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忠艷
(大連市沙河口區(qū)中學生勞動技術中心)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一節(jié)課導入的成敗直接影響著整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面藝課具有自己的學科特點,依據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我對教學中的導入進行了一些思考和嘗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將部分導入方法概述如下。
學生是否喜歡某次活動,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其是否有參與這次活動的內在需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和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開始的短短三到五分鐘之內,調動起學生的興趣。
在“奇趣餅屋”這一活動中,開場我放了一段生動的烙餅視頻:伴隨著節(jié)奏感很強的音樂,一個人推門而入,一把抓住從天而降的蛋抽,平底鍋,此時,一包面粉自動倒在案板上,變成了小人的形狀,順勢鉆進了玻璃盆里,自動打開的冰箱門快速飛出了牛奶……有趣的畫面、烙餅材料擬人化的表演完全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這樣的情景,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在全神貫注地觀看的同時,心中也在暗暗地想著做餅的有趣之處。這種導入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將學生在躍躍欲試的狀態(tài)下自然地帶入課題,讓學生在無意中關注學習內容。
一個恰當而引人入勝的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可以使學生以更大的熱忱投入學習。“情”要求我們要“激情”,就是激發(fā)學生情感。一上課,教師就要想辦法把學生快速帶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意境中去。
在教學“蛋糕送祝?!边@一課,我先用聲情并茂的話語引入:今天同學們有過生日的么?咱們一起來做蛋糕為他祝福,也祝同學們健康、快樂地成長,為同學們能取得好的成績祝福。當時很多雙眼睛里透射出光彩,有驚訝、有期盼、有喜悅,一張張臉上顯露著求知的欲望??梢姡粢獙W生的心,教師必須先動情,以“情”促學,以“情”促教,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和動機,努力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
另外,要在課堂上利用視頻、圖畫等教學手段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熟悉的生活情景,使學生產生新舊知識的對比,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在“創(chuàng)意花饃show”教學中,我剪輯了一段“舌尖上的中國”視頻,經過修整,加上了喜洋洋的音樂,配上寫春聯、貼窗花、吃年夜飯等片段,創(chuàng)設了一個過年的合家團圓情境。這種設計很快感染了學生,使學生產生共鳴,使學生產生一種求知的急切感,調動了他們在情感和行動上的參與意識。
在活動課開始,教師若能把誘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興趣的思想貫注于心,就會給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定下良好的基礎,學生自始至終都會樂于創(chuàng)新,時時有新問題、新發(fā)現。
在“創(chuàng)意花饃show”活動設計時,開場我先設問:“同學們,視頻播放的是什么時候的場景?視頻里的饅頭跟咱們平常吃的饅頭有哪些不同?”然后播放一段經過我精心修整的視頻:伴隨著喜洋洋的音樂,老奶奶、小媳婦從和面到揉面,再到捏花,最后上籠蒸,做出來的饅頭有各種動物圖案,如蛇、刺猬、龍、小兔子、豬等,學生馬上被吸引,他們在看的同時積極尋求問題的答案。視頻剛放完,同學們便爭先恐后地舉起了手,爭相發(fā)言。(1)用梳子、筷子等進行了裝飾。(2)做出了不同的造型。(3)做出了各種花樣。師:對,他們做的是花樣饅頭,也稱為“花饃”,希望同學們在稍后的制作中能做出更多的、有創(chuàng)意的花樣。這個問題的設置,不僅突出了這節(jié)課的重點,還給學生留下一個懸念,讓他們帶著問題去學習新內容,引導他們積極思考,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欲望。
初中生處于青少年時期,故事對他們有較大的吸引力。根據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上可以巧妙運用故事。如在中秋做月餅時,先講一講故事“月餅的由來”:是由朱元璋當年起兵時秘密傳遞信息的餅子演變而來,后來作為節(jié)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fā)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接下來教師就很自然地引出學習制作月餅。這個故事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濃厚興趣,同時還開拓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時,教師要把著力點放在“通過精心預設引導、有效引發(fā)”上,切忌喧賓奪主、為導而導,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謝金土.綜合實踐活動開題導入的基本方式例談[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