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昕穎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8-000-03
摘 要 啦啦操既是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又是一個表演項目。一支優(yōu)秀的拉拉隊不僅要有優(yōu)秀的教練員、隊員,而且要有好的編排思路和音樂配合。武漢市中小學啦啦操項目能否快速發(fā)展,做出自己的特色,需要學校及社會等各方的支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發(fā)展體系,這樣才能使啦啦操這項運動在武漢市中小學發(fā)展。本文采用問卷法、文獻資料法,通過對武漢市中小學啦啦操運動發(fā)展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找出其發(fā)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和方案,最終找出一條適合武漢市中小學開展啦啦操運動的長期、穩(wěn)定地發(fā)展之路,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發(fā)展體系,使啦啦操這項運動能在武漢市的中小學中得到普及和發(fā)展。
關鍵詞 武漢市 中小學 啦啦操 現(xiàn)狀 對策
一、研究結果及分析
(一)武漢市中小學啦啦操項目的開展情況
1.啦啦操項目開展的基本情況
通過對武漢市幾所中小學啦啦操開展的情況調查(見表1),發(fā)現(xiàn)60%的中小學開展了此項運動,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學,小學開展此項運動的就2所,洪山小學和育才小學,育才小學開展的是健美操運動,啦啦操也只是剛剛接觸。真正開展了的小學其實只有一所。而所有開展此項運動的中小學,開展的時間也都在2年以下并且參加比賽的次數(shù)很少,只有50%的學校參加過比賽。雖然還是有一半以上的中小學都開展了啦啦操運動,但是開展時間都很短,有些中小學甚至還沒開展此類運動。再加上學校領導、學生家長對此項運動的不了解,資金的缺乏,場地的限制,更加阻礙了這項運動的開展。這說明了武漢市中小學啦啦操運動處于萌芽階段,啦啦操運動的普及程度不高。而從啦啦操項目開展的形式來看,30%是以班級的形式開展,有70%以學校的形式開展,這也表明啦啦操運動在中小學還是有很好的發(fā)展空間,只是缺乏一些比賽鍛煉的機會和領導的重視,阻礙了其有效的開展。
2.對啦啦操項目的了解情況
小學為對象,%表示該選項占總人數(shù)的百分比。
通過表2可知,武漢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對啦啦操這項運動還是有一定了解的,不了解的只有20%。而且70%的中小學教師都認為此項運動能夠在中小學中開展起來。這說明對啦啦操這項運動,大部分的教師還是了解的也是非常感興趣的,這對啦啦操在中小學中開展起到到了一個很好的鋪墊作用。
(二)武漢市中小學拉拉隊師資情況
一項運動的提高與發(fā)展,教練員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起著關鍵的作用,教練員只有對啦啦操項目的特點、編排訓練及比賽規(guī)則熟練掌握,才能編排出適合本隊特點的有新意的啦啦操。
通過對武漢市中小學啦啦隊教練情況調查發(fā)現(xiàn)(表3、表4),有20%的教師是研究生畢業(yè)的,大部分的教師都是本科畢業(yè)的,都是經驗豐富的中年教師,雖然如此,但70%的教師在大學期間都不是從事此相關專業(yè)的,有些教師還是半途轉行過來,然而轉行過來的最大問題就是是否能對一個新的知識與技能進行掌握并運用。對于一個正在發(fā)展中的運動項目,目前的了解的程度還遠遠不夠,這就要求教練員要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
(三)武漢市中小學啦啦操隊隊員情況
1.隊員的基本情況
