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群利
英國的交響樂團對上海似乎情有獨鐘,或者說是上海聽眾在英國樂團中口碑較好。近年來,倫敦愛樂樂團、愛樂樂團、BBC交響樂團、皇家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加上這次的BBC愛樂樂團,可以說英國最主要的樂團無一例外都先后到上海演出過,有的還不止一次,這種盛況在十幾年前幾乎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
BBC愛樂樂團成立于1934年,屬于英國廣播公司(BBC)。BBC旗下現(xiàn)有五大樂團:BBC音樂會管弦樂團、BBC愛樂樂團、BBC交響樂團、BBC蘇格蘭交響樂團、BBC國立威爾士管弦樂團。另外,BBC歌詠團(BBC Singers)也是BBC的一個主要表演團體。
BBC愛樂樂團的前身是1931年建立的北方無線電管弦樂團,1934年改名為英國廣播公司北方交響樂團,1983年改稱現(xiàn)名。樂團駐地位于大曼徹斯特的索爾福德(Salford),那是一個文教都市,也是曼徹斯特運河的主要碼頭。每年音樂季,BBC愛樂樂團都會在曼徹斯特的布里奇沃特(Bridgewater)音樂廳演出,并在利茲、肯德爾等英格蘭北部城市舉行常規(guī)音樂會。作為BBC屬下的六大演出團體之一,樂團常年為BBC廣播三臺(BBC Radio 3)演奏和錄音,演出的音樂會實況通常也在該臺播出。樂團在索爾福德有專屬于自己的演播大廳,供樂團作廣播錄音以及為Chandos Records錄制唱片,觀眾可以申請免費獲取在這個演播大廳的音樂會票。
在英國諸多交響樂團中,BBC愛樂樂團向來被認為是最好的一個,其杰出的演出質(zhì)量和廣泛的演出曲目馳名國內(nèi)外。它的歷任首席指揮包括法國指揮家揚·帕斯卡爾·托特利埃(1947- ,即大提琴家保羅·托特利埃之子)。2011年起,西班牙指揮家胡安喬·梅納(Juanjo Mena,1965- )成為英國BBC愛樂樂團的第九任首席指揮。他將其對大型聲樂作品的熱愛與家鄉(xiāng)西班牙的音樂帶入樂團中,媒體熱情地贊譽道:“胡安喬·梅納指揮他的BBC愛樂樂團,猶如舞會上一對最佳搭檔在樂聲中翩翩起舞。”每年的逍遙音樂節(jié)是BBC各大樂團最繁忙的時候,2013年夏天,梅納與BBC愛樂樂團在逍遙音樂節(jié)上獻演了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曲》。2014年在布里奇沃特音樂廳,梅納指揮該團演出了理查·施特勞斯的《阿爾卑斯山交響曲》,愛挑剔的英國《衛(wèi)報》評論道:“在梅納的指揮棒下,作品呈現(xiàn)出從黎明到黃昏的宏偉景象?!?/p>
除了在本土演出以外,BBC愛樂樂團還受邀在歐洲、亞洲舉辦巡回演出。在過去十年中,樂團錄制出版了兩百多張高質(zhì)量的唱片,受到業(yè)界的廣泛好評,并獲得《留聲機》獎及《BBC音樂》雜志的推薦。
從2007年起,BBC愛樂樂團與索爾福德市建立了長期合作關(guān)系,在市政府的財政支持下,樂團擴大了演出范圍,以保證全市的廣大音樂愛好者都能欣賞到他們的演出。樂團還和索爾福德音樂與表演藝術(shù)服務(wù)中心建立了密切的工作關(guān)系,為青年音樂家創(chuàng)造各種演出機會。
2015年10月24日和10月25日,BBC愛樂樂團將在東方藝術(shù)中心音樂廳演出兩場不同內(nèi)容的音樂會。值得注意的是25日那場音樂會將演奏中國當代音樂家的四首作品。如今,中國當代音樂作品在國際音樂舞臺上逐漸受到重視,世界著名樂團來華的演出中也已經(jīng)有了中國當代作品,例如2014年11月以色列交響樂團在東方藝術(shù)中心音樂廳舉行了何訓(xùn)田作品音樂會,但這樣的演出畢竟比較少,主要還是因為現(xiàn)當代音樂作品演奏難度大,不是一兩次排練就可以過關(guān)的,而且必須有作曲家本人在現(xiàn)場指導(dǎo)。因此,我認為促成25日那場音樂會的原因有三個:一是中國當代音樂在國際上獲得認可,二是中方演出商努力的結(jié)果,三是來訪樂團水準高。
