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秀娟
讓學生習作的語言富有創(chuàng)意
史秀娟
什么是創(chuàng)意?“創(chuàng)意”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創(chuàng)造新意”或“創(chuàng)造新的意境”。由此觀之創(chuàng)意就是不能人云亦云,而是要別出心裁。讓學生的語言富有創(chuàng)意,就是讓學生的語言有個性、有靈性、有創(chuàng)造性,就是要推陳出新。如何讓學生的語言有創(chuàng)意?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我總結了以下幾點有積極成效做法。
我認為寫作離不開生活(包括閱讀),生活多姿多彩,有助于寫作,但并不決定寫作質量。寫作所對應的不是生活本身(生活的客觀面貌),而是生活的影像,也就是寫作者從生活中感受到和思考到的東西。即潘新和教授所說的“生活的人化、生命化”,亦即筆者所論“作文化生活”。在這個意義上,任何客觀生活都能產生豐富的“作文化生活”,任何寫作者“作文化生活”都是個性化的,任何生活都是寫作不竭的源泉。因而寫作教學的關鍵不是豐富寫作者的生活本身,而是要培養(yǎng)寫作者對生活的敏感和熱情,建造其豐富細膩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獨到的思想世界,使之擁有多姿多彩、個性獨特的“作文化生活”。
語言要“真實”的問題,李海林認為“真實的作文”是指“寫作”這個行為的真實性,而真實的寫作行為就是生活。我認為這一觀點很有啟發(fā)意義,“真實”確實不應僅指寫作內容的真實,更不是照錄生活的原貌。李海林所說真實的作文在教學中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沒有必要的。學校、教學怎么能保證語言任務、語言環(huán)境、語言對象、語言成果完全真實呢?真實寫作應該是寫作行為的教學性真實,即教學意義上的真實,是真實性而不是完全真實。寫作時學生在感受和思考生活(包括閱讀)基礎上宣泄自己的情感,抒寫自己的體驗,闡發(fā)自己的觀點,就是真實的寫作。這樣就能實現(xiàn)語言的生活化,這也是創(chuàng)意的基礎。
學生的語言創(chuàng)意能力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海面的一部分只是他的顯能,在海面以下看不見的大部分是他的潛能。教師的責任在于引導學生開發(fā)自己的潛能,使“冰山”露出真面目??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開展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領略語言的魅力,從而使學生的創(chuàng)意興趣濃厚。
1.舌戰(zhàn)“五分鐘”——我能說。每節(jié)課前開設“五分鐘”論壇,引領學生關注經典,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留心生活,為學生開辟一方口頭作文的天地。每節(jié)課開頭五分鐘作為論壇的專用時間:可推薦名著名段,加以評點;可朗讀時文,說明妙處;可描繪生活片段,交流心得;可講述社會熱點,發(fā)表見解……
2.拷貝時尚語言——我前衛(wèi)。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隨著人們思想意識的變化,新的事物、新的概念也就不斷地產生。有些流行語言打上了新明的時代印記,學生如果在作文中能恰當?shù)倪\用,必將給文章注入新鮮的氧氣。因此,我提倡學生學習健康的流行語言。學生積累本上有積累時尚語言的一方天地,班上設有“時尚之星”的稱號。哪位同學發(fā)現(xiàn)了新的時尚用語可以馬上在班上交流,要說出這個詞的來源及大體意思,誰第一個講到的詞語,誰就擁有了這個詞的“跟蹤權”,跟蹤這個詞語這個發(fā)展其他同學有了這個詞語的信息要及時向這個同學匯報。有時,課前有的同學就站到講臺上,怕別的同學搶了先。學生習作中出現(xiàn)了“我們躲在絕緣空間、班長下課、復制溫暖”等具有時代特點的語言。
3.步入想象——我飛翔。想象是金色的翅膀,有了它,我們就可以飛起來,進入一個個神奇美麗的境界。我認為語言創(chuàng)意離不開有個性色彩的想象。如果學生能打開想象的大門,何愁不文采飛揚呢?所以我想盡辦法,竭立開采學生的想象,給學生插上語言創(chuàng)意的翅膀。
創(chuàng)意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如配樂、配圖、輔課件、實地考察等等。如請學生傾聽貝多芬的《命運》,讓學生盡情想象、恣情描寫,結果學生的創(chuàng)意無一雷同,而且用詞生動傳神。如:孤獨的跋涉者又一次跌倒了,掙扎著,又奮力爬起。踉踉蹌蹌如無根的草,又悄然倒地。他的心似無血在淌,他的身已無汗可流。
4.推出名言——我能行。戴爾?卡耐基認為:人性中最本質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贊賞。學生習作語言,無論好與差,都是學生心血的結晶,不可能一無是處。每次寫作后,我都要搞一次“推出我的名言”活動,讓學生感覺到自己能行。
每次作文講評我都要把學生的“名句”打印出來。貼在班級群貼里面。把他們閃光的語言在班上著重表揚,授予“創(chuàng)意之星”的稱號,同學們的驚詫羨慕使他們感受到莫大的自豪和喜悅。結果表明,我所進行的陽光普照式的表揚使這一活動成了展示個人才藝的大舞臺,使學生步入“成功——興趣——成功”的良性循環(huán)的“魔力圈”,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習作語言多姿多彩。
語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語文,語文教學需要生活之水、情感之水、也許更需要科學之水。只要用心、學會用創(chuàng)意的語言一定能再現(xiàn)語文生活的美好。余映潮曾說∶“無限的創(chuàng)意,精巧的細節(jié)?!弊屛艺f是無限的創(chuàng)意,精彩的語言。讓我們可愛的孩子有一雙創(chuàng)意的翅膀,在遼闊的語文天空中自由翱翔吧!
[1]潘新和.福建教育.2005,A版(10.12)
[2]張建新.作文生活化,生活作文化[J].中學作文教學研究.2005,(6)
[3]李海林,論真實的作文[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6(5)
[4]孔子.論語,第六篇,雍也
[5][6]張建新.語文教學研究.2008(3)
[7]余映潮.余映潮講語文.2008(1)117.
(作者單位:河北鹽山縣韓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