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略論安倍政權“價值觀外交”的內涵

      2015-09-10 07:22:44申秀逸
      人民論壇 2015年20期

      申秀逸

      【摘要】“價值觀外交”是安倍內閣基本的外交路線,也是“有主張外交”的具體內容。對中國而言,安倍“價值觀外交”是孤立、圍堵中國的一個外交策略。從日美外交來看,“有主張外交”是打著價值觀的幌子,旨在夸大日本在亞洲和世界的影響,試圖突破長期以來過于依賴美國,在外交上缺乏自主性的困局。

      【關鍵詞】價值觀外交 有主張外交 戰(zhàn)略包圍 冷戰(zhàn)思維

      【中圖分類號】D83 【文獻標識碼】A

      安倍晉三2006年第一次當選首相時,將“價值觀外交”和“有主張外交”作為其外交的基本路線。2012年12月,安倍第二次就任內閣總理大臣,仍然推行“價值觀外交”,并于2013年首先選擇對東南亞的緬甸、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中國周邊國家進行了訪問,而非中國。安倍就任首相以來的一系列繞開中國的外游活動可謂是“價值觀外交”的又一次露骨體現。本文將從安倍“價值觀外交”與中日關系、日美關系的新變化兩個部分,解讀日本“價值觀外交”的真實內涵。

      何謂“價值觀外交”

      2006年安倍在第一次組閣后的施政演說中提出了“主張型外交”這一概念①,并在2007年1月第166次國會的施政演說中,進一步說明了“主張型外交”的具體內容。即“日本的外交應以與共同擁有自由、民主主義、基本人權、法治等基本價值觀的國家加強聯系、構筑開放而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亞洲、為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做貢獻為三根支柱,進一步推進真正為亞洲和世界和平做貢獻的‘有主張外交’?!雹诎脖对蛲鈩帐」賳T進行了以下說明:“戰(zhàn)后的日本什么都不主動地講,國際社會說聲‘請日本干這個’,日本就老老實實地去干。今后應當向世界的前進方向發(fā)出自己的主張。通過普及自由和民主主義的普世價值,可以實現富裕而和平的世界,日本也將明確地表達這一概念”。③

      “有主張外交”的實質就是以價值觀為幌子,以夸大日本在亞洲和世界的影響為目的的外交政策。而所謂的“價值觀外交”就是對于民主主義、自由、人權、法治以及市場經濟等普遍價值,在推進外交時要給予高度重視。時任外相的麻生太郎宣稱:“為保證日本自身的和平、安定與繁榮,日本要和美國、澳大利亞、印度、歐盟等擁有共同思想和價值觀的友好國家緊密團結在一起,同時也必須在歐亞大陸外緣努力打造‘自由與繁榮之弧’,要把歐亞大陸外緣正在成長中的新興民主主義國家像紐帶一樣聯系在一起。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日本從冷戰(zhàn)結束后即開始向東歐、亞洲國家提供巨額援助,同這些國家建立和保持密切的對話關系。”④日本對中亞的方針之一是“以共有‘普遍價值觀’為基礎,尋求合作伙伴,提供援助。”⑤

      2007年8月,安倍訪問印度,在印度國會發(fā)表名為《兩洋交匯》的演講中又提出了“擴大亞洲”⑥的新概念,并指出了日本要建立以共同價值觀為基礎的“大亞洲”的外交意圖。但2007年9月,安倍內閣便解散,“價值觀外交”也隨之曲終人散。然而時隔五年,安倍于2012年12月第二次組閣,推行的依然是“價值觀外交”。安倍認為僅靠以往的追隨美國路線是無法保護日本國家利益的,通過積極向世界宣示日本人的價值觀來尋求國家利益??梢哉f正是這種做法刺激了日本人的民族意識,獲得了以保守階層為中心的高支持率。

      安倍“價值觀外交”與中日關系

      安倍政府喜歡將自己的外交政策標榜為“價值觀外交”。但是安倍上臺以來的外交表演只是讓“價值觀外交”這一辭藻更讓人費解。日本與越南有共同價值觀嗎?日本與俄羅斯有共同價值觀嗎?甚至日本與“盟友”美國,也難說有共同價值觀。安倍內閣提出的“價值觀外交”,對中日關系有何影響?

