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
每次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如果想尋找熟悉的感覺,全球連鎖的企業(yè)永遠是不會錯的選擇,比如“星巴克”,可以輕松點出熟悉的“美式”、“抹茶拿鐵”,自信地對服務員說,“中杯”。姑且不論全球連鎖大企業(yè)與本地商戶的惡性競爭,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fā),這種熟悉的感覺,或許是一種“安全感”,或許是這些“星巴克”、“麥當勞”帶給消費者最大的禮物,因為,你知道不會出錯。
洛杉磯是一個神奇的地方,無論是入住公寓還是合租別墅,迎接你的永遠是空蕩蕩的房間,沒有任何家具,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給你百分之百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買家具這件事情,對于剛搬到洛杉磯居住的我來說,宜家順理成章地成為首選,便宜?耐用?這些都不重要,找到一個能讓你自信地說出“中杯”的地方,才是當下最重要的。
當我推開宜家大門的那一刻起,我已經無法分辨自己是在北京還是洛杉磯。唯一不同的是頭上的標簽變成英文,身邊的顧客轉換了語言,停車場中有一半都是美國特有的肌肉車大皮卡。 畫風在這里發(fā)生了劇烈的變化,“體驗”式購物是全世界的宜家的風格。這一政策在中國似乎遭遇了一些不愉快,但是在洛杉磯宜家,處處可見熱情的“體驗者”——孩子還在手推車里的年輕夫婦,躺在床上憧憬未來;大學新生與父母為挑選床單顏色起了爭執(zhí),賭氣而去窩在沙發(fā)椅中獨自把玩手機;即將要建設家庭的小兩口從布藝沙發(fā)上站起來,緊接著走到另一個沙發(fā)前坐下……
挑選床墊或許是整個購物旅程中最幸福的事情,不同的床墊至少要有15分鐘的體驗,同時你還可以邀請宜家的工作人員睡在床墊的另一邊,用來評估枕邊人的轉身翻身對你睡眠質量的影響。
比較了近10種不同材質的床墊之后,我悄悄鎖定了其中3款,一張床上是含情脈脈的小情侶,一張床上是閉目養(yǎng)神的中年大叔,正好還有一張床空著。穿著黃色工作制服的拉美裔小哥一定是在旁邊偷偷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就在我躺在床上剛要調整姿勢進入完全放松階段時,這名“小黃人”悄然出現在床邊,給了我一個大大的俯視,“你需要什么幫助嗎?我叫安迪?!?/p>
剛要起身卻被“小黃人”制止,無奈之下只能躺著與其進行不甚流利的英文對話,“請問A、B和C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就這樣,我總共在4張不同的床上躺了50分鐘,前后換了10余個“床伴”。安迪每過十幾分鐘會提醒我換床,每次都把我領到床墊的橫切面前,詳盡解釋一番,永遠面帶微笑——如果安迪在餐廳工作,他一定能夠成為小費之王。
結賬時,手環(huán)提示我今天已經走了10000步。憑借在北京宜家的經驗,我又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領域,然后——“冰激凌”。從消費者心理學上來說,宜家結賬之后的冰激凌是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終點”,這一“終點”對消費者購物回憶的形成十分重要。在中國,1元人民幣的冰激凌就好像是偉大旅程終點的寶藏。
在洛杉磯,同樣還是1元,只不過換成了喬治.華盛頓的肖像??偸侨滩蛔≡谛睦镒錾弦环舅阈g功夫,6塊人民幣的冰激凌仿佛也沒有那么值得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