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步步高推出了主打Hi-Fi功能的vivo X1手機,隨后TCL、錘子、魅族、小米相繼跟進,推出了相應的產品。手機Hi-Fi是否靠譜?其實手機上要不要上Hi-Fi一直都存在爭議,最終能給消費者帶來什么樣的好處或者價值呢?要搞清這一問題很簡單,我們只需弄明白手機實現(xiàn)Hi-Fi要攻克的三個難關即可。
第一個難關
SRC問題
SRC的全稱為Sample Rate Convertor,即“采樣率轉換器”。按照AC 97規(guī)范,所有符合規(guī)范的元件在處理音頻時一定要將采樣率統(tǒng)一,如此一來問題就出現(xiàn)了,在轉換過程中很容易因為硬件性能、算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轉換后的音頻音質。這一情況在整數(shù)倍采樣率轉換時表現(xiàn)得還好,但如果是非整數(shù)倍轉換(如44.1kHz轉為48kHz、96kHz),則會出現(xiàn)讓人難以忍受的噪音。
為確保轉換后的效果盡量不失真,廠商通常會采用三種方法:一是利用軟件進行優(yōu)化,這種方法成本低但效果很差;二是使用高性能芯片來解決;三是利用多晶振來解決,其中一塊晶振負責處理44.1kHz采樣率,而另一塊晶振則負責整數(shù)倍采樣率間的轉換。手機廠商使用的解決方法基本與之類似,其中vivo X1、TCL、錘子、魅族選擇的為第二種方案,而小米Note采用的是第三種方案。就目前的現(xiàn)狀看,SRC問題已不會成為手機Hi-Fi的瓶頸。
第二難關
數(shù)模轉換后的音質降低問題
數(shù)字信號必須經過Codec(編譯碼器)或者DAC(數(shù)字模擬轉換器)轉換,成為模擬信號后才能被輸送到耳機或音箱,轉換的過程中,同樣要面臨信號失真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高性能的芯片來實現(xiàn)。
在這一點上vivo V1率先邁出了第一步,它第一次在手機采用了專業(yè)聲卡芯片來做DAC,它是第一款開始主打音質并且有改變的機型。專門引用硬件方案解決自然頻率的轉換,引用單獨的硬件處理音頻的數(shù)字轉換模擬以及后端的信號,因而較好地解決了信號轉換后品質降低的問題。
現(xiàn)在看來,過去兩三年時間里,整個應用端的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從指標的角度考量,無論是vivo還是最新發(fā)布的小米Note,它們在整個信噪比都可以做到120dB,已經可以達到入門級音樂播放器的指標。
第三難度
信號放大后的失真問題
經過轉換后的模擬信號其原始信號相當微弱,需要放大后才能推動耳機、音箱發(fā)聲,而實現(xiàn)信號放大的裝置就是我們熟知的運放。運放性能的好壞,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決定了手機能否Hi-Fi。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在放大的過程中,音頻信號同樣面臨一個信號失真的問題。
為解決這一問題,vivo V1首先采用了獨立芯片,后來的XPlay機型則采用了性能更為強悍的OPA2604,如今的小米Note采用了四塊芯片來進行解決,特別是其中ADA4896使得產品的推力更強、保真程度更好。
Hi-Fi手機是未來趨勢
音頻其實是一個非常特殊并且有趣的領域,人類的聽覺在自然界當中十分有限。音頻解決方案的發(fā)展很好地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科技對于音頻處理的方法和方向,想要在有限的聽覺范圍內享受到最優(yōu)質的聽覺體驗就是依靠硬件優(yōu)化。目前Hi-Fi手機主推的信號鏈就是針對信號源的優(yōu)化,比如全新推出的音頻功放SSM3582和數(shù)字信號處理器ADAU1452,不僅支持浮點運算,還可以快速分析聲音補償之后做音效的改變,同時輔以ADI強大的SigmaStudio提供軟件支持。
從技術層面上來說,如今的手機Hi-Fi并非忽悠,雖然受手機體形所限,其采用的各類芯片和音頻電路不可能有臺式Hi-Fi或隨身Hi-Fi播放器那么復雜,最終的Hi-Fi效果也要稍打折扣,但至少和目前的低音質輸出相比它的出現(xiàn)仍然值得普通的音樂愛好者期待,智能手機這一受眾最多的消費電子設備上的高保真音頻賣點肯定是行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