      一是安倍“價值觀外交”實質是一種對中國的“戰(zhàn)略包圍”。2013年6月13日的新華社評論就強烈地批判了安倍首相的外交活動,并指出其“價值觀外交”很明顯是在建立“對華包圍圈”并試圖以經濟援助和投資為誘餌,拉攏周邊諸國妄圖建立一個統一戰(zhàn)線。2014年8月22日的《人民日報》評論也指出:美國正抓緊推行“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同時日本大力推行“價值觀外交”,出現了“亞洲版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叫法,一些國家正在建立對中包圍圈。

      安倍推行的“價值觀外交”名為是基于“自由、民主主義、基本人權”的外交,其實就是基于安倍本人的價值觀推行的外交。安倍對中國的不友善的態(tài)度如實地反映在外交政策及外交活動上。例如,2013年3月30日安倍訪問蒙古也具有對中包圍和展開資源外交的雙重意義。2013年5月,安倍又訪問了俄羅斯和中東。在5月的連休中,共11位閣僚外游。麻生副總理訪問了印度和斯里蘭卡及東盟、中南美和歐洲。多人訪問了美國。對中國和韓國的訪問卻是零。小川榮太郎在《國家的命運》一書中指出:“通過‘價值觀外交’來牽制中國,建立起對中國的包圍圈,它的功效超過‘安倍經濟學’?!?/p>

      二是安倍“價值觀外交”是冷戰(zhàn)思維的產物,把中國設定為假想敵。2013年6月14日的《人民日報》發(fā)表社論,對安倍的“價值觀外交”進行了批判,指出當今時代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迅速發(fā)展,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安倍政權顯然是要逆潮流而動,企圖通過推行所謂“價值觀外交”,把正在連成一體的世界重新割裂開來。

      所謂“價值觀外交”,是一種冷戰(zhàn)思維的產物,其實質就是把國際秩序分成不同意識形態(tài)陣營,拉攏意識形態(tài)相同的國家,排斥意識形態(tài)不同的國家。這在美蘇爭霸時期表現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外交戰(zhàn)。安倍的“價值觀外交”則是把中國看作一個在意識形態(tài)上與他所認為的“普世價值觀”相違背的國家,從而區(qū)分出敵我,并把圍繞在中國周邊的國家拉攏到日本之下,企圖陷中國于孤立的境地。

      三是安倍“價值觀外交”旨在掩蓋歷史真相,贏得對華關系中的主動。《人民日報》“揭開安倍政權‘價值觀外交’虛偽面紗(下)”這篇社論就“價值觀外交”背后隱藏的歷史觀進行了論述,認為日本軍國主義在戰(zhàn)后并未得到應有的肅清,一些軍國主義殘余勢力得以茍延殘喘,甚至重新進入日本政治權力核心。在這股勢力的把持和操弄下,日本長期未能進行健全的歷史教育,竭力掩飾和歪曲侵略歷史真相。然而,偏偏就是這樣一個在歷史問題上未能交出合格答卷的日本,長期以來卻時常將自己裝扮成亞洲的“民主樣板”,四處兜售所謂民主經驗,并企圖借此騙取國際支持和信任。安倍兩度執(zhí)政都竭力推行所謂“價值觀外交”,即源于日本戰(zhàn)后在價值觀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政治傳統。每逢中國對靖國神社等歷史問題提出批評時,日本總會轉移問題焦點,在西藏問題和人權問題上對中國展開攻擊。其目的是妄圖以與歐美的共同價值觀掩蓋他們在歷史觀、戰(zhàn)爭觀等基本價值觀方面的對立,從而在歷史問題上擺脫被動,在對華地緣戰(zhàn)略上贏得主動。學者劉江永指出:“價值觀外交”恰好為他們撻伐中國制造了一個演繹邏輯的大前提,所以他們才如此大力支持。⑦

      四是安倍利用“價值觀外交”介入海洋問題。安倍在第166次總理大臣的施政演說中提出“與海洋及宇宙相關的領域,對21世紀的日本的發(fā)展來說隱藏著極大的可能性,作為政府形成一個整體在戰(zhàn)略性地進行應對。”在海洋問題上,安倍的意圖很明顯,一方面企圖通過加強與亞洲諸國的聯系,并借助美國在亞太地域的再平衡戰(zhàn)略介入南海問題,另一方面,借在“自由、民主主義、基本人權、法治”上與其有著相同價值觀的G7來牽制中國。例如,2015年4月15日的G7外長會議就單獨通過了涉南海、東海局勢的海洋安全問題聲明,這在G7近40年歷史上尚屬首次?!蛾P于海洋安全的聲明》提出:“我們呼吁所有國家依照國際法,尋求和平管控或解決海域爭端,包括通過國際社會承認的合法爭端解決機制?!惫餐缭毡菊⑷耸康脑拡蟮溃叭绻鸊7團結起來敲響海洋安全的警鐘,效果將是巨大的”。日本意在強拉G7其他成員國,為其政策站臺和背書,乃至進一步向中國施壓的目的一目了然。

