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林
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之際,筆者特采擷幾則抗日愛國佳聯(lián), 以饗讀者。
抗日民族英雄吉鴻昌,在擔任馮玉祥領導的西北軍將領時,于1931年工筆書寫了一副蒼勁渾厚的隸書對聯(lián):“松間明月長如此;身外浮云何足論?!薄八砷g明月”是吉鴻昌一生清白的寫照;“身外浮云”則是他對財富的輕視。他拿出自己省吃儉用的幾萬元銀洋,作為抗日經(jīng)費,購買抗日武器,率領千軍萬馬在神州大地英勇殺敵,浴血奮戰(zhàn),在抗日史上譜寫了英雄篇章。1933年,吉鴻昌在天津被捕,后被蔣介石秘密殺害。就義前他用樹枝在雪地里書寫一聯(lián):“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边@充分表現(xiàn)了他為抗日而死的英雄氣概。
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發(fā)表《為抗戰(zhàn)兩周年紀念對時局宣言》,提出“堅持抗戰(zhàn)、反對投降,堅持團結(jié)、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三大政治口號,動員全黨和全國人民為克服國民黨的投降反共逆流,爭取時局好轉(zhuǎn)而斗爭。毛澤東通過給延安新市場的題聯(lián):“堅持抗戰(zhàn),堅持團結(jié),堅持進步,邊區(qū)是民主的抗日根據(jù)地;反對投降,反對分裂,反對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國自主權(quán)”,有力宣傳了黨的這一主張。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全國人民對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行徑無比憤慨。廣東潮陽縣有一家理發(fā)店則貼出了這樣一副對聯(lián):“倭寇不除,有何顏面;國仇未報,負此頭顱?!贝寺?lián)言簡意賅,態(tài)度明朗,既切合理發(fā)行業(yè)的特點,同時又能喚起國人保家衛(wèi)國的豪情,亦是對蔣介石頑固派的抗議和抨擊。
抗日戰(zhàn)爭中,黃炎培先生曾撰寫一副對聯(lián):“天地示人真善美;山河還我北南東。”上聯(lián)表達了他對理想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下聯(lián)中“北南東”是指我國遭日本侵略踐踏的重點地區(qū),疾呼收復失地,表現(xiàn)了強烈的愛國熱忱。馮玉祥將軍亦有一聯(lián):“要想著收咱失地;別忘了還我河山?!贝寺?lián)通俗易懂,語重心長,愛國之心溢滿字里行間。
1944年9月11日,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在河南省夏邑縣八里莊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毛澤東為之撰寫一副挽聯(lián):“廿年艱難事業(yè),即將徹底完成,忍看功績輝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貞,是共產(chǎn)黨人好榜樣;千里破碎山河,正待從頭收拾,孰料血花飛濺,為國犧牲,滿腔悲憤,為中華民族悼英雄。”該聯(lián)對彭雪楓的贊揚、哀悼之情溢于言辭之中。
抗戰(zhàn)接近勝利之時,一流亡者回到河北故鄉(xiāng),見焦土一片,義憤滿腔,便撰寫一副對聯(lián):“千古艱難唯一;八年掃蕩已三?!鄙下?lián)引自清代鄧漢儀“千古艱難惟一死”的名句,下聯(lián)是控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在中國實行的“三光”(燒光、殺光、搶光)政策,這有意漏掉“死”“光”的字眼反而像刀刻一樣清晰,強有力地控訴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滔天罪行。
經(jīng)過八年浴血奮戰(zhàn),日寇終于無條件投降了,人民奔走相告,歡慶勝利。當時,重慶的劉師亮先生寫了一聯(lián)以示慶賀:“神州同慶,當慶當慶當當慶;舉國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此聯(lián)讀起來恰似鑼鼓之聲瑯瑯上口,表達了人們的喜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