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艮 張子良
從社會認知、內容、技巧三個方面去準備面試,對這些有所積累,在面對題目時就會從容不迫,做到能答題,答出題,答好題。
面試是公務員招錄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考生要想在面試中考出高分,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考場要沉著應對,穩(wěn)定發(fā)揮。筆者從2015年安徽省公務員和事業(yè)單位招考面試中選取了五位高分考生,分八個問題進行訪談,讓他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現身說法,為考生提供參考。
考前準備與積累
問題一:這次面試準備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準備的?
侯雨露(亳州市第一名,87.3分):關于準備的時間,其實我認為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在準備。單純地有目的地準備就是半個月,我是這樣做的:第一,認真練習并思考近幾年的多個省的真題,找出自己最擅長和最薄弱的題型,在接下來的練習中重點要提升自己不足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下載一些權威的新聞客戶端,如人民日報,我個人就比較喜歡看人民日報的評論員文章,多看多想,提高自己看問題的深度。
第三,多留心多發(fā)現。一天我在家鄉(xiāng)大街的墻壁上看見陌生的“三線三邊”標語,我回到家后立即通過網絡進行查閱。還記得一次在一所技校門口看到這樣的標語:“要從需要工作成為一個工作需要的人”,我把這句話記在了心里。我想,生活中的點滴是積累的重要途徑。
第四,勤加練習,相信自己。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把時間和心思投入到準備中去。無論你是優(yōu)秀,還是在去往優(yōu)秀的路上,都要知道天道酬勤,盡心做好該做的事情,結果總不會差很多。
問題二:在考試前需要做哪些積累?
黃海博(淮北市第二名,82.6分):我覺得需要從三個方面積累:一是社會認知方面。積累時事熱點,了解國家大的政策和近期社會的熱點事件,開闊視野,在考試時可以結合社會實際來答題。
二是歷年真題的積累。要搜集本省的歷年面試真題、其它省市面試真題,對真題進行歸類,為后面的分類強化訓練做好準備。
三是答題技巧的積累。要對??嫉膸追N題型進行分析,認真分析這些題目的特點,借鑒老師的方法,自己也要總結出答題的技巧。
以上是從社會認知、內容、技巧三個方面去準備面試的,對這些有所積累,在面對題目時就會從容不迫,做到能答題,答出題,答好題。
問題三:在候考室如何做心理調整?
高雪(阜陽市6月27日第四名,84分):我當時在候考室是這樣做的:一、進入候考室后,調整呼吸和情緒,在其他考生的注視下,泰然自若地坐下,放好自己的物品,平靜觀察其他考生。二、經過抽簽了解到與自己同職位的考生,觀察他們的衣著和精神狀態(tài),要面帶微笑,保持自信。三、有人和我說話,禮貌交談,如果問及分數和排名情況,自信說出自己的名次和分數(我們崗位招三個人,我排第七名,落后3.25分),不要在對手面前表現出膽怯和猶豫。四、我抽的簽是靠后,我利用候考的時間,回憶下每個題型的特點,將每個題型的答題思路再過一遍,做到心中有數。五、充分自信,告訴我自己,孤芳自賞的考生可能親和力不夠,侃侃而談的考生可能過于表現,埋頭看資料的過分緊張。告訴自己:我坦然面對,我是最棒的!
答題的時間控制與技巧
問題四:思考時間多長最好?答題時間是怎么控制的?
衛(wèi)星(淮南市第三名,88.4分):我認為思考時間需要把握1分鐘左右為正常,建議盡量縮短,當然也不必零思考,顯得比較張揚;答題時間根據不同題型,時長在2-3分鐘之間;總時間控制在14-16分鐘最佳。今年我的面試總時間在15分鐘左右。在我面試準備期間,曾因答題時間過長產生擔憂,尤其在考官面對一天的考生后,再聽到較長的答案,即便是分點作答,也極易造成抓不住重點和不干練的印象。
所以,我在訓練中,每次必精確計時,思考時間到一分鐘時請人提醒,自己做到有意識思考前移,增強大腦運轉速度;結合自身情況,給出不同題型的基本時長,做到突出重點、展現強項、答出特色。更要注重強化訓練,熟悉題型后,舉一反三,活學活用,思考時間大大下降,答題內容有增色,答題形式要有層次有分點,有效避免答題冗長。
問題五:你認為什么樣的語氣和語速是考官樂意接受的?
