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巖
做母親,是我夢想中要扮演的角色
和高曙光離婚后,為了給女兒提供更好的成長空間和教育環(huán)境,2007年,江珊毅然帶著女兒前往美國。自此,她開始淡出娛樂圈,每年只接演一兩部戲,全心全意地做好“母親”這個角色。對于她來說,這正是自己夢想中要扮演的角色。
在美國舊金山母女倆居住的地方,除了少數(shù)新轉(zhuǎn)來的中國學生會認出江珊,在大部分自小就在那里長大的中國學生及美國學生眼里,江姍只是一個陪著女兒Isa上學的普通媽媽,和任何一個陪讀媽媽并沒有什么不同。
在國內(nèi)是炙手可熱的明星,在國外卻是一個每天忙于日常家務瑣事的家庭主婦。但相比演戲和唱歌,江姍似乎更享受媽媽這個角色。從周一到周五,女兒的一日三餐便是江姍的頭等大事,早上她要為女兒做兩頓飯——早飯和中飯。因為女兒每天早上去學校時都要帶中午的飯。她會根據(jù)天氣狀況變著花樣給女兒帶飯,天氣很熱時,她會給女兒做三明治;在寒冷的冬天,她則給女兒做炒飯、炒面,有時還包餃子、蒸鍋貼。
帶著媽媽精心為自己準備的午餐,到中午放學的時候,Isa把餐盒一打開,瞬間,一股撲鼻的香氣氤氳在空氣里,于是,圍坐在圓桌上的所有同學的目光便都被吸引過來:“Isa,你今天帶什么好吃的了?”“Isa,你的飯好香,我要跟你換!”最終,Isa的飯盒被一個個輪流著傳過去,每個人都嘗一口,每個吃過的同學無一例外地都嘖嘖稱贊。
在Isa心目中,媽媽不僅有一手好廚藝,而且極善于克制自己,平日里從未對她大聲說過話,更別說口無遮攔地沖她發(fā)脾氣。一次,母女倆聊天時,Isa突然頗有些好奇地問江姍:“媽媽,是哪個戲讓很多人都知道你的?”江姍告訴女兒,是電視劇《過把癮》。
Isa便從網(wǎng)上找來細細地看,當看到電視劇里江姍所飾演的女主角杜梅在家里狂摔亂扔那一段,Isa驚愕不已:“媽媽,我終于知道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歡你了?!彼呎f邊朝江姍豎起大拇指:“因為你的演技實在太棒了!這個女人跟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你一點兒也不一樣!”
但即便如此,江姍也有令Isa頭疼的時候,那就是她太“健忘”。因為記性不好,江珊經(jīng)常忘東西。讓Isa幫忙到處找手機、忘帶家里的鑰匙是家常便飯。在屢屢協(xié)同媽媽割破紗窗爬進家里才得以打開門后,Isa終于領悟出對付媽媽健忘癥的一個絕招,那就是出門時永遠要給一扇窗戶留著縫。
是母女更是閨蜜
也許因為在異國他鄉(xiāng)一直與女兒相依為命,江姍和Isa的關系好到讓周圍的親朋好友羨慕。平時在家里,江姍會和女兒一起瘋,就像一個孩子。累了的時候,她甚至會跟女兒撒嬌:“Isa,好累呀,讓我靠一靠嘛!”每每這時,Isa便會張開雙臂:“來,媽媽,讓我抱抱你!”被比自己高出許多的女兒擁抱,江姍覺得是一種很好的慰藉。
更多的時候,她們像一對無話不談的閨蜜。由于江姍一直單身,對于媽媽的感情生活,Isa表示:只要是你喜歡的,我肯定也會喜歡。女兒的懂事讓江姍感到很溫暖。而對于自己喜歡什么類型的男孩,班級里哪個男孩喜歡自己,諸如此類很私密的事,Isa也會毫不避諱地告訴媽媽。
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對于大多數(shù)家庭存在的孩子青春期叛逆的問題,在江姍和Isa之間竟從來沒有過。最近兩年,隨著女兒年齡的增長,江姍覺得自己更加依賴女兒。以前,母女倆在家時,Isa會不滿地抗議:“媽媽,你已經(jīng)一個小時沒有親過我了?!倍F(xiàn)在情形則完全顛倒了過來,經(jīng)常是Isa在做功課的時候,江姍會說:“Isa,是不是該歇會兒了?你已經(jīng)半個小時沒有跟我說話了?!?/p>
