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妍,劉喬佳
(天津現代職業(yè)技術學院宣傳部,300350)
我國近幾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巨大,但高校培養(yǎng)出的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的學生一般都很難滿足就業(yè)單位的用人需求。計算機作為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全球各個領域內都有著廣泛的應用,這也使得高校對計算機課程的開設給予的足夠的重視。但在計算機實際的教學模式中,還大多采取傳統的課本教學或者輔以簡單的時間操作,為學生講述的也大都是他們已經掌握了的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很容易因盲目的自大而放棄課程的學習或者在學習過程中很難深入下去學到更加實用的知識。為了更好的解決高校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弊端,我們首先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分析。
現在的人才市場對畢業(yè)生的實踐技能要求越來越看重,更加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不僅僅是學科成績。但現在的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多是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傳授,比如說復合型計算機軟件開發(fā)、多層次專業(yè)技術應用等各方面的理論內容。學生在理論創(chuàng)新方面的能力在學習后會有所提升,但由于符合用人單位需求的實踐技能的缺乏,使得多數學生的相關理論知識根本無用武之地,教學與就業(yè)環(huán)節(jié)嚴重脫節(jié)。
計算機課程的內容更新頻率較快,而且為了適應學生就業(yè)的需求,其課程內容的設置也需要適時地進行更新,這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出了較大的挑戰(zhàn)。多數院校在計算機課程教學過程中還采用傳統的書本教學加理論成績考核評估的模式教學,很難隨著就業(yè)的導向進行改變。另外,一些軟件的使用教學也大都采用較為陳舊版本,根據就業(yè)導向作出實時調整改變的難度較大。
部分院校在認識到就業(yè)導向對計算機課程的重要影響之后積極的做出應對,在教學模式改革中引進了項目教學法等先進的教學模式,但由于學校硬件條件的限制或是教師在教學方法培訓過程中未能真正掌握項目教學法的運用模式,使得學生在項目教學模式中遇到的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對院校教學成果構成了較為不利的影響。
在計算機專業(yè)學生考核方面,多數院校還是對學生的考試成績中的理論知識部分給予了較多的重視,而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由于任務繁重而拖延或忽視。部分具有某個方面特長的學生,其能力很難在考核過程中體現,既不利于學生及時掌握自己的優(yōu)勢以更好的應對復雜的就業(yè)環(huán)境,也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加強學生實訓能力的教學模式改革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和長期的發(fā)展過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學校要及時的分析當前的就業(yè)需求并根據當下的需要進行課程內容的適當調整,以培養(yǎng)出用人單位需求的專業(yè)性人才。具體的教學策略如下:
對于計算機教學而言,其教學內容并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對于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的訓練可以在課程開始的一段時間內盡快的完成,這對于具備一定計算機操作能力的高校學生來說很容易完成。另外,依據就業(yè)導向進行后期內容的小幅度更改。教師教學過程中并不一定要借助課本完成教學過程,最好的方法是根據搜集的最新計算機課程相關資料整理成PPT的形式為學生傳授知識。
在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過程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直觀重要,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最好將實踐教學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比如在軟件教學方面,教師可根據就業(yè)需求選取引用較多軟件在課堂上進行軟件使用方法和技巧的傳授。像一些常用的excel、word、PowerPoint等辦公軟件的教學可以選取適當的素材讓學生進行內容的編輯整理訓練;再如一些網站建設、動畫設計等實踐性較強課程可以為學生制定特定的項目和任務,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鍛煉了動手能力還學習了相關知識。
高校計算機的教學評價也應根據教學模式的改變進行適當調整,將學生的時間能力測評作為學生綜合成績的重要組成部門。教師可以在傳統的科目考試的前提下,根據學生日常時間操作的表現納入學生考核之中,也可以在課程結束后通過口試來完成對學生知識掌握的考察。這種取口試、筆試與上機考試相結合的考核方法,提高老師、學生對實際操作能力的注重,有效地提高學生計算機實踐操作水平。
計算機行業(yè)作為飛速發(fā)展的行業(yè),學校的教學環(huán)境也應根據形勢的變化做出及時的調整,比如及時的更新教學設備和教學軟件等。另外,對于加強實踐教學模式后的教師培訓工作也應不斷加強,力爭做到每位教師都能對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得當,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最大助力。
為了更好的解決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不能很好的滿足用人單位需求的窘迫現狀,本文提出了以就業(yè)為導向的加強學生實踐操作的教學模式改革及運用方式,希望能通過對就業(yè)導向的解讀進行課程的安排和教學并不斷加強學生實訓、完善教學評價系統、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能為社會培養(yǎng)出專業(yè)化的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切實提高高校計算機專業(yè)教學水平和學生綜合素質。
[1]吳慶松.以就業(yè)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的探討[J].才智,2011(29).
[2]張麗華.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改革[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3,6(9):66-67
[3]張靜.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計算機工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27)
[4]張倩等.以促進大學生就業(yè)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模式研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6):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