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鈺圣
文題:那一次,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
提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常常會使我們懂得很多道理和知識,相信你也曾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與感悟。
要求:(1)說真話,敘真事,抒發(fā)真情實感。(2)內(nèi)容具體,語句通順,書寫規(guī)范。(3)字數(shù)不少于500字。
解析:
題目中的“懂得”一詞很常見,但納入文題,且在“那一次”這一特定的事件之中,就值得揣摩了。這里的“懂得”,應該是“深深地知道”的意思。那么經(jīng)過“那一次”的事件,“我”深深地知道了什么呢?其實能補充的范圍很廣,例如:生活常識——《那一次,我懂得了“澆花也要講科學”》;科學原理——《那一次,我懂得了什么是“溫室效應”》;做人的道理——《那一次,我懂得了珍惜》《那一次,我懂得了母愛》《那一次,我懂得了感恩》《那一次,我懂得了友情》……題目中這短短的橫線,其實就是對我們平日生活細節(jié)的再現(xiàn)和回味。
好的記敘文要以情動人,所以我們要發(fā)掘材料的情感因素,努力去表現(xiàn)它們。好的作文應來自平凡生活中的及時感悟,比如別人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自己一閃而過的念頭、母親一句溫情的話語、老師一個鼓勵的眼神、墻角一朵無名的小花……這些來自平凡生活的細節(jié)都可能引起我們莫名的感動,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這種感動、這些思考,就是我們作文的好材料。
兩年一度的校園讀書節(jié)拉開了帷幕,老師們緊鑼密鼓地做著各項準備活動,同學們摩拳擦掌蓄勢待發(fā),打算在讀書節(jié)上一鳴驚人。而我卻覺得這讀書節(jié)“沒啥意思”。反正參加也排不上名次,不參加也罷。我心里滿不在乎地想著。
于是,當別的同學在朗誦比賽前默默準備時,我卻在和“狐朋狗友”們沒心沒肺地追逐打鬧。同學們在臺上大顯身手時,我只能投去羨慕的目光,默默地為他們加油鼓掌,一種想上去卻又拿不出手的酸溜溜的感覺油然而生。
為了鼓勵我們這些沒能在朗誦比賽中獲獎的同學,蔡老師特意給我們班排了一個聲勢浩大的舞臺劇,全班每一個同學都有戲份兒。由于本人此前并沒有舞臺經(jīng)驗,既不才高八斗,又不能歌善舞,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淘氣包”,因而只得了一個“大樹”的角色。這意味著我要在臺上站上六個場次,卻連一句臺詞都沒有??墒俏也]有心存不滿,相反我對蔡老師的良苦用心心知肚明,更感動于蔡老師不辭辛苦地為我們排練。所以我決定珍惜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本本分分、踏踏實實地演好我的角色。
接下來的“漢字英雄”選拔賽,我竟出乎意料地進入了班級九強。我大喜過望,心中暗暗慶幸平時看的課外書多,為自己爭取到了這來之不易的機會。那一刻我心潮澎湃,暗下決心,回家要好好準備,年級淘汰賽十強的席位我勢在必得。可是貪玩的我,仍沒有從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深淵里走出來,當時那信誓旦旦的決心,一回到家就被拋到了九霄云外。對媽媽苦口婆心的勸告,我置若罔聞,心想以之前的積累晉級年級十強肯定是小菜一碟。不料,我竟以一字之差與“年級十強”失之交臂,欲哭無淚的我那時候才明白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看看那些多才多藝的同學,他們每一次的成功都是通過日積月累的努力一點一滴換來的。沒有臺下的“犧牲”,哪來臺上的輝煌呢?機會像一扇快速旋轉(zhuǎn)的轉(zhuǎn)門,只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屆讀書節(jié)著實給我上了深刻而生動的一課。
下次機會來臨,該怎么抓住它?我已心中有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