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半甜
簡·奧斯汀在1815年10月17日寫給姐姐卡桑德拉的信中說,一塊上好的蘋果派是幸福生活的組成部分。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杰克·凱魯亞克也是蘋果派的愛好者,在他從科德角頂端開始,深入到內(nèi)華達州,然后到達洛杉磯的旅程中,在密執(zhí)安湖吹來的風,盧普飄來的爵士樂聲中,幾乎以蘋果派為生,“我又吃了一份蘋果派和冰激凌,這些基本就是我橫穿美國路上所吃的全部東西,我知道那是富含營養(yǎng)的。”看來蘋果派是作家的最愛,但是也有些派確是作家所創(chuàng)造出來了令人毛骨悚然的黑暗料理。
鵝媽媽童謠與莎士比亞戲劇
《六便士之歌》在英語世界家喻戶曉:唱支六便士之歌,黑麥滿布袋,二十四只烏鴉鳥,烤進一個派,一旦打開烏鴉派,鳥兒就歌唱,菜肴美味又特別,全獻給國王。國王躲在客廳里,細細數(shù)英鎊;皇后只能待廚房,面包抹蜜糖;女仆奔波花園里,忙著曬衣裳,蹦來一只小烏鴉,啄斷她鼻梁!
烏鴉派雖然奇怪但是確實存在,在十七世紀,活禽烤進派里是貴族們熱衷的稀罕物。《查理曼的桌布》一書說,所有種類的生物都被烤在了餡餅里:活的蛇或青蛙,就像童謠中的鳥兒一樣掙脫出來——甚至一位名叫杰弗里·哈德森的不幸的侏儒,他被裝在一個冷餡餅中端給王后。
書中還介紹了這種派的制作方法:在烤制這些餡餅的時候,將糠或其他粗谷填充進去,面團做熟之后再掏空。如果餡餅很大,很容易就能把鳥(或侏懦)放進去并蓋上蓋子,這樣它就有足夠的重量待在原處。如果不這樣,就在底部挖一個洞,把糠清空,從下面把鳥或青蛙塞進去。這樣的餡餅被用刀沿著外殼內(nèi)沿垂直切出個蓋,然后提起面“把手”,把蓋子打開。
不過對這首童謠的解讀,專家克里斯·羅伯茨有著不同的理論。他認為,這則童謠影射了英國都鐸王朝暴君亨利八世的虐妻丑聞,童謠中的“皇后”是其慘遭冷落的第一任妻子凱瑟琳,因而她只能“待廚房”,一個人啃面包蜂蜜,而被啄掉鼻子的女仆,則直指其第二任妻子安妮,她后來被亨利八世砍了頭。所以烏鴉代表的穿黑衣的教會。
不管這首《六便士之歌》中的“烏鴉派”是什么,作為童謠界的一塊“黑暗料理”。很多驚悚或懸疑小說,常從中找素材,比如英國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推理小說《黑麥奇案》,就是取材于此。
如果說《六便士之歌》的烏鴉派隱隱透露著黑暗,那《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中的派則要血腥的多?!短┨厮埂ぐ驳侣迥峥怂埂肥巧勘葋喸缙诘膭”局唬瑒?chuàng)作于1591年,但是的大師才年僅27歲。故事講述羅馬大將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率領(lǐng)羅馬將士殺退了哥特人的進犯。25個兒子犧牲了21個,余下4個終算凱旋。他不顧一個母親的苦苦哀求,殺害了哥特女王塔摩拉的長子,從而接下了血仇,結(jié)果弄得家破人亡。用劇中人物的話說,這故事,你聽了會痛苦萬分的;因為必須講到暗殺、強奸、流血、黑夜的秘密、卑污的行動、奸逆的陰謀和種種駭人聽聞的惡事。