      “價值觀外交”的新內涵:旨在重新構筑日美關系

      冷戰(zhàn)結束后,日本的新民族主義者一直要求提高外交自主性?!啊兄鲝埖耐饨弧褪侨毡久褡逯髁x外交訴求在實踐中的具體體現,也是日本要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而采取的重要步驟,反映了進入新世紀以來日本外交思想和外交方針的變化?!雹帷坝兄鲝埻饨弧笔谴蛑鴥r值觀的幌子,旨在夸大日本在亞洲和世界的影響,試圖突破長期以來在外交上過于依賴美國,在外交上缺乏自主性的困局。所以說日本的“價值觀外交”,雖說是針對中國而言,但也不能忽略其試圖擺脫美國,改變對美依附的一邊倒現狀的意圖。那么日本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試圖改變依附美國的局面的呢?

      一是借著美國對日軍事力量的需求,試圖通過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來改變日美關系中日本的附庸地位以及“被占領”的現狀。外務大臣椎名悅三郎曾將日美關系比作“看門狗”與“看門狗主人”。日本《每日新聞》的“余錄”專欄指出:如今的日美關系已發(fā)生變化,日本已從“從看門狗的主人變身為警犬”。海灣戰(zhàn)爭前曾是“看門狗”的美國由于軍事力量的日趨薄弱,如今變成了“遲暮的警察”,而日本卻由“看門狗的主人”一躍成為了沖鋒上陣的“警犬”。日本不甘心只當“看門狗的主人”,正極力地想參與國際事務并希望通過與美國并肩作戰(zhàn)來改變依附美國的局面。

      時任日本自民黨干事長的石破茂在其《為了日本人的“集體自衛(wèi)權”入門》一書中宣稱:“美國的力量現在有些相對的衰弱,日本可以進行彌補,這樣一來,美國在亞太地區(qū)的權益也能得到保障?!睘榇?,“日本應該通過行使集體自衛(wèi)權,來重新正視其給日本的獨立和平,乃至給地域的和平穩(wěn)定帶來的作用?,F在,日本由美軍駐守是條約上的義務。但是假如日本可以行使自衛(wèi)權的話,美軍就沒有義務在日駐守了?!彼€指出:“日本人心中的某處,總會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讓美軍在日本保有基地是日本的義務,是出于無奈?!睂Υ耍普J為:“日本能做的事情日本去做,而不依賴美軍至關重要。”

      日本能做的事情,就是要擁有軍隊、自衛(wèi)權、以及發(fā)動戰(zhàn)爭的權力。畢竟《和平憲法》講得很明白,不能擁有海陸空三軍其他武裝力量,不能用軍事戰(zhàn)爭武力手段解決國際爭端。當下這些都無法實現,所以只有通過修改憲法,擁有軍隊,日本才能擺脫對美國的依賴。

      二是打著“價值觀外交”的幌子,高調宣揚日美同盟的同時,積極展開與他國的資源外交。擺脫戰(zhàn)后日本對美依存一邊倒的現狀。近年來,在日美中關系中,美國重視中國領導人輕視日本首相的態(tài)度引起了日本的不滿。小川榮太郎就安倍訪美一事這樣指出:安倍在訪美的同時,派森喜朗原首相作為特使出訪俄羅斯。同時訪問美國和俄羅斯的兩位首相本身就對中國構成外交壓力。并且森喜朗出訪俄羅斯的目的除了北方領土問題之外,還有向俄羅斯表明日本有購入作為新能源的頁巖氣的意向。日美會見中,奧巴馬雖然表明會重視同盟國關系,但卻沒有實質性的內容。然而在對歐出口低迷的情況下,俄羅斯卻將日本看作是最大的客戶。也就是說,對美俄的同時出訪,是通過圍繞資源,而將美國與俄羅斯同時放在了天平上去進行衡量。

      在與北約的關系上,小川指出:積極加強與北約的聯系,意味著遙遠的歐洲與日本建立圍堵中國的軍事同盟的第一步。為了防止再次出現“尼克松的背叛”(尼克松政府在未通知日本的情況下與中國建交,這對以對美依存、對美信賴為基調的自民黨政權的外交來說,是極大的打擊),加強與北約的聯系,也是為了防止美國在處理對華關系時的舉棋不定。

