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語文老師訴苦:“上輩子殺了人,這輩子教語文?!币痪湔{侃話卻道盡了語文老師的辛酸!語文老師確實難當!首先難在近乎完美的能力要求。語文老師,是書法家(要教學生寫字)、演說家(有演說家的口才)、播音員(操純正的普通話)、演員(會表演)、導演(善策劃學生展示活動)、作家(能寫下水文)、公關(兼培養(yǎng)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德育老師(承擔學生思想教育)、雜家(知識面廣,無所不知)。而且,語文教學任務繁而雜,課堂教學目標多而亂。使得語文老師無所適從,不堪重負。
不堪重負往往導致兩種不好的結果:一種是干脆不“負”,只負責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一種是亂“負”,一堂課什么都想抓,結果什么都抓不住。亂“負”還有一種表現(xiàn)是,老師不明白在本學段的教學任務,不該自己管的事管得太寬,超前,超綱,超難,超深教,結果是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生可以考同樣的題,有不少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鑒賞題、古詩文鑒賞題、作文題幾乎與高中題型和難度一樣。有的學校初中、高中生可以考同一張試卷。甚至不該語文管的事也管了,語文課上成了思想政治課,上成了藝術表演課,上成了研討會,上成了辯論賽。而該自己管的事又沒管,比如學生寫字,本應是小學的事,但到了高中,還有不少學生不會寫字,甚至握筆的姿勢還要老師來教;常用字的字音、字形識記成了高三語文老師的主要教學任務;朗讀習慣應在小學養(yǎng)成,可是到了高中老師才發(fā)現(xiàn)學生不習慣朗讀,很多的初中、高中課堂上難聽到瑯瑯讀書聲。難怪有人說語文老師太狂妄,語文老師又太糊涂??裢氖强傁氪蟀髷垼裁炊枷氩迨?糊涂的是,結果卻弄得自己是什么都不清楚了。語文老師迷失了自我,語文迷失了自我。
語文必須回到她應該處的位置上,干自己該干、能干好的事情。我認為,語文課堂不是老師表演的舞臺,也不是學生表演的舞臺,應該把時間還給學生主要用于安安靜靜讀書,踏踏實實寫作,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習慣和能力。至于聽、說能力,主要利用語文活動課和社會實踐來鍛煉。葉圣陶先生這樣解釋語文:口頭為語,書面為文……口語都在生活中發(fā)生。所以說,我們語文課堂的主要任務就是落實讀寫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實踐證明,讀寫習慣和能力的形成,是培養(yǎng)語文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根本途徑。它既能成就學生的學業(yè),還能成就他們的幸福人生。所以說,無論初中還是高中,如果我們學生喜歡讀書,會讀書,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讀寫能力,那么,不管中、高考怎么改革,我們都能從容應對;不管語文課堂教學形式如何改革,我們都能以不變應萬變。
盡管我們知道讀寫能力很重要,但閱讀和寫作,特別是寫作,對中學生來說是件苦差事。不少學生談讀寫頭痛,練寫作膽怯,考閱讀心虛,仿佛天下第一難事就是閱讀、寫作了。如何去落實讀寫訓練呢?做到九個字——多閱讀,勤積累,常練筆。
一.多閱讀
“多閱讀”,這個道理,同學們都懂,可讀多少,讀什么,怎么讀,這三個困擾同學們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多閱讀還是一句空談。下面我就來一一解答這三個問題。
先看第一個問題“讀多少”。教育部公布的課程標準規(guī)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0萬字,高中階段不少于150萬字。按最近出臺的《北京市中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改進意見》規(guī)定:初中每學年閱讀3部以上經典文學名著,高中每學年閱讀5部以上文學名著及其他讀物。
