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亮
(新疆克州一中)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它在發(fā)展學生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完善教育模式等方面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隨之而來的卻是一系列教學新問題。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面對一系列教學問題的時候,應該不斷地充實完善自身知識結構,采取積極的政策應對各類教學問題,適應新課程改革中的挑戰(zhàn)。
教材是教學最重要的依據,從實際的教學情況出發(fā)的話,一套新的教材足以讓學生掌握新課改要求的化學知識體系。但是,在很多地方卻出現了新版教材和舊版教材一起用的局面,有的地方甚至只用舊版教材,對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有很大的弊端。
新課改明確規(guī)定高中化學課程由若干個課程模塊組成,并把它分為選修課程和必修課程兩大類,學生只需要學完必修的課程,再選修一門課程就好。但是有些學校沒有根據新課改要求擅自增加課時,增加學生的學習量。
新課改活動要求教師和學生積極上公開課,于是一些化學老師講公開課當成了常規(guī)課排練的課,公開課時教師與學生事先計劃好的問題和答案使公開課失去設定的意義,造成化學課堂失真現象屢見不鮮。
新課改化學課程倡導評價體系完整化、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許多學校和教師并沒有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進行,也沒有完善化學課程中的相關評價體系。另外,在學生的評價方式上也出現過于單一的問題,如,只依靠學生階段性測試評價,教師沒有完整的過程性記錄和評價。
化學教師的基本專業(yè)素養(yǎng)包括化學基礎知識、理論、思想、教學方法等,還需要化學教師有一定的組織教學活動和化學實驗的能力,鼓勵學生通過實驗學習一些化學知識和技能,掌握科學的化學知識,靈活地應對新課程改革出現的問題。
新課程改革要求在化學教學具備基本的理性和反思能力,教師要反思自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教學效果,還要求反思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發(fā)展狀態(tài)。教師在化學教學時應該注重學生對教學方式和手段、方法的反饋,及時分析原因,并做好指導工作。
新課程改革要求是每個學校和教師都應該遵循的,因此切實有效地加強對教師的新課程培訓是強化新課改要求最直接的手段。就化學課程而言,教師需要對新課改的背景、理念、標準、教材編寫、管理等方面有全面的認識,深刻地理解高中化學課程中教學的本質。
新課程改革要求化學課程教學讓學生在實驗中得到化學知識和經驗,但是很多學校和教師依然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有關部門加強對學校和教師的管理,保障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讓高中化學教學呈現出新的局面。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巨大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出現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它要求高中化學教師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分析問題的成因、找出問題的突破口、并實施相關的解決對策。只有這樣,高中化學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才能得到提升,新課程才能加快改革的步伐。
馬加偉.新課程背景下化學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