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蓓蓓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英語教學從追求活動化發(fā)展到了今天的構建生態(tài)課堂。小學英語生態(tài)課堂關注人性,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接受知識。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應該主動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努力構建小學英語生態(tài)課堂。
一、創(chuàng)設輕松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我在進行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6 Colours》的教學時,就注重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該單元是關于顏色的學習,上課前我做了很多的準備。上課鈴一響,我就拿出自己準備好的花花綠綠的紙蝴蝶給學生看:有紅色的、藍色的、綠色的、紫色的……學生看到這些五顏六色的蝴蝶十分開心,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我趁機問學生:“你們知道這些顏色用英語怎么說嗎?”我接著將單詞black、blue、green、red等寫在了黑板上,然后將英語單詞與相應顏色的蝴蝶配套進行教學。等學生熟悉這些單詞后,我拿出紅色的紙蝴蝶發(fā)問:What colour is it now?學生很快便反應過來:It is red.然后,我將這組對話板書在黑板上,帶領大家朗讀了兩遍。接著,我讓學生跟同桌用黑板上的句型進行對話,教室里一下子熱鬧起來。學生都積極地進行對話,忙得不亦樂乎。等教室漸漸安靜下來,我再請幾組學生給大家演示,很多學生都積極舉手。通過學生的演示,我發(fā)現(xiàn)大家對新詞匯、新句型掌握得很好。
二、進行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我在教學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 Unit4 Drawing in the park》時,先讓學生自己練習Story time的對話,然后帶領學生將對話再讀一遍,以糾正部分學生的發(fā)音。在進行《 Unit7 Whats the matter》的教學時,當我把“ Whats the matter?”等相關句型的新知識教完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鞏固這些新詞、新句型,我運用多媒體播放了幾段搞笑、夸張的視頻,雖然視頻沒有聲音,但人物夸張的表情、動作,已經說明了一切。學生在觀看過程中,不時捧腹大笑。觀看完視頻,我問學生:“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characters in the film?”學生紛紛用本節(jié)課上學到的新知識回答。隨后,我讓學生跟身邊的同學搭檔,一個人不說話只做動作,另一個人猜他在干什么。之后雙方再用句型“Whats the matter?”進行問答。小學生的學習模仿能力很強,由于看過了前面的視頻,大家表演得惟妙惟肖。
三、重視稱贊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在進行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6 Keep our city clean》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激發(fā)學習興趣,我盡量讓每個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Story time部分,我先讓學生看課本上的圖片,然后提問:Look at these pictures of our city. Is our city clean?學生搖頭回答:No, it isnt.然后,我接著詢問:What can we do to keep our city clean?學生思考了一會兒后,陸陸續(xù)續(xù)舉起了手。這時,我看到一位平時很內向的男孩也慢慢舉起了手,我知道他是想說但是又害怕說錯。“Be brave.” “Don't be afraid.”我一個勁兒地鼓勵他,聽到我的鼓勵后,那位男孩斷斷續(xù)續(xù)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雖然不是很流利,也存在語病,但我還是用“Youre clever ”鼓勵他。聽到我的鼓勵后,他特別興奮,臉上一直帶著微笑,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很認真地聽課。對小學生來說,老師每一次的鼓勵、稱贊,都能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會用“Very Good” “wonderful”等來鼓勵學生。特別對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學生,更應該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