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 高鑫
世界語,穿越百年的不僅僅是理想
語言作為人類文明傳承發(fā)展的載體,從誕生之日就帶有明顯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歷史翻回到128年前的1887年,這一年波蘭籍猶太人柴門霍夫在其岳父的資助下,出版了第一本闡述其語言計劃——世界語的書籍《第一書》。此后的120多年里,這門承載著平等、友誼與和平理想的語言,在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迅速流傳開來。
7月26日,由國際世界語協(xié)會主辦、法國世界語聯(lián)盟承辦的第100屆國際世界語大會在法國北部城市里爾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是“文化對話中的語言、藝術和價值”。在開幕式上,國際世界語協(xié)會主席馬克·費德思再次重復了世界語創(chuàng)始人柴門霍夫1905年參加在法國布洛涅召開的第一屆世界語大會時的演講 ——“這不是英國人和法國人的會議,不是波蘭人和俄國人的會議,這是人與人的會議?!彼蠢粘龅牟粌H僅是世界語的本質和理想,還有世界語學者們的努力和傳承。
成立于1908年的國際世界語協(xié)會從成立之初就以解決國際交往中的語言障礙為己任,致力于在國際社會開展與國際組織的語言合作。在其107年的歷史中,它投身于解決國際關系中的語言問題,促進民族間交往,提高成員間的責任擔當意識,強調民族間的理解與彼此尊重,并為此作出諸多努力。如1997年時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給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舉行的第82屆國際世界語大會的賀信中所說,“改善人們之間的相互溝通和理解,是我們共同的目標,在這一努力的過程中,我很高興地看到聯(lián)合國和世界語運動的多方面合作?!?/p>
每年一度的國際世界語大會似乎都在以實際行動印證世界語在應用領域的真正作用:2600余人、81個國家、同一種語言、200多場專業(yè)研討和辯論……凡此種種,都在告訴你:世界語,穿越百年的不僅僅是理想。
交流,這里沒有國界
每年7月召開的國際世界語大會對于世界語者來說,就是一場盡情享受友情和交流的嘉年華。在法國里爾舉行的第100屆國際世界語大會迎來了來自81個國家的2600多位世界語專家、學者。一時間,這座法國第五大城市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三五成群的掛著參會吊牌、肩背會議資料袋的參會者。他們擁有不同膚色,來自不同的國家,卻用著同一種語言。
會場之外,在市區(qū)的廣場上,主辦者還安排了三場世界語公開課、四場音樂會、五場露天演出、一場足球賽,這些活動足以讓這座擁有22萬人口的城市活躍起來,與會者與當地市民都被這些精彩的節(jié)目所感染,一時間世界語成為連接他們的紐帶。
在會場大廳遇見世界語者汪靜的時候,我吃了一驚,一個懷有七個月身孕的中國女子,只身從北京飛到巴黎再輾轉到里爾,這十幾個小時的旅程,對于我這樣的普通人來說都是疲憊不堪,而她卻輕松地笑著對我說:“沒什么啊,我就是想來看看100屆大會,會會朋友?!备綮o有著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在這場友情的嘉年華中,很多人每年不遠萬里追隨國際世界語大會,僅僅就是感受下大會的氣氛,會會朋友。因為在這里,交流沒有國界……
文化,在這里交融
“我來自青島啤酒的故鄉(xiāng)……”青島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紀剛以輕松的語言為青島推介活動開場,瞬間帶動起與會世界語者的熱情。
7月26日下午3點,融入“一帶一路”魅力青島周開幕式在世界語大會的會場舉行。國際世界語協(xié)會前主席科爾塞蒂、國際世界語大會秘書長克雷、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文化處一等秘書梁建生、青島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紀剛、中國報道雜志社副總編輯趙珺以及各國世界語界人士、法國當地民眾共百余人出席開幕式。
50余幅全方位立體展示青島優(yōu)美的人文自然景觀、深厚的文化積淀以及日新月異的發(fā)展景象的圖片,還有循環(huán)播放的青島城市形象片及別致的青島宣傳品,讓前來參觀的上千名世界語者更加直觀地認識了這個東方美麗的海濱城市。而不少曾經參加過1992年在青島舉辦的第5屆太平洋地區(qū)世界語大會的世界語者,更將曾經對青島的美好印象與更多的世界語者分享。
不僅如此,每年在世界語大會上舉辦的“中國日”活動,也吸引著各國世界語者的目光。今年的“中國日”活動吸引了上百位各國世界語學者參與。來自中華全國世界語協(xié)會的中國世界語運動介紹、新出版的圖書推介、棗莊學院關于棗莊市世界語博物館的發(fā)展以及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的《魅力北京》、《長河》等世界語文化產品的推出,讓與會者了解中國的世界語運動,了解深邃的中國文化,進而了解中國人的民族精神。
世界語者對中國出版的圖書和影視作品給予了很高評價,對棗莊市世界語博物館在世界語文物的保護和世界語文化的普及方面所做的貢獻更是給予肯定。一位墨西哥世界語者當場捐贈了100多枚具有收藏價值的世界語紀念章,并約定再赴博物館進行交流活動,而更多讀者希望有機會能夠親身到訪中國的世界語博物館。
正如國際世界語協(xié)會主席馬克·費德思所說,世界語大會不僅僅是學術交流的平臺,更是各國文化展示與交融的場所。而以世界語為紐帶、搭建公共外交新平臺是中國外文局、中國報道雜志社、中華全國世界語協(xié)會創(chuàng)新融入對象國主流社會和擴大影響力的新嘗試。在這場藝術形式的文化對話和碰撞中,世界語用它的包容吸納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精髓,豐富了自己,也包容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