第二個問題“讀什么”。首先,課內,從現(xiàn)在開始,課本上的文章不管是否要求背誦,一定要要求學生強化誦讀,尤其是古詩文和現(xiàn)當代散文,大聲讀,讀出語感,讀出情感。同時,把課文作為提升閱讀速度和能力的訓練材料。加強課外閱讀,選擇大部頭名家經典。讀完一本名著就是走完一種人生,你從中得到的人生閱歷、情感熏陶、審美愉悅、道德感化、寫作方法都是閱讀一般的書籍無法相比的。所以,有人說,讀一本《少年維特之煩惱》比讀100本現(xiàn)在流行的寫少男少女情感的書還要強。至于具體選哪些有代表性的經典名著,注意老師推薦與學生自選相結合。
第三個問題“怎樣讀”。要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走馬觀花式的瀏覽肯定收獲不大。常言道“不動筆墨不讀書?!弊x書一定要動筆。怎么動筆呢?古人有一種很好的動筆閱讀法,叫做批注式閱讀,它是我國文學鑒賞和批評的重要形式,是傳統(tǒng)的讀書方法。我們要利用課內閱讀教會學生這種方法。批注式閱讀就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所思、所疑以批語和注解的形式及時寫在書頁的天頭、地角。它兼感性的體驗、感悟與理性的思辨、評論于一體,是一種較全面,整合度高的,符合語文學科特點的,能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讀書方法。它的終極目標是葉圣陶所說的“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批注閱讀一般有以下步驟:
第一步:初讀時,圈點的重點是注音、注釋的生字生詞、自然段的序號、文章的中心句或重點句。
這一步圈點主要是讀通文章,整體感知文章的思路、大概內容,對以后的深入閱讀起到確定方向的作用。閱讀時多采用速讀的方式。
第二步:再讀時,批注的重點應是文章的重點、難點和疑點,重要的、精彩的、有欣賞價值的佳句以及感受最深的句子,以及修辭、表達方式、說明方法、論據(jù)類型等。
這一步圈點是培養(yǎng)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高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閱讀時多采用精讀的方式。
第三步:第三次閱讀時主要解決再讀過程中圈點的問題,作批注,并寫感悟。
這一次閱讀主要讓學生讀透文章,給學生真正閱讀的權利,讓學生真正走進作品,真正有自己的創(chuàng)見,達到“忘我”又“有我”的境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批判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閱讀時多采用品讀的方式。
批注式閱讀方法的種類有:隨感式批注、質疑式批注、聯(lián)想式批注、賞析式批注、補充式批注。
課外閱讀長篇名著作批注還可采取整體式批注的形式,批注有以下內容:1、這本書主要講了什么內容或故事?2、書中令你最受(感動、傷心、高興)的地方是什么?說出書中你最喜歡的精彩片段,并說明理由。3、交流書中你最(喜歡、崇拜、討厭…)的人。4、說說書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你想對主人公說什么?5、讀完這本書后你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受到什么啟發(fā)?6、你由這本書的內容聯(lián)想到了什么?7、讀后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以上是批注式閱讀法。另外,寫讀書筆記也是一種有效的閱讀方法。讀書筆記可以是賞析式、評論式、質疑式、心得式等。讀書筆記要探索和表達自己對世界、對人生的感受和認識。讀完一篇文章,寫一篇讀書筆記。有時一篇好文章可以幾讀,每讀一遍,都有新的收獲,都可寫一篇讀書心得。讀完一本名著后,開一個讀書報告會,師生交流讀書心得。
針對初三或者高三的同學,如果現(xiàn)在才開始課外閱讀,則可采取短平快的方法,選讀美文。優(yōu)美的詩歌、散文、雜文均可。訂閱一些優(yōu)秀的報紙、雜志、作文選刊等,特別是要加強對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和滿分作文的閱讀。另外,背美文也是一種方法。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蔽乙f:“腹有美文文自華。”如果能背誦若干篇美文,文章自然就美了。這是許多作家提高寫作水平的秘方。如果實在背不下來,還有一種好識記辦法,那就是抄文章,“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抄一遍抵得上讀七遍。