雖然江姍很愛女兒,卻從不溺愛女兒。她認為,“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句中國古語同樣適用于家庭教育,家里一定要給孩子制定規(guī)矩,該嚴厲的時候一定要嚴厲。比如吃飯的時候,Isa絕不可以看手機或電視。因為飯桌上是最好的家庭時間。更不可以隨便離開桌子到一旁去玩,一旦你離開桌子,就代表你已經(jīng)吃完了,就不要再回來了。除此之外,見人打招呼時,一定要看著別人的眼睛。這是最基本的禮貌。
在她的嚴格管教下,如今,正在美國讀高中的Isa已成長為一個懂禮貌、很有愛心和責任心的優(yōu)秀女孩。在學校里,她不僅是合唱團的成員,還積極組織公益活動。生活雖然很忙碌,卻又充實而精彩。
十幾年的陪伴,江姍收獲了許多,也改變了許多。如今眼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了,江姍逐漸將時間和精力往事業(yè)上轉(zhuǎn)移。
2010年6月,江珊回北京簽約新的影視公司,臨走前的那個晚上,想著這一別離,至少是兩個月,她臉上流露出掩飾不住的感傷,這時,女兒卻懂事地說:“媽媽,我們都忍一忍,兩個月很快就過去了?!苯瓓櫨o緊地擁抱著女兒,淚水不由得洶涌而出:女兒可以更加平靜、寬容地對待她的離開,這是給她可以繼續(xù)拼搏事業(yè)最大的支持。
最優(yōu)秀作品是“媽媽的女兒”
2013年春天,江姍一直在國內(nèi)忙于事業(yè),直到母親節(jié)前幾天才飛回美國。母親節(jié)那天晚上,Isa突然拉住她,神秘兮兮地對她說:“媽媽,你到旁邊來,我給你彈一首歌。”等江姍在沙發(fā)上坐下來,Isa就開始自彈自唱起來。因為Isa是用英文唱的,最初,江姍并沒有太在意,直到歌曲快結(jié)束時,她才意識到Isa彈唱的這首歌似乎與自己有關。本來慵懶地倚在沙發(fā)上,她突然就坐直身子,頓時驚訝得張大了嘴巴。恰好這時,Isa也轉(zhuǎn)過頭來溫情地望向她,想看看她的反應。四目相對的那一刻,江姍有些不敢置信地低聲詢問:“這是唱給我的嗎?”“對呀,這就是我寫給你的歌。媽媽,母親節(jié)快樂!”Isa很認真地說。
十幾年的歲月似乎不過是彈指之間,一眨眼,就到了女兒可以為自己制造意外的驚喜和感動的時候。江姍只覺得有些恍惚,許多感慨紛至沓來,一下子就把她石化在那里。
Isa顯然是太累了,上床后很快就睡著了。在這個寂靜的夜晚,江姍卻失眠了?!坝械臅r候我會認為你在我的生命中是理所當然的,我不會多么感謝你,但在這個很特別的日子里,我想告訴你,我很愛你……”女兒彈唱的歌詞一遍遍地在她耳畔回蕩。做了這么多年單身媽媽,無論在外面碰到怎樣不順心的事情,不管自己的情緒多么糟糕,江姍卻從沒有哭泣過。然而此時此刻,靜靜地看著躺在身邊熟睡的女兒,她不由得思緒萬千,淚水不可抑制地滴落下來。于是便有了后來的歌曲《媽媽的女兒》。
對于江姍來說,這是一首有感而發(fā)的歌曲。小小的手/小小的腳/另外一個我/如此神奇/ 如此驚喜/你走進我生命,你微笑你哭泣/每一步每一米/點滴都在我心底/只愿你能平安歡喜/人生少一些風雨……歌詞并不復雜,每一句都印照著母女倆的現(xiàn)實生活。
得知自己要和媽媽合作一首歌曲,原本就很喜歡唱歌的Isa興奮極了?!澳憧傉f勇敢些/別放棄做你自己?!泵棵砍竭@句最喜歡的歌詞,Isa都會說:“媽媽,這就是你跟我說的話,你平時總是這樣鼓勵我?!?/p>
十六歲,對于美國的女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日子。江姍想在女兒十六歲之前,把這張專輯做出來,作為女兒的生日禮物。
時間無法掩蓋一個人的光華,如當年的《夢里水鄉(xiāng)》、《糊涂的愛》等歌曲一樣,2014年夏天,這首《媽媽的女兒》一經(jīng)推出,便受到網(wǎng)友的熱捧和好評。與此同時,女兒Isa也走入大眾視野。接受采訪時,提及女兒,江姍臉上滿溢幸福,她說,自己有過不少影視和唱片作品,但女兒才是自己最優(yōu)秀的作品!是上天賜予生命的最好禮物!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