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仕禹
如果僅僅只是從周線的K線技術形態(tài)和MACD的下跌速度,那么我們A股市場本輪的殺跌跟08年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而其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下跌幅度過快且深,而且都是倒V形狀。它們下跌動因的相同點是泡沫過大,而下跌誘因前者是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后者則是因市場配資過于瘋狂后管理層主動去杠桿化所引發(fā)的市場“多米諾骨牌”倒塌,從而引發(fā)了市場股災危機。
不管怎么樣,事情都發(fā)生了,埋怨誰都于事無補,我們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但是,現在市場上的言論也非常多,各種各樣的說法都有。如埋怨政府、埋怨市場、埋怨他人、自我悔恨等,但是于事無補。所以,筆者不贊同這些做法。如若有時間,還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繼續(xù)學習、充電,提高自我素質和水平,如看看《一個操盤手的自我修煉》,這樣才能繼續(xù)在這個市場上活下來。
從這兩周市場的暴跌來看,市場短期肯定醞釀著技術性的超跌反彈,其實也就是技術反抽,而從目前市場的反彈量能來看還不能說是反轉。由于市場短期跌幅過猛、過快,這讓市場后市有修復形態(tài)和情緒的需求,同時政府也不希望股市下跌過快,否則會引發(fā)一系列的金融危機。因此,管理層在市場下跌過甚時,肯定會出手干預市場,從而減緩市場的下跌速度,但下跌幅度是難以阻止的。記得之前也提醒過大家,管理層救市其實只是救流動性,而不是救指數,更不是救大家解套。所以,不要幻想著市場一下子又回到5000點。
7、8月份,我們一直太樂觀了,原因在于忽略了金融股的補跌,因為之前國家救市,就是拉金融股和兩桶油維護指數的,但是實際上這些個股存在著市場重心下移的需求,當市場穩(wěn)定了之后,就是這些前期抗跌個股的補跌之時。金融股補跌開始后,卻又帶動了市場去“泡沫化”的進行。下跌的過程中,其它利空因素如:國外股市恰好同期共振大跌、國內經濟數據下滑超預期、管理層宣布一般情況下不再救市和護盤了等諸多因素出現共振,才使得A股市場短短6個交易日內就暴跌了上千點,個股大多4、5個跌停板,大盤單日跌幅甚至也創(chuàng)出了幾近跌停的景觀(此時含2000多只個股同步跌停)。此時此刻股民都很受傷,而之前市場養(yǎng)了一個月的“韭菜”,也終于被割掉了。
這些是近期市場回顧總結,這是讓我們知道這場危機當中市場下跌的根源,從而提醒我們,要理性判斷市場的后市走向。
關于后市,筆者認為,按照目前危機的發(fā)展進程和市場的泡沫化程度,市場最有可能會把大底構筑在2300—2500點一帶;同時,如若市場沒有出臺大級別的利好,那么市場會繼續(xù)調整一個季度左右的時間才會恢復元氣。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排除目前2850點是市場底部低點,那么在沒有大級別救市護航利好的前提下,市場會繼續(xù)調整一個季度的時間,從而緩慢殺跌至2300—2500點一帶構筑安全的底部區(qū)域。甚至也可以這樣說,這輪牛市已經被接近推倒從來了。
當然,這僅僅只是筆者對市場的最壞、最悲觀的一個預測。而如果市場后市有超預期的利好護航,促使市場重拾升勢,那么我們也不排除市場就在目前此位置見底回升。那意思也就是說,后市市場底部出現有2種可能:一種是2850,另外一種就是在2300—2500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