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追星現(xiàn)象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從事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會到,對中學生來講,部分學生在追星過程中思想上容易產(chǎn)生誤區(qū),行為上容易走極端。鑒于此,設計了《追星》這一課題,旨在引導學生認識追星的原因及作用,啟發(fā)學生全面認識明星,鼓勵學生理性追星。
關鍵詞:追星;中學生;導入
追星現(xiàn)象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筆者從事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中學生來講,部分孩子在追星過程中思想上容易產(chǎn)生誤區(qū),行為上容易走極端,鑒于此,我設計了《追星》這一課題。
我將《追星》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引導學生認識追星的原因及作用;啟發(fā)學生全面認識明星;鼓勵學生理性追星。設定好教學目標后,我梳理了教學重點,即啟發(fā)學生全面認識明星,鼓勵學生理性追星。依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我擬采用談話法、討論法、啟發(fā)法等方法進行教學,并在課前準備好多媒體課件,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依據(jù)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圍繞教學方法,我設計的教學過程如下:
一、導入
通過如下話語進行導入:“這世上有兩種明星,一種是天上的明星,星光燦爛,點綴我們的夜空;另一種是地上的明星,星光熠熠,點綴我們的生活。我發(fā)現(xiàn)有同學的筆記本或封面上貼有明星的頭像,或者收藏明星的海報,即便是你們不這樣做,也會默默了解某些明星的動態(tài),談論他們的形象,了解他們的作品。這些跡象表明,你們已經(jīng)開始追星了?!?/p>
二、話題討論
拋給學生三個話題,讓學生對話題進行討論,具體如下:
1.話題一:我們喜歡或崇拜的明星有什么特點?通過學生的分享引導學生總結明星的特點,了解自己喜歡明星的原因。
2.話題二:我們?yōu)槭裁磿沸??由于這個話題太過寬泛,進一步將這個話題分解為以下五個小話題:(1)我們小時候會崇拜什么樣的人?(2)我們?yōu)槭裁磿绨菟麄???)大家有沒有想過長大以后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4)那現(xiàn)在還會這樣想嗎?(5)現(xiàn)在還對父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嗎?他們說什么都覺得是對的,他們要求什么就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嗎?通過學生對以上五個話題的分享,教師進行總結:你們追星的變化表明,你們已經(jīng)慢慢遠離童年期,進入青春期。在童年期你們認為身邊的父母、老師是完美的,無所不能的,你們崇拜他們,依賴他們,甚至想成為他們那樣的人,他們是你們心目中的明星,他們陪伴并引領著你們成長。但是到了青春期,你們的心智進一步發(fā)展,有了獨立的評判意識。這個時候你們會發(fā)現(xiàn)父母、老師這樣的權威形象并不是完美的,也不是無所不能的,你們甚至會對他們有所不滿。這個時候在你們的心目中,他們已不能再承擔這樣的角色,外形完美,有特殊才藝的明星填補了這樣的空缺。
3.話題三:追星有什么作用?通過學生的分析歸納總結出追星的作用:(1)表達感情,宣泄情緒;(2)表達個人理想;(3)認同偶像言行;(4)彰顯個性;(5)尋找歸屬感。
三、觀看視頻
為學生播放視頻《成龍:沒人能替你奮斗》,引導學生了解明星背后的奮斗歷程,樹立對明星的全面認識。
四、話題討論
呈現(xiàn)追星的實例讓學生進行討論,通過學生的討論讓他們明白追星不是要成為明星的樣子;追星不要一心追逐明星的光芒而放棄自己的生活,同時教會他們要學會了解學習明星的優(yōu)良品質(zhì),更要付諸于實踐。
五、主題升華
齊唱歌曲《真心英雄》,通過勵志歌曲讓學生得到感情升華。
在教授完《追星》一課后,對課堂教學進行了反思,認為:“活動”和“體驗”是心理活動課最核心的兩個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還不在于解決知與不知的問題,而是要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心理情境,開展極富啟發(fā)意義的活動,來造成個體內(nèi)心的認知沖突,喚醒學生內(nèi)心深處潛意識存在的心理體驗,以達到影響他們心理,提高心理素質(zhì)的目的。對于個體心理來說,再精彩生動的講授都無法代替?zhèn)€人的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啟發(fā),也能留下深刻記憶。本次教學設計活動體驗式環(huán)節(jié)設計不夠,可能會導致學生的體驗與啟發(fā)有限,難以完全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飛.青少年追星現(xiàn)象微探及其對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J].菏澤學院學報,2008(01).
[2]李曉虹.關于追星現(xiàn)象的文化思考[J].青年研究,1994(02).
作者簡介:羅文,男,出生于1982年,本科,武漢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三中學,職稱:中二,研究方向:中學數(shù)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