2000年3月,美國上映了電影《泰特斯》(中譯《羅馬終結(jié)者》)。電影男主人公由曾經(jīng)主演了經(jīng)典恐怖片《沉默的羔羊》里變態(tài)殺手的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泰特斯。影評稱這部影片“不合常理,華而不實和稀奇古怪”。
不過這也許就是莎翁時代的觀眾們那怪異和血腥的品味,原始而野蠻與到處征伐的羅馬人相比也毫不遜色。在劇中,泰特斯抓住了塔摩拉那兩個奸污了自己女兒的兩個兒子,把他們的骨頭磨成灰粉,用他們那可憎的血水把它調(diào)和了,再把他們這兩顆奸惡的頭顱放在那面餅里烘焙。泰特斯親自下廚,料理好這一道點心,等他們的母親到來。
在第五幕的第三場上,泰特斯讓塔摩拉吃下她兒子骨肉做成的派,然后說:嘿,他們就在這盤子里頭,那烘烤在這派里的就是他們的骨肉;他們的母親剛才吃得津津有味的,也就是她自己親生的兒子。這是真的,這是真的;我的鋒利的刀尖可以為我作見證。這是莎翁描寫的最暴力最血腥的一幕。
維多利亞時代的人肉派
和《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一樣,《理發(fā)師陶德》講述的也是一個悲慘的復(fù)仇故事。十九世紀末期的英國,倫敦的理發(fā)師杰明·貝克因美麗的妻子被大法官看中,而被陷害流放到澳大利亞,十五年后被人搭救改名斯文尼·陶德回到倫敦,他在一家餡餅店的二樓開張了自己的店鋪。開始了瘋狂的復(fù)仇之旅,然而喪失理智的他,逐漸轉(zhuǎn)變成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開始濫殺無辜。為處理尸體,派餅店老板娘洛薇特夫人與他將理發(fā)店和食品店變成了人類屠宰場和人肉加工場,烹制出香噴噴的“人肉派”,物美價廉,生意興隆。他們看到,對面的餡餅店將貓肉做成肉派就能高朋滿座,兩人又都認為這是“人吃人的社會”,自己的做法和道貌岸然的紳士們并沒有什么區(qū)別,就聯(lián)手開始了他們的事業(yè)。
邪惡的理發(fā)師陶德的故事早在約翰·尼德普的電影之前很久就存在了。這位艦隊街的惡魔理發(fā)師最早出現(xiàn)在1846年英國人托馬斯·普雷斯特的恐怖小說《一串珍珠:浪漫史》里,這本書是當時那些價格便宜的色情暴力小說系列中的一本。1847年,以陶德為主角制作了音樂劇《理發(fā)師陶德:艦隊街的惡魔》在英格蘭取得巨大的成功;1926年《理發(fā)師陶德》的首部電影版問世,至今據(jù)此改編的影視作品已經(jīng)有不下10部之多。
陶德的聲名狼藉有點被另外一個揚名19世紀的倫敦系列殺人犯——開膛手杰克所超越,和開膛手一樣,陶德也有現(xiàn)實的原型,據(jù)說真正的斯文尼· 陶德確實存在于18世紀末的倫敦,父母都是工人,并且酗酒成性。陶德在14歲時因被指控偷了一塊手表而被判入獄。在大牢里蹲了五年。在監(jiān)獄里,他跟一個同獄囚犯學(xué)會了簡單的剃頭術(shù)和如何偷竊顧客的錢包。出獄后,他用偷來的錢,在艦隊街開了一個小理發(fā)店,在后來的20年間,這里成了陶德的殺人作坊。離理發(fā)店不遠,一個叫洛薇特的女人開了一個派餅店,她成了陶德的情人后,兩人通過一個地下通道,把死者從理發(fā)店運到派店。仍然新鮮的骨骼被拋棄在陳舊的圣鄧斯坦教堂的地下室被人遺忘的墓室之中。
有學(xué)者認為,這故事受到了狄更斯的小說《馬丁·翟述偉》的啟發(fā)。這個故事給人的啟發(fā)是,如果是在維多利亞時代,請做個嚴格的素食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