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師
一
立春,是一年的開始。一年之計在于春。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也是節(jié)氣“四立”之首。剛開春,一縷春風歡呼雀躍,就掀開了四季的華章。四季的嬗遞,節(jié)氣的秩序,總是被先知般的鳥類統(tǒng)領(lǐng)著,花草只肯默默地回應(yīng),不發(fā)一言,卻風情萬種。春來了,我張開靈魂的雙臂,將春天緊緊擁抱。
驚蟄之后,春天的腳步似乎往后挪了幾下,便滋生出去鄉(xiāng)野走走的沖動了。去看一看漫山遍野的綠肥紅瘦,順便梳理一下往日的沉思遐想,抖落一下內(nèi)心的浮塵,應(yīng)該是不錯的選擇。
到了四月,因為有了清明,天氣變得氤氳潮濕?!扒迕鲿r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清明的潮濕,不知是因了天上下的雨,還是因了行人落的淚?我試著理解“清明”:清靜,安寧,在春分和谷雨之間孤獨地散步,是生的終了。
清明過后就是谷雨了。谷雨時分,雨便下得更勤更密更多了。谷和雨連起來真的很動聽,雨下成谷子的模樣該有多美!有一種企盼的意象,有一種“潤如酥”“貴如油”的美好感覺。這當然是指下在鄉(xiāng)野田園的雨。雨若下在城市的水泥路面上,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有這種美感的,失的是身,失的是意。
春天的景象多半是美好的。天底下估計沒有人不承認春天的美好,“遇物盡歡欣,愛春非獨我”,白居易就是這么說的。品味春色,沐浴春風,珍惜春光,無疑是熱愛生活的一種執(zhí)著??墒?,事實上春光難永駐,有來必有去,無人能擋“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結(jié)局。無論是落花有意,或是流水無情,其實都是自然規(guī)律。不必傷感,不必哀嘆,只要心中有春,生命的季節(jié)里就永遠有春天。
二
夏天的陽光洶涌澎湃。
夏季不可避免地來了。今夏的雨水較往年多,隔幾天就有一場暴雨,澆滅蠢蠢欲動的熱浪。但是到了六月,雨水已經(jīng)無法壓制住熱浪的強勢了,雨水落在地面上,立即被熱浪蒸騰而起,將行路的人整個地困在蒸籠之中。這景象正好印證了杜甫的詩句——“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即使到了夜晚,日沉月升,燥熱還是不肯收斂。我適應(yīng)不了整夜整晚地開空調(diào),每隔兩個小時就要關(guān)了空調(diào),推開窗戶換氣,隨著熱風轟然進入的,還有蚊子。它們毫不留情地在我的裸露處猛烈狂吻,留下不少深深淺淺的印痕。
我這樣行文,似乎是在發(fā)泄對夏季的怨氣。是我自己小氣了,“萬物此陶熔,人何怨炎熱”。其實,我心里明白,夏自然也有它的可愛之處。
夏把生命的曲調(diào)調(diào)高了八度,唱出了生命的大境界。
夏是生命的本質(zhì)。夏總是充滿著生命奔騰不息的旺盛活力,激越與高昂相得益彰,熱情與奔放攜手共渡。它具備爽朗的性格,就像一個真性情的漢子,率真本真得一覽無余。
夏以葉鮮,綠色是它的流行色。夏之韻,蘊含著綠之清新、花之醉人、果之誘人的意韻。夏是連接春與秋的橋梁。在春播秋收之間,就是夏孕育成熟的期待。
夏,是一個激情的季節(jié),也是一個期待的季節(jié)。
三
秋葉,又一次開始了生命的輪回。
那些平日佇立街頭無人注意的綠色樹木,到了秋天就會變得格外性感、妖嬈。色彩斑斕的葉子,樹葉掩映下的各色果實,讓原本生硬木訥的城市有了酒后微醺般的性情。
深秋季節(jié),站在樹林里,靜心聆聽,能聽到輪回的歌聲;平氣觀看,會看見回歸的舞蹈。從某種意義上說,秋是生命的終結(jié)者。秋天到來,當天空飄落下第一片黃葉,隨后給人的大都是枯、寒、慘、淡的意象,觸之于眼,入之于心,人生苦短的慨嘆,常如輕煙般爬上心頭。一個人“心”上裝滿了“秋”之后,就會合成“愁”。這就需要收拾。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思考的季節(jié)。別人在秋天收獲,我在秋天收拾。收拾心情,收拾思緒。我把自己的思緒用文字收藏起來,讓它發(fā)酵,讓它沉淀,沉淀成秋天的記憶。
我告訴自己,進入生命的秋天,要學會淡泊寧靜,遠離喧囂與浮躁,擁一彎清輝,拈一片樹葉,聞一聲雁鳴,披一席霜天,讓心曲飄散在風中,搖曳淡淡的清香。于是,便有了一種淡然的心境:觀花開花落,去留無痕;看云卷云舒,寵辱不驚。只祈愿自己在優(yōu)雅中慢慢老去。
四
別了春花的爭奇斗艷,別了夏雨的繁囂喧嚷,別了秋實的馨香誘惑,冬就坦坦蕩蕩地來了。
冬是純潔的,純得潔白無瑕。
冬是有內(nèi)涵的,自有它季節(jié)的詩篇。冬之蕭瑟,是為了讓人更加珍惜生命的色彩;冬之酷寒,是為了讓人更加懂得享受陽光的溫暖;冬之冰雪,是為了替人消滅病菌凈化生存空間;冬之沉寂,是為了給人孕育一個新春的驚喜。
冬是厚重的,因為它有故事。有故事,就會沉淀出厚重。冬,并不是一個簡單殘敗的結(jié)局,它和春一樣,也是一種新的美麗的開始。
春發(fā),夏長,秋收,冬藏。
春安,夏泰,秋吉,冬祥。
(編輯 慕容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