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楊柳
(湖北省宜昌市枝江三中)
在應試教育模式下,學生對所學課程的重視程度和該門功課在考試中所占有的比例成正比關系。這勢必會造成高中生物這門課程被學生輕視,學生的投入時間精力就會有所局限,因而不能夠進行深層次的學習和研究。我們應該從這個問題上做出相關的改善措施,讓學生的興趣能夠有空間釋放和發(fā)展。再者,生物中的很多觀點都需要用實驗的方式來學習和證明,但儀器資源的匱乏和缺失,導致學習生物的實踐性受到制約,從而導致一些課題不能夠深層次的被研究。如下就高中生物所面臨的問題,淺談自己的一些解決對策。
在應試模式下生物所占的比例,使得學生即使很喜歡這門課程,也不會花費太多的精力來進行研究。建議高考實行相應改革,改變目前這種“大鍋燴”的考試模式。讓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進行深造,這樣會為國家提供更多的專業(yè)性人才,學生也可以更加自主地發(fā)揮自身的長處,達到雙贏的目的。
生物的很多理論研究都需要通過實驗的方式來獲得,比如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壁、使用精密儀器觀察DNA 和RNA 的分布情況、蛋白質物質的鑒定等,都需要實驗儀器的支撐,環(huán)境和儀器的不到位,必然會導致生物課程的空洞化。所以儀器和環(huán)境對生物課程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應積極滿足,為學生的生物學習提供良好的發(fā)展平臺??捎山處熖岢錾暾垼7讲扇≈苯淤徺I或租賃的形式滿足,也可由校方與專門的生物實驗室達成合作模式,定期安排學生進行實踐。
受諸多因素的制約,高中生對于生物的研究只停留在課本層面,一些衍生知識不能被探究和學習。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專門的生物學習小組,滿足一部分學生對于生物的興趣和熱愛,對學習小組可以一同和老師研究課本以外更深層次的衍生內容,定期做一些課題討論與研究。
總之,高中生物教學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嚴重影響著學生對于生物領域的探索。內部可控因素教師應積極爭取解決,為熱愛生物的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梁秀琴.試論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現(xiàn)狀與優(yōu)化策略[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