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道奎
(四川省大竹中學)
通用技術是一門立足于實踐、高度綜合、注重創(chuàng)造、科學與人文融合的課程。其獨特的課程性質要求實踐活動在這門課程中的地位極其重要,實踐動手制作是技術設計轉化為實際成果的重要途徑。學生空有理論,沒有實踐,就猶如“趙括紙上談兵”,因而要積極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通用技術。
現(xiàn)代教學觀強調技術課程要以學生的親手操作、親歷情景、親身體驗為基礎,讓學生主動參與、全員參與和全程參與。學生在參與時難免有不同的觀點和結論,我們要允許討論、爭論,注意正確導引,這樣才能營造活躍、寬松、向上的探究氛圍,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
學生從自己的設計方案和作品中,體會到設計的樂趣、制作的艱辛、創(chuàng)造的成就。我們在驚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同時,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也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聆聽、觀察、閱讀、質疑、記錄、分析結論,有利于培養(yǎng)認真、細致、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培養(yǎng)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整理分析能力。
在通用技術實踐活動中,經(jīng)常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設想,把學生在學習、生活、勞動中隨時隨地發(fā)現(xiàn)的一些自己認為是不順心、不順手的物品想辦法加以改進,使之順心順手而形成的物品,從不順手到順手的思維過程,就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提升的過程。
1.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情境,使學生樂于實踐
通用技術課堂教學中善于創(chuàng)設實踐性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全方位、立體式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合理設計實踐活動,使學生善于實踐
教師一定要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然后在此基礎上,設計與教材知識點貼近、吻合的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學得輕松、學有興趣、學得有效。
3.精心選擇實踐活動材料,讓學生易于實踐
掌握技術操作,增強動手能力,通過技術活動,實現(xiàn)知識內化,提高綜合能力,同時也給學生提供較多自主探究、創(chuàng)新應用、發(fā)明創(chuàng)造等空間。有利于激發(fā)、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
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進行技術設計、制作,親歷技術設計過程,有利于增強學生對技術的興趣,激發(fā)創(chuàng)造欲望,強化手腦并用,發(fā)展實踐能力,改善學習方式。
教師要激勵學生在通用技術實踐活動中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只有當學生有了完成通用技術實踐活動的愿望與興趣,通用技術實踐活動才能順利進行到底。
如何提供豐富易得的制作材料呢?一是課前教師要給學生布置好帶材料的任務,告訴學生與實踐活動有關的材料、工具及替代品。另一方面需要教師盡力準備齊全。
實踐活動前教師要讓學生明確了解實踐活動的具體任務,要達到的目標,完成一個怎樣的作品。讓學生明確理解實踐活動的要求,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把實踐活動的作品完成得更加成功。
通用技術實踐活動中,教師更應關注學生完成作品制作的過程。要重視學生在制作過程中碰到的困難、需求等,方能使學生對制作活動保持滿腔熱情并持之以恒。
通用技術實踐活動的最后,教師應讓學生對制作的作品所用到的科學知識、科學原理進行解釋,一方面發(fā)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促進他們的思維得以升華。
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勞動成果,通過課堂展示、班級展示、學校(班級)陳列、競賽展示等多種形式來展示學生在通用技術活動中的作品,讓他們產生成就感,激發(fā)他們的制作興趣。
時間是保證通用技術實踐活動有效性的前提。課堂40分鐘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因此,讓通用技術實踐活動向課外延伸,以保證學生有足夠充足的時間來參與通用技術實踐活動的探究。
在通用技術教學中,要多開設實踐活動,為學生營造實踐的氛圍、提供實踐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實踐的習慣、提高實踐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通用技術,讓學生在實踐中得以發(fā)展。