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梅
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等措施,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興趣;以舊引新;授之以漁
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的雙向活動過程。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是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保證。在教學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不僅是課堂的設計者、教學活動的引導者,而且還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教師在此過程中如何“導”好,就好比一個高素質(zhì)的導游,總是讓游人自己可以從中領悟到無限的風光。“導”在教學中,是教師充分引導,讓學生在課堂上來表演,從而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
一、激發(fā)興趣,創(chuàng)設良好學習氛圍的“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燃學生對學習英語“愛的火焰”,讓課堂成為“快樂的場所”,從而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這是英語創(chuàng)新教學的關鍵。在這里,“導”是激發(fā),教師采用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導他們的學習樂趣,使他們興趣盎然地進入新知識的探索過程中去。教師應設計一些形式多樣、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如課前學唱英語歌、值日報告、課文對話的角色扮演、做游戲等,課外指導學生制作生日卡、圣誕樹,并寫上英語賀詞,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英語詩歌朗誦、英語演講比賽等,給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置身于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獎勵優(yōu)勝者,鼓勵中間生,幫助學困生,使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獲,通過這種的“導”,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開拓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了他們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
二、以舊引新,促進知識遷移的“導”
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學習新知識,形成新技能,就是要靠教師充分運用知識的遷移規(guī)律的“導”。引導學生在新知識的銜接點或共同點上去充分展開思維,探索規(guī)律?!皩А笔紫仁且龑季S過程及思維方法,使學生學習起來事半功倍。比如提出問題,先讓學生明確方向、目標,引導學生進入求知過程,最后通過教師形象對比演示過程,讓學生自然地過渡到以舊引新,從而達到了知識遷移直至掌握的目的。
三、“授之以漁”,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導”
教育家奧尼舒克說:“教育要把完成活動的方法教給學生,讓他們獨立去獲取,補充和擴大自己的知識、技能和技巧?!睂W生有了自學能力就掌握了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就能獨立地獲得知識和更新知識。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是有限的,關鍵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因此,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1.指導學生學會構(gòu)建知識網(wǎng)絡
學生在學習過程,往往會覺得知識點多且散,難記憶,教師可以根據(jù)英語的學科特點指導學生系統(tǒng)化地歸納各種知識塊、體系。如把所學過的內(nèi)容形成知識的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懂得從一個知識點層層追溯到相關的知識點,掌握新舊知識在網(wǎng)絡中的鏈接。
2.指導學生能科學地讀書
指導學生掌握好自學方法,服務于教學,是提高教學質(zhì)理的關鍵。如課前學習,學生獨立完成預習的課外作業(yè),并在預習過程中做好記錄,找出預習過程中存在的難點、疑點和問題。在第二天教師授課過程中,使得學生是有備而來,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帶著求知的興趣進入課堂。
3.指導學生靈活巧妙地進行記憶
英語要記要背的語言點、知識點很多,如何讓學生掌握有效、快速地記憶,從而從繁重的學習中解放出來,把“厭學”轉(zhuǎn)為“樂學”,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有力保障,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去記憶所學知識,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記憶,變?yōu)樾蜗?、有趣的記憶,從而使學生學習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總之,“導”就是引導,是教師在引導學生求知,提高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既強調(diào)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也要大力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兩者的有機結(jié)合,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只要能在教學中善于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就一定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英語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從而達到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并使英語課堂更加精彩。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