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對古裝劇里皇帝們用的御膳非常好奇,看的時候總會忍不住大吞口水,但是事實是不是真的如此呢?皇帝們每天吃得果真那么美味?
首先,“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美食吃不到。古代科學技術還不發(fā)達,那時還沒有溫室大棚栽培技術,如果皇帝夏天要吃冬筍,冬天要吃新鮮蠶豆,供膳太監(jiān)弄不到就可能掉腦袋了。所以,那些一年只有一兩個月才有的果菜,皇帝一般是吃不到的。
其次,民間美食皇帝也難吃到。美食常藏匿于民間的各種犄角旮旯里,傳說乾隆帝下江南時專門要嘗嘗鹽商們的美食,可吃了半天也沒嘗出什么不一樣來,原來還是太監(jiān)們搞的鬼——所有的菜統(tǒng)統(tǒng)都被多加了一大勺糖,如何還能稱得上美味?太監(jiān)們只怕萬歲爺回宮后還想吃,做不出來,小命又是不保。
再次,“面子工程”太誤事。到了吃飯時間,皇帝吩咐一聲:“傳膳!”跟前的小太監(jiān)便向守在養(yǎng)心殿的太監(jiān)說一聲:“傳膳!”這樣一道道傳下去,不等回聲消失,一個猶如過嫁妝的行列已經(jīng)走出御膳房。不過,御膳房做的菜只是擺著看的,因為皇帝一叫傳膳,就得立刻上菜,菜都是事先做好,然后一直放在灶上熱。這種菜基本很難吃,皇帝也不愛吃。
最后,好吃還不能多吃?;实巯矚g的菜品可不是想吃就能多吃的,清廷就有“吃菜不過三匙”的家法。還有一說,皇帝吃過兩口的菜,幾個月內不能上桌;皇帝吃過三口的菜,這輩子都不可能上桌,就怕被人知道了萬歲爺喜歡吃什么,往里面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