這四首作品都為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教師所作。楊立青為二胡與管弦樂隊創(chuàng)作的《引子、吟腔與快板》(1998)是以嗩吶曲《一枝花》的曲調(diào)為基礎(chǔ),運用傳統(tǒng)民族音樂素材與交響樂隊相互交匯、對比,實現(xiàn)了獨奏二胡與交響樂隊的完美結(jié)合。音樂界對楊立青其人其作向來十分崇敬,有評論贊他“在中國民族音樂和西方現(xiàn)代技法方面深厚的積淀,必然會促成《引子、吟腔與快板》‘鮮明地方特色’與‘濃烈時代氣息’的有機交融”。
何訓(xùn)田的木管與弦樂隊的《琵琶圖》(2001)曾在2014年由以色列交響樂團演奏過。《琵琶圖》與敦煌壁畫《伎樂圖》有關(guān),樸素的旋律、簡潔的節(jié)奏和自始至終的單種技巧,顯示出作曲家對這種音樂風格的探求?!鞍锥蓸蚺脠D踏歌伎樂,莫高窟伎樂圖反彈琵琶。”白渡橋,莫高窟;琵琶圖踏歌伎樂,伎樂圖反彈琵琶;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作曲家對上海文化的興趣和對絲綢之路的守望。對于如何聽這首樂曲,作曲家自己說過:“不要聽任何解釋,包括作者自己的解釋。聆聽音樂就像聆聽鐘聲、暴風雨一樣?!?/p>
聽葉國輝為交響樂隊而作的《樂舞圖》(2013),最好先閱讀作者本人的文章《<酒胡子>與我的大型音樂作品<唐朝傳來的音樂>》?!稑肺鑸D》是2013年葉國輝應(yīng)國際傳統(tǒng)音樂學會委約而創(chuàng)作的《唐朝傳來的音樂》的前期作品,即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礎(chǔ)上整體擴展而成的。葉國輝對唐朝音樂有三十年孜孜不倦的研究,《樂舞圖》即以唐朝流傳的曲調(diào)《酒胡子》作為主題,通過各種技法鋪展出宏偉絢麗的唐樂畫卷。
尹明五的管弦樂作品《水墨畫意》曾入選2014年11月由文化部外聯(lián)局主辦的“歡樂春節(jié)——交響音樂作品征集推廣計劃”。與《樂舞圖》粗獷奔放的風格不同,《水墨畫意》以細膩的筆法向聽眾展示一幅幅精美的“水墨畫”,音樂以戲曲音調(diào)為主題,通過層層變奏描繪出類似小橋流水、白墻黑瓦、柳樹桃花這樣的“江南景色”。
這四部中國當代作品被安排在音樂會的下半場。上半場除了我們熟悉的《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序曲,便是由李垂誼擔任獨奏的埃爾加的《E小調(diào)大提琴協(xié)奏曲》。喜歡大提琴的上海觀眾應(yīng)該對李垂誼不會陌生,因為他已幾次來滬演出。兩年前我曾在東方藝術(shù)中心音樂廳看過他與芬蘭塔皮奧拉交響樂團合作演奏舒曼的《A小調(diào)大提琴協(xié)奏曲》,他能鎮(zhèn)靜自如地將這首跌宕起伏、相當有難度的作品演奏得完美無瑕,讓人折服。李垂誼是首位贏得國際楊尼格洛大提琴比賽冠軍的華人大提琴家,曾與多個世界著名樂團和指揮合作。EMI唱片為其發(fā)行了數(shù)張榮登古典音樂暢銷榜的唱片,他的新唱片包括盛宗亮為其量身訂做的協(xié)奏曲《燦影》及與臺灣國樂團合作的《紅樓夢組曲》。此外,他還是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委任的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