      三是以擁有共同價值觀為幌子,旨在掩蓋其錯誤的歷史觀。通過拉美國下水來解決中日領土問題。日本外交具有兩面性,而且將其體現到了極致。他們一面在經濟上依賴中國,一面又在政治上形成圍堵中國的包圍圈。對待美國也一樣。日本一邊強調日美同盟的重要性,一邊又為極力擺脫美國而造勢。在外交上,日本一面提出與西方國家擁有共同價值觀的“價值觀外交”,一面又采取修正主義的態(tài)度欲否認慰安婦的存在、并通過修改教科書來否認其侵略的罪行。其目的是想通過強調與西方的“共同價值觀”來掩蓋其錯誤的歷史觀。

      然而他們這種錯誤的歷史觀不僅給亞洲各國,甚至也給它的同盟國美國帶來了麻煩。在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的歷史問題上,美國對日本的不滿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這不僅影響其對華關系,也影響對韓關系,日韓關系交惡,勢必影響美韓同盟。否則美國主流社會也不會對安倍歪曲歷史直皺眉頭。安倍訪問印度時,特地去探望東京審判中力主日本戰(zhàn)犯無罪的法官帕爾后人并向帕爾致意。這明顯是向美國主導下的東京審判和日本戰(zhàn)后秩序提出挑戰(zhàn)和質疑,是對安倍自己鼓吹的日美具有“共同價值觀”的一個諷刺。美國也切實感受到了日本將其拖下水的危險,因此,奧巴馬訪問日本時曾強烈敦促安倍加緊改善對華關系,通過對話談判來解決彼此間的問題。

      總之,安倍的“價值觀外交”是針對特殊對象國提出來的帶有差別色彩的外交政策,其價值觀也并不是普世的價值觀。日本通過“價值觀外交”來籠絡中國周邊諸國,建立對中國的包圍圈,此外通過一系列歷史修正主義行為妄圖以所謂“共同價值觀”來掩蓋其與歐美在歷史觀、戰(zhàn)爭觀等基本價值觀方面的對立,從而使其在歷史責任問題上擺脫被動,在對華戰(zhàn)略上贏得主動。在對美關系上,安倍提出了以“價值觀外交”旨在擺脫戰(zhàn)后依賴美國,外交缺乏自主性的困局。日本積極展開資源外交,與北約建立軍事同盟,這既是為了與中國抗衡,也是為了擺脫依附搖擺不定的美國遠東政策的一個構想。同時日本又以加強日美同盟、成為美軍的軍事后援為借口,企圖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擁有軍隊,以期擺脫其長期由美軍駐守的局面,從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國家”的目的。

      (作者為燕山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項目編號:HB14ZZ004)

      【注釋】

      ①第165回國會における安倍內閣総理大臣所信表明演説,http://www.kantei.go.jp/jp/abespeech/2006/09/29syosin.html。

      ②第166回國會における安倍內閣総理大臣施政方針演説,http://www.kantei.go.jp/jp/abespeech/2007/01/26sisei.html.

      ③“‘安倍外交’的死角 把牽制中國作為出發(fā)點”,人民網,2014年11月26日。

      ④麻生太郎「自由と繁栄の弧」をつくる拡がる日本外交の地平,http://www.mofa.go.jp/mofaj/press/enzetsu/18/easo_1130.html.

      ⑤麻生太郎:“使中亞成為和平與安定的回廊”,2006年6月1日,日本駐華大使館網站。

      ⑥インド國會における安倍総理大臣演説「二つの海の交わり」,http://www.mofa.go.jp/mofaj/press/enzetsu/19/eabe_0822.html.

      ⑦劉永江:“論日本的‘價值觀外交’”,《日本學刊》,2007年第6期。

      ⑧孫承:“從‘價值觀’到‘積極的亞洲外交’”,《國際問題研究》,2008年第2期。

      責編 /張曉

      定结县| 九龙县| 闻喜县| 西华县| 呼图壁县| 丰台区| 伽师县| 藁城市| 榕江县| 永仁县| 平邑县| 依安县| 习水县| 武山县| 界首市| 南城县| 嘉峪关市| 龙南县| 布拖县| 巫溪县| 阜平县| 台中县| 武平县| 五常市| 乐平市| 乌海市| 中牟县| 塔河县| 茶陵县| 隆回县| 资兴市| 香港 | 青铜峡市| 宣威市| 桓台县| 崇义县| 五华县| 珲春市| 青神县| 弥勒县| 张家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