高雪:我認為答題的語氣和語速要在備考時根據考生個人的氣質和答題習慣來量身定制。女生可大致分為利落干練型和微笑親和型。前者語氣要干脆連貫,語速可稍快有力。后者語氣稍溫和些,語速適中,情緒飽滿。
男生可大致分為穩(wěn)重踏實型和陽光上進型。前者語氣稍重,語速稍慢,高低起伏。后者語氣稍活潑,語速連貫稍快,展示年輕人的活力。
此外,還與當天的抽簽有關,如果順序靠后,則盡量答題簡潔有力,邏輯緊密,不要冗長。不管是哪種類型,必須做到口齒清晰,聲音洪亮,最好能抑揚頓挫,避免平鋪直敘的流水賬式的答題。
問題六:如何避免答題模板化?
衛(wèi)星:模板讓答題俗套、落于窠臼,必須反模板。避免模板化答題應從五方面入手:一是理清答題思路,掌握自己擅長的思考方式和作答流程,堅持個性化和熟能生巧。二是素材新穎,避免雷同,可以“老瓶裝新酒”,也要挖掘自己的知識庫,選擇較為形象的詞匯表達。三是還原現場,全面思考,結合實情實況,答出接地氣的內容,身臨其境般分點答出所思所想。四是形成自己的答題風格,有感情答題,同樣的內容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說出來效果不一,說話重緩得當,走心講感情,風格干練為佳。五是勿背參考答案,只可借鑒一些細節(jié)亮點和自己沒有想全的必答內容。
問題七:如何做到自信?
候雨露:我認為自信來源于兩個方面。
第一,充分的準備。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當準備充分的時候,內心必然是充滿力量和信心的,無論是語言或是舉止的表達上自然會自信起來,而且這種自信會顯得很自然,考官們會真切地欣賞這份帶著從容的自信。
第二,良好的心態(tài)。自信是由言語舉止點滴之中體現出來的,從踏進考場的那一刻開始,就要認為自己必定屬于這個職位。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氣場。不要患得患失,更不要總去猜想競爭對手多么強大而懷疑自己的表現多么糟糕。面帶微笑,流暢有序地表達即可。面對結果,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如何做到這兩點呢?多讀書,多思考,同時能抓住可以鍛煉自己的機會,比如單位的一次演講,學校的一次代表發(fā)言。自信,也許就是來源于平時一次次看似不起眼的比賽。
怎樣實現反超
問題八:你的基礎不太好,但是堅持強化訓練,最后考了全縣第三名,體會是什么?
吳悠(潛山縣事業(yè)單位面試第三名,91.4分):我剛開始的時候基礎不是很好,連一道完整的題目都答不全,當時心里很浮躁,但是我從四個方面改變了自己:
第一,調心態(tài)。要明白這一次考試的成敗并不代表什么,即使這次失敗以后還有機會,就把這次面試當成一次鍛煉和對自己的提升。
第二,多練習。不僅要把每一種題型進行反復練習,而且還要保持一個答題的流暢度,剛開始的時候可能都有一點不流暢,可以盡量把語速稍微放慢一點,保持內容簡潔邏輯清楚,后來再慢慢擴充內容。
第三,找方法。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答題方法,剛開始的時候我不會答題,在一道題還沒弄明白的情況下就接著練下一道,這樣效果很不好,導致自己進步很慢。后來我改變了方法,把同一道題型進行反復練習,確保這種題型可以回答完美。
最后,要堅持。改變的過程是痛苦的,但改變的結果是美好的,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在岸上看到日出。
(作者系公務員考試培訓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