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考生
北島在《波蘭來客》中寫道:“那時我們有夢,關于文學,關于愛情,關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北瘔训脑娙艘蚯啻旱氖湃ザ臍憽V豢蓢@,如今似沙丁魚涌動于潮水中的我們,也染上了詩人的憂郁,肆意嘆老。這其實是一種微妙的心理:誤以為年歲才是青春的標簽。
我不由得想到一些人,滿是黍離之悲,中國傳統(tǒng)五千年歷史,到底老了??!他們振振有詞:諾獎的紅毯總沐浴歐風美雨,那才是青春文學。中國文學真如祥林嫂般“老掉了”嗎?中國文化土壤貧血嗎?傳統(tǒng)精髓缺鈣了嗎?
不!青春氣的漸消怕是我們忘了蛻化,一度沉于“退化”中。蛻化是中國文化找回青春的必要救贖,是一種繁衍嶄新與深入骨髓的自救。當莫言一獎驚人時,他說:“我的獲獎代表不了社會對文學的重視。”只有社會更多地用一水婉轉的眼神給文學更溫柔的注視,才能以一點青春氣息引領千里快哉風!
永葆青春不是象牙塔的孤高傲世,它必須接地氣,扎根于現(xiàn)實。當成名作家在久違的舶來文化中狂歡時,那群血氣方剛的知青作家正掀起“尋根文學”的一角衣襟。不論是王安憶的《小鮑莊》,還是韓少功的《我心歸去》,都是本土文化在失落后的還魂青春。
“歲月”號沉沒,青春在呻吟。韓國正集體反思“服從”文化,船傾楫摧欲沉時,兩百多名少年服從船方指揮,艙中等待,最終生命褪色;不服從者反而獲救。青春之氣意味著有理性、有主見的些許叛逆。只會溫吞吞與外物講和,至多不過成為“社會填充物”,青春的幻想和夢境在剝蝕老化?!皼]有人的反抗,城市只是水泥林場”,王小波的話深刻冰涼。
在西南聯(lián)大教授吳宓眼中,霧中的昆明是曹雪芹筆下的空靈幻境。當他駐足街頭,看到“瀟湘館”時,怕是一言難盡。他想到的是黛玉吟簫于影下,酌梅瓣上雪釀的酒??僧敃r,一群人喝酒劃拳,青春被暮氣肢解了。吳宓老人憤然而去。
盲目成熟有時是青年對外界的獻媚。在這個媒體時代,神童一度被神化。神褻瀆了童,還是童褻瀆了神?沒有青春之氣,童也只是人們追捧的“老玩童”而已,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涉足文化血脈,為天才鋪壤。
“不長久的,多將以悲劇結束。”戈爾丁的《蠅王》用失去青春后的沉淪給人以警示。一點青春氣,只在心里,它帶來的將是拂頰的千里快哉風!
王淦生老師點評:
本文最大的亮點是脫離了眾多考場作文一味寫人的青春的窠臼,而將目光聚焦于“中國文化”的“青春”,寫出了銳氣,寫出了深度,寫出了氣派。文章先深挖中國文化“老掉了”的根源——忘了“蛻化”而沉于“退化”,接著提出了救治這一病癥的良方——失落后的還魂青春,并借韓國“歲月”號沉沒慘劇作類比,強調了“叛逆”的意義,最后號召人們存一點青春氣,這才會帶來千里快哉風。整篇文章堪稱快人快語,激情澎湃。
作文立意要敢于獨樹一幟,更能求得高分。那么要做到以下兩點:1、思考要深刻。深刻的思考能透過事物的現(xiàn)象看到本質,思考出對人生對社會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能在一般人認識上再進一步。2、思維要創(chuàng)新。思維的創(chuàng)新是指克服思維定式,打破常規(guī),找到獨特的創(chuàng)見??紙鲎魑牟徽撘院畏N形式出現(xiàn),一般都會給考生以思想馳騁的余地,我們就可以突破常規(guī)的思維習慣模式,從相似、相關或相反的方向思考,進行有積極意義的創(chuàng)新思考,拿出與眾不同的立意,再用充滿個性化的語言,真實地表達對生活的體察、感受、思考和認識。但是,創(chuàng)新決不是漫無邊際的胡思亂想,標新立異地胡編亂造,它必須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征和一般規(guī)律,這樣才能讓人感到入情入理而眼前一亮。
(圖/豆薇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