總之,廣泛的、科學的閱讀不僅能增長你的智慧,而且還會使你的寫作能力在不知不覺中突飛猛進。與美文為伴,你的文章不美都不行?!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勤積累
當然,我們剛講的閱讀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一種積累,但這里我主要講書面的積累,簡單說就是建立三個積累本——生活閱歷記錄本、寫作素材整合本、必背古詩文本。
(一)生活閱歷記錄本
我們要讓學生通過不斷地觀察和思考,積累生活閱歷,使其閱歷越來越豐富,思想越來越成熟。思想是寫作的基礎,不會思想就不會寫作。
生活閱歷來自哪里呢?“閱歷”這兩個字本身給我們道破了天機?!伴啞?,就是閱讀,它告訴我們閱歷來自讀書;“歷”,則是經歷的意思,它告訴我們,閱歷要在生活中積累。在讀書中積累閱歷,我們前面已經談了,這里就談如何在生活中積累閱歷。
我們要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在觀察生活時,要善于思考,不只是簡簡單單地記錄所見所聞,還要能從所見所聞的事件中思考其背后的深刻問題。如上海福喜公司使用過期肉事件,我們可思考當今社會的道德底線問題;長沙市六旬老人病死家中無人問津,可思考空巢老人問題;北京房價漲幅居全國之首,可思考安居方能樂業(yè)問題;首都機場爆炸案,可思考理性表達個人訴求及關注弱勢群體合法權益問題……我們把這些來自生活和書本中的思考及時記錄在生活閱歷記錄本中。博見多思,定能使你文思泉涌,口若懸河,為寫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二)寫作素材整合本
首先說素材的類型,它包括典型人物事跡、新聞時事、名言警句、詩詞、歌詞等。素材來自哪里?兩個渠道:第一個渠道——課外積累。它包括社會生活和課外閱讀兩個方面。第二個渠道——課內積累,它非常重要。
我們語文教材古今中外,無所不包,名家名篇甚多,為同學們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我們要及時選擇,分類積累,使課內的課文閱讀鑒賞過程同時也成為積累寫作素材的過程,可謂一舉兩得。另外,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也有大量的寫作素材可以積累。處處留心皆積累。
怎樣積累?第一、對這些材料,我們分門別類。第二、我們可以采取重新整合的方式,特別是典型人物事跡、新聞時事方面的素材,我們不能搬下來,要盡量加工整合,按照一定的結構模式把素材整合成句、成段。
整合成句有如下模式:
一是“名人+名事”式,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直接敘寫,如“項羽兵敗烏江,令英雄扼腕”,“屈原汨羅投江,讓忠臣垂淚”。第二個層次,是詩意地展現(xiàn),如“命運是項羽末路自刎烏江時那一聲仰天長嘯”,“命運是屈原在汨羅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問”。
二是人物和相關詩句或名言警句相結合。也可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直接引用,表達為:名人+名言+意境。如“美就是蘇東坡‘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清幽與恬淡”。第二個層次是化用,表達為:名人+名言化用,如“辛棄疾的醉眼迷離了刀光劍影”,“思念使李清照人瘦比黃花”。
整合成段的形式有兩種。
一是N個名句(或N個名人名事)+意境(或其它)。
如,“陶淵明‘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折射出冷靜的人生選擇;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道出政治家深重的責任感;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顯露出普度眾生的情懷”。又如“憂傷在歷史中一次次地上演著,霸王別姬的無奈,昭君出塞的幽怨,岳飛抗金的悲壯,黛玉葬花的哀傷,我們?yōu)橹畡忧?。若是換一角度,我們就會有種欣慰,產生一絲愉悅。霸王別姬的無奈中孕育著大漢的興盛,我們微笑;昭君出塞的幽怨帶來了漢匈近百年的和平友好,我們贊許;岳飛抗金精忠報國的精神流傳至今,成為我們民族寶貴的財富,我們欣慰;黛玉葬花使我們領略了真愛的可貴,我們接受,那么我們何來憂傷,何來痛苦呢?”
