狩借。騎馬射箭,活動量很大,無疑是一種鍛煉身體的好辦法。
乾隆喜好旅游,其下江南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乾隆一生中,曾六次下江南,三次上五臺山。不少名山大川、古剎佛界都留下他的足跡。通過游覽名山大川,不僅使他開闊視野,磨練意志,而且鍛煉身體,怡養(yǎng)心神,是一種很好的保健方法。
情志之道:詩詞歌賦修身養(yǎng)性
乾隆皇帝是古往今來搜羅最富的收藏家和鑒賞家之一,作為“文奮武欽”的一代帝王,卻擁有著小卻極為雅致的書房——三希堂。其御筆手書的“三希堂”匾額和《三希堂記》墨跡,至今還懸掛在墻上,匾額兩側(cè)對聯(lián)為“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豪素指書法),從內(nèi)容可見乾隆之胸襟與志趣?!叭L谩钡年愒O幽雅樸素,既彌補了空間的不足,又帶有極強的人文氣息。古樸而不失優(yōu)雅,清新而富有內(nèi)蘊。
書齋之所以名為“三希堂”,是因為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間在此收藏了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這三件古代墨寶,尤其受到乾隆帝的珍愛,并特意貯存于此,不時把玩。實際上,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時,“三希堂”還收藏了晉以后歷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跡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種。這些中國書法史上的精品力作,凡經(jīng)乾隆親自鑒賞過的珍品,往往鈐有“乾隆御覽”和“天子古稀”二璽。由此可見,乾隆皇帝在藝術上擁有最挑剔的眼睛和最精微的直覺。
乾隆在詩詞、曲賦、書法、繪畫、音樂上都有很深的造詣。據(jù)報道,北京故宮工作人員在清理故宮文物時,找到乾隆帝2.8萬首詩稿,再加上過去庫房存有的1.7萬首詩,就有4萬多首,這表示乾隆88年的一生,每天平均就要寫上1.3首詩。而《全唐詩》共有兩千多名作者,合起來也不超過4萬首詩,乾隆一人之力就超過2000多人。不少人認為,他是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也是全世界史上寫詩最多的人。
習練書法所以能夠健身,是因為在揮筆之前需要沉思凝神,心不外弛。揮毫時要心正氣和,一心專注,一氣呵成。實際上和氣功有著許多相同之處。把所吟所賦凝于筆端,當作健身執(zhí)法,這是長壽的重要原因之一。乾隆喜書法,寫得一手好字,其字圓潤遒麗,很有功底。每到一處,必要御筆垂青。西湖十景就是由他親手題的碑。
乾隆還是一位語言學家,其語言能力超群,精通滿語、漢語和蒙古語,藏語和維吾爾語也達到了“能之”的程度,這在古代帝王中是絕無僅有的。這些愛好對乾隆健腦、強身、養(yǎng)性,是大有裨益的。
由于養(yǎng)生有法,長壽有道,乾隆皇帝身體建壯,年近90還神智清醒,活動自如,有時還以太上皇的身份過問朝政,自稱“十全老人”,不愧是一個健康的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