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曉宇
輕松民主的氛圍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催化劑,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容易使學生向往知識,激發(fā)他們的認知興趣,從而促進其思維發(fā)展,這大約就是《論語·雍也》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意旨吧。如何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把音樂課上得生動活潑,使學生好學樂學呢?對此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課堂開端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每次走進教室,我都會先快速觀察一下全班同學的狀態(tài),若孩子們的精神狀態(tài)不佳,我就先播放一首他們喜歡的歌曲,或是找一個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通過和孩子們聊天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的情緒迅速高漲起來。
二、做一個“愛表現(xiàn)”的老師
在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過程中,老師的情感對學生的內(nèi)心體驗和情感的誘發(fā),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條件。初中學生逐漸進入到青春叛逆期,不少人羞于張口唱歌,甚至排斥音樂課。面對這樣的教學“危機”,我在歌曲教學或器樂作品欣賞時,盡可能親身示范。每當教師開始表演時,再喧鬧的課堂都會瞬間安靜下來,每一雙眼睛都會被老師吸引,課堂氣氛也會活躍起來。這時,再讓孩子們唱歌,他們就不會覺得這是一件“不夠叛逆”的事了。比起從音響里傳出來的聲音,教師的親身示范更能引起孩子們的共鳴,激發(fā)他們歌唱的欲望和勇氣。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fā)出特有的聲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教師講的話產(chǎn)生共鳴,教師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diào)?!敝挥谐蔀橐粋€敢于表現(xiàn)自我的教師,才能去感染每一個孩子,讓音樂課堂成為一方自由、快樂的天地。
三、讓課堂充滿驚喜
在一節(jié)欣賞西方音樂的課中,當我說出要欣賞有名的《查爾達什舞曲》之后,很多學生表現(xiàn)出一副不屑的神態(tài)。但當播放出的視頻畫面,竟是老師本人在舞臺上演奏時,孩子們立刻爆發(fā)出一陣歡呼聲,而那一節(jié)課整個課堂氣氛都十分活躍,孩子們伴隨著老師的演奏認真欣賞,想來《查爾達什舞曲》這部作品一定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利用自身特長,我經(jīng)常會把當下熱點與音樂相結(jié)合在課堂上呈現(xiàn),比如在《江南Style》大熱時將“騎馬舞”融入課堂,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七十周年前夕讓孩子們在音樂課上舉辦“愛國歌曲大比拼”活動等。
四、多一些鼓勵與贊揚
教師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可能會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上課時,教師要有一雙慧眼,及時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閃光點,要學會欣賞,一個肯定的眼神、一次溫馨的撫慰,都會讓學生銘記在心,感覺生活充滿陽光。
我所教的初一(3)班有這樣一個男孩,每當音樂響起,他總會隨著音樂手舞足蹈,或是指揮,或是做一些自創(chuàng)的舞蹈動作。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他“另類”的表現(xiàn),其他同學發(fā)現(xiàn)我的目光被他的“舞蹈”吸引,立刻說:“老師,你看他像有病一樣!別理他!”而我卻驚呼道:“哇,你的動作好可愛!”并模仿著他的動作,同學們也被逗得哈哈大笑,隨后,全班同學在他的感染下,一起隨著音樂舞動起來。
試想,如果教師不及時制止周邊同學對他的譏諷,其后果會怎樣?這樣不僅會打擊一個學生,還會扼殺全班同學在音樂中的想象力和表現(xiàn)力,這將是多么悲哀的事!
在音樂課堂上,教師要營造輕松民主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不用擔心被嘲笑,而是敢講、敢唱、敢表演、敢創(chuàng)新,大家一起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理解音樂、享受音樂。
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有效的互動,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收到最大化的效果。而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方法有很多,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去發(fā)現(xiàn)和總結(jié)。相信這樣的教學能把孩子們引入學習的自由天地,讓他們快樂地遨游在音樂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