二是:名人+名言名事+議論。
如:古往今來,因感情親疏而導致錯誤認識的事例不勝枚舉。李牧一心為國,“大破林胡,開地千里,遁逃匈奴”,可謂戰(zhàn)功赫赫,卻因趙王的不信任而慘遭殺害,最終趙國的大好江山也隨之葬送。諸葛亮“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卻因對馬謖過分信任而誤下軍令,失去街亭,從而導致“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悲慘結局……可以說,歷史上許多悲劇的誕生都是由感情親疏引起的。
這些用簡潔、優(yōu)美的語言整合而成的素材作為寫作的半成品收在筆記本中,以備寫作之需。考場的優(yōu)秀作文基本上都不是臨時寫出來的,平時就有半成品的材料,考場上只要稍稍加工,整合就可以了。
我要特別提一下歌詞和新聞時事的積累。
歌詞積累很有意義。當今社會,歌詞——詩歌的另一種形式異軍突起,創(chuàng)作異常繁榮,堪比唐詩宋詞,成為文壇的又一座高峰。這可能是商品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吧。我們如果有興趣,可以編輯一部當代歌詞集。當代歌詞數(shù)量大,種類繁多。有校園歌詞,有軍旅歌詞,有贊美家鄉(xiāng)的歌詞,有歌頌祖國、歌頌黨的歌詞;有寫閑愁的歌詞,有寫閨怨的歌詞;有思鄉(xiāng)歌詞,有懷人歌詞……可以說詩詞有多少種,歌詞就有多少種。而且其中有不少精品。這些歌詞或文采飛揚,意蘊豐富;或語言通俗,但哲理深刻,收入你寫的文章中,可以給文章點睛、添彩。
積累新聞時事非常有必要。關注社會,關注國計民生是中國文化的傳統(tǒng)。我們中、高考作文命題也在關注這一點。比如2014年高考作文題,北京卷的“老規(guī)矩”,遼寧卷的“科技改變生活”,廣東卷的“膠片與數(shù)碼時代”,江西卷的“課內外學習研究”,重慶卷的“租房”,天津卷的“假如有一款芯片”,新課標Ⅱ卷的“喂食動物失覓食能力”等,無不如此。“文章合為時而著”,只有關注現(xiàn)實生活,才能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因而,我們要多關注新聞時事。這既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也是積累寫作素材的需要。我們可以向學生推薦幾個好的電視臺欄目。
在課上,我們可以利用課前三分鐘,就新近熱點新聞、時事,每天讓一位同學上臺講一個時事評述,或者是就某個時事寫隨筆,收在筆記本中。
(三)必背古詩文本
背誦是一種最有效的積累。背什么?我認為,最好是古詩文。我們要精選一百篇古詩文,包括中、高考必背古詩文。把它們收集在必背古詩文本中,制定背誦計劃。它也是提高古詩文閱讀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三.常練筆
巴金說:“只有寫才會寫。”海明威說:“當寫得越多時,才越懂得怎樣寫。”
我們前面提到的批注、讀書筆記、建立閱歷記錄本、寫日記都是練筆,除此之外,我們要抓好課堂寫作練筆。課堂作文,我只想強調一點,即反復修改,最少修改一遍。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里重點推薦另外兩種有趣的練筆方法。
第一種是“文化探索之旅”說寫。
這種練筆也可以說是另一種形式的讀寫訓練,只不過,這里讀的不是紙質的書,而是大自然、歷史人文景點這樣的立體書。這種練筆方法,就是先觀景,后說寫。說寫內容用一句話概括:介景點、描風景,講故事,談感受,寫文章。
這樣的練筆形式使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各種寫作表達方式都得到了訓練,還積累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料。這種寓練于游的寫作練筆形式,比其它形式更有趣味,效果更好。
第二種是即景作文。
我們帶學生走進自然,深入社會去練筆。走進風景名勝練寫景,通過社會實踐練敘事,留心生活練一事一議,觀察建筑練說明。另外,節(jié)日、紀念日或其它特殊的日子,都可以寫即景、即事作文。
作文訓練不僅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既可以是整篇的,也可以是局部分解訓練;可以是獨立的訓練,也可以是集體作文訓練,最后選取最佳寫作方案。
面對一輪又一輪花樣不斷翻新的語文教學改革,面對語文繁而雜、多而亂的的教學任務和目標,語文老師莫為浮云遮望眼,擁有一雙慧眼,抓住提高語文能力的根本,扭住讀寫不放松,這樣才能使語文老師不迷失自我,才能使語文不迷失自我。
周梅駿,語文特級教師,現(xiàn)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