通過表5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83%的中小學啦啦隊的隊員都是毫無基礎的。啦啦操是一項藝術性很強、競技性很高,運動強度很大的競賽和表演性項目。隨著啦啦啦操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競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提高啦啦操選手的身體素質顯得越來越重要,啦啦操選手應在全面發(fā)展各項身體素質的基礎上,著重發(fā)展速度力量素質、速度耐力素質、柔韌素質、彈跳素質和平衡旋轉素質,協(xié)調素質,心理素質。才能適應啦啦操發(fā)展的需要,提高運動技術水平[6]。在小學期間,大多數(shù)的拉拉隊成員都是老師主觀選出來的,一般都是以女孩為主,選材的參考依據都是看其柔韌性和是否學習過舞蹈等方面來作為依據。到了中學,對拉拉隊隊員的選材注重的則是其自身的外在條件和身體素質,女生居多,但也有少數(shù)的男生。對男生的要求則是力量好,有較好的協(xié)調性。在中小學拉拉隊中,女生比例大于男生(見表5),無疑啦啦操的主體由男生慢慢轉化為女生,這更加奠定了女生在啦啦操中的地位。怎樣加強中小學運動員自身的身體素質的訓練,合理的安排訓練計劃,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從調查情況看(見表6),在開展了啦啦操項目的中小學里,大部分還是有專門的訓練場所的,由于場地沒有嚴格的限制,可以在健美操房,體操房,體育館等地方。但還是有10%的中小學沒有訓練場所,只能在操場練習,其中以小學為主。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學校的體育設施有限一個好的場地,能夠使教練員合理的安排運動計劃的同時也避免運動員的受傷。所以,場地問題是阻礙啦啦操運動在中小學發(fā)展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2.隊員的訓練情況
從調查情況看(見表7),武漢市中小學在啦啦隊訓練方面并不完善。在訓練時間方面,除了還沒有開展啦啦操項目的中小學以外,在開展了啦啦操運動的6所中小學里,只有20%的學校每周安排1-2次的訓練,大部的學校都只是在比賽前的幾個月安排訓練。在這段時間里教練員一般只注重于運動員對比賽套路動作的學習和掌握程度,而忽視了基礎訓練致使運動員基礎不扎實,各項素質不高,訓練不成系統(tǒng),突擊性為主,這都是導致武漢啦啦操運動員水平不高的原因。要提高武漢中小學啦啦操運動水平,提高中小學學生啦啦操運動隊的比賽成績,啦啦操隊訓練應與其他競技運動隊一樣常年訓練,將訓練分為三個階段:準備期、基本期和競賽期,而不應在賽前短期突擊進行訓練,通過科學安排和訓練系統(tǒng)性、連續(xù)性等方面,從而使武漢市中小學啦啦操運動水平進一步提高。
二、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武漢市中小學啦啦操運動開展的時間不長,正處于起步階段,普及程度不高,乏缺正規(guī)比賽。
2.啦啦操專業(yè)教練、學校的場地設施和資金的缺乏,以及學校、家長、學生三方面對啦啦操運動的認識不足都是制約啦啦操運動在武漢中小學發(fā)展的主要原因。
3.武漢市中小學啦啦操訓練不成系統(tǒng),突擊性為主。忽視了基礎訓練致使運動員基礎不扎實,各項素質不高,這都是導致武漢市中小學啦啦操運動員水平不高的原因。
(二)建議
1.成立武漢市啦啦操協(xié)會,統(tǒng)一規(guī)范管理,傳授啦啦操技術,組織培訓研討班,審核教練資格,組織教練研討會培訓裁判員,組織各種比賽。
2.建立武漢中小學啦啦操運動競賽體系。多開展啦啦操比賽或表演的活動,每年定期舉行各種比賽。另外還可以舉行啦啦操等級賽和達標賽,使啦啦操比賽和運動員等級制度掛鉤。
3.積極主動地宣傳啦啦操運動,提高人們對這項運動認識,啦啦操運動要納入教學常規(guī),進行日常管理。要作為學校校本課程去開展,爭取領導的支持,在課間實施該運動,由試點班級在推廣到整個學校。
參考文獻:
[1] 余艷,楊紅.我國高校舞蹈啦啦操比賽調查與分析[J].考試期刊.2007(20):28-29.
[2] 孫鐵民,李惠絹.我國啦啦操運動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報.2005.22(4):85-87.
[3] 羅英梅,李國新.動作示范在啦啦操教學中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J].科技信息.2007(22):146.
[4] 李惠娟.對我國啦啦隊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05(5):46-47.
[5] 黃楚姬.啦啦操的概述與編排[J].體育科技.2003.24(2):40-43.
[6] 韋麗春,孫紹寧.啦啦操選手應具備的身體素質[J].科技